親家的品格(張思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親家的品格》是中國當代作家張思信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親家的品格
認識親家已經十三個年頭了,十三年的相識、相知、相交給我留下了難以忘卻的印象。
親家是一個為人低調的人;一個恪盡孝道的人;一個心地善良,助人為樂的人;一個家教嚴苛,教子有方的人;一個勤勞致富,樂善好施的人。
他中等身材,標準和藹可親的國字臉,濃黑的雙眉下鑲嵌着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他語言平順,性格溫和,初次見面,就給人一種平易近人曾似相識的感覺。
親家是個孝順父母、恪盡孝道的人。
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美德,也是人固有的一種品德。而當今社會,淡化了孝道,一些人說一套,做一套,要真正做到孝順,真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
親家只有兄妹倆人,上有八十五歲高齡的父母親,下有二子一女及五個孫子孫女。他身先垂範,恪盡孝道,且做的盡善盡美。父母親都年事已高,且信仰佛教,父親每天要按時按點兩次去五華里外的佛寺敬香,他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尊重和支持二位老人的信仰,每逢吹風下雨,他必親自開車專門送父親去佛寺敬香,而且每次要耐心等待兩個多小時。每年逢家鄉剪金山重陽節廟會,他專門接送年邁的父母親去逛廟會,滿足二老的心愿。母親患有腿疾,行動不便,他經常攙扶着母親就餐或就寢。得知母親入廁不便,他很快親自製作了一個坐便椅。逢年過節他都給二老新製衣褲換上,讓二老十分欣慰的盡享天倫之樂。我常去他家耳聞目睹,他在父母親身旁,十分孝順,從來不對二老說句不敬的言語或有個不敬的動作。一個十幾口人的大家庭,和睦相處,其樂融融,真是父慈子孝,兒孫滿堂,全家幸福美滿。
親家是個心地善良,助人為樂的人。
助人為樂,是親家的另一美德,每次當幫助別人後,他樂呵呵的回家,好像完成了一項使命似的,感到十分的欣慰和滿足。
每逢村里或鄰村的鄉親們遇到紅白事,他都自告奮勇的去給幫忙,有時寧可將自己家的活放下,也要去給別人家幫忙,而且一忙到底。他常常給本村及鄰村鄉親家操辦紅白事當總管,他既是總管,又是司機,若無車拉運東西,他就無償開自已的車拉運過事情用的肉菜等物。當總管他認真負責,計劃周密,用他的熱心、耐心、細心、精心讓事主家的紅白事過的既節儉,又喜慶。真正達到了事主、親朋好友、自己三滿意,深受鄉親們的好評。每遇到左鄰右舍家中鬧矛盾,有時候被請去調和,有時候主動出面去調和,經他耐心細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說,使鄰里們和好如初,都踏實過日子。當他看到現在農村剩男多,找對象難時,他急大男們之所急,想大男們之所想,毛遂自薦主動出面當紅娘,給本村及周邊村的男女青年牽線搭橋。這些年他已促成了好十幾對大男們的婚事,大家都風趣的稱他「和事佬」「好月老」。
親家是個家教嚴苛,教子女有方的人。
身教重於言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孩子一定會有出息的。
親家膝下有二子一女,五個孫子孫女。他對已走上工作崗位的子女要求很嚴。要求他們首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事。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他時時告誡孩子們干公事,要盡職盡責,盡心竭力,廉潔奉公。
教育小孫子孫女從小養成孝敬長輩,尊老愛幼,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熱愛集體,發現小毛病及時糾正。
他二子一女皆為雙職工,個個為黨為國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諸孫子,孫女,男聰女秀,活潑可愛,一個個都在健康快樂的成長。
親家是個勤勞致富,樂善好施的人。
他從七十年代擺小攤起家,含辛茹苦,艱苦創業,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後來又承包了村上的米麵加工廠,一心一意,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為全村人服務。
改革開放後,他又增加了飼料加工銷售等業務。因為他有經商的智慧和頭腦,懂經營,會管理,使自己的加工銷售業務不斷發展壯大,收入不斷增加,家庭生活也過的有滋有味。
在飼料加工銷售中,為了支持周邊養殖戶,儘快儘早發家致富,扶持他們擴大養殖規模,增加收入,他近些年給養殖戶賒欠飼料近百萬元。至今尚欠三十餘萬元,甚至還免收了個別養殖嚴重虧損戶的飼料款。一些養殖戶感激地稱他為「大好人」。[1]
作者簡介
張思信,甘肅白銀人, 世界漢語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