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乳汁(中藥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人乳汁
t01d1e08d29bd00f336.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502431&sid=6716148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人乳汁

漢語拼音:Rén Rǔ Zhī
別名:奶汁
性味歸經:味甘、咸,性平;歸心,肺,胃經
功能:滋陰養血,潤燥止渴
主治:虛勞羸瘦,精神衰乏,中風癱瘓癆嗽,骨蒸盜汗,噎膈,消渴,血虛經閉,大便燥結,目赤昏暗

人乳汁,中藥名,為人科健康哺乳期婦女的乳汁。具有滋陰養血,潤燥止渴的功效。主治虛勞羸瘦,精神衰乏,中風癱瘓癆嗽,骨蒸盜汗,噎膈,消渴,血虛經閉,大便燥結,目赤昏暗。[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人乳汁

拼音名:Rén Rǔ Zhī

別名: 奶汁

英文名: Milk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cto

出處

出自《名醫別錄》。

來源

藥材基源:為人們健康哺乳期婦女的乳汁。

採收和儲藏

取健康產婦乳汁,以乳色潔白而稠者佳。

性狀

以婦人初產男孩,子母俱健之奶液為佳。

化學成分

  • 每100g人乳汁含水分88g、蛋白質1.5g、脂肪3.7g、碳水化物6.4g、灰分0.3g、鈣34mg、磷15mg、鐵0.1mg、維生素A250u、硫胺素(thiamine)0.01mg。核黃素(riboflavin)0.04mg、煙酸(micotinic acid)0.1mg。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6mg。

人乳汁中還含有以下少量成分: ①50多種單分枝和多分支脂肪酸,其中多數可能是來自從腸內吸收的腸菌代謝產物;②各種寡糖。

  • 人乳汁中的溶菌酶是由129個氨基酸組成的一條肽鏈,其一級結構與白血病病人尿中的溶菌酶相同。

藥理作用

有營養作用,增強消化功能;抑菌,消炎作用

炮製

取健康產婦乳汁,鮮用,或以曝曬成粉入藥,或經蒸焙藥品。

歸經

心;肺;胃經

性味

味甘;咸;性平

注意

  • 1.《本草經疏》:「髒乞虛寒,滑泄不禁,及胃弱不思食,脾虛不磨食,並不宜服。」
  • 2.《本經逢原》:「脾虛易瀉者勿食。」

功能主治

補陰養血;潤燥止渴。主虛勞贏瘦虛風癱瘓噎膈消渴血虛經閉大便燥結目赤昏暗

用法用量

內服:新鮮乳乘熱飲,適量。外用:適量,點眼。

複方

  • 1.治男婦氣血衰弱,痰火上升,虛損之症,左癱右瘓,中風不語,手足臂體疼痛,動履不便,飲食少進:人乳二酒盞,香甜白者為佳,以好梨汁一酒盞,燉滾熱,每日五更後一服,能消痰,補虛,生血。(《攝生眾妙方》接命丹)
  • 2.治卒中風不語,舌根強硬:人乳汁五合,陳醬五合(三年者妙)。相和研,以生布絞取汁,不計時候,少少與服。(《聖惠方》)
  • 3.治消渴:人乳汁、黃連末、天花粉末、藕汁、生地黃汁。上後二味汁為膏,入前三味搜和,佐以薑汁和蜜為膏,徐徐留舌上,以白湯少許送下。(《丹溪心法》)
  • 4.治肝熱眼赤痛:人乳汁半合,古字錢十枚。上以乳汁於銅器中,磨錢令變色,煎稀稠成煎即住,磁瓶盛,每取少許點目眥頭,日三、五度。(《聖惠方》乳汁煎)
  • 5.治臁脛生瘡:人乳、桐油等分。和勻,以鵝翎掃塗。(《摘元方》)

臨床應用

用於治療電旋旋旋旋光性眼炎。將新鮮人乳直接擠入消毒的器皿或無菌滴眼瓶內,點入兩眼外眥部球結膜上。每隔5-15分鐘1次,每側2-3滴,滴後閉眼片刻。一般自覺症狀可在3-15分鐘減輕或基本消除,他覺症狀在8-16小時完全消失。無副作用及不快感。其療效機理,可能與人乳中所含濃度較高的激素有關。

各家論述

  • 1.《本草經疏》:乳屬陰,其性涼而滋潤,血虛有熱,燥渴枯涸者宜之。
  • 2.《玉揪藥解》:乳汁,清肺除煩,滋肝潤燥。暖服不熱,冷飲則涼,潤肺滋肝,是其長耳,抑陰扶陽。非所能也。至酥、酪之類,冷食寒飲,極損中氣,陽虧土濕,切當遠之。
  • 3.《隨息居飲食譜》:乳汁,氣血所化,初生藉以長成強壯,小兒周歲即宜斷乳,必以穀食,始可培植後天。故大人飲乳,僅能得其滋陰養血,助液濡枯,補胃充肌而已。設脾弱氣虛,膏梁濕盛者飲之,反有滑瀉、釀痰、減餐、痞悶之虞。
  • 3.《別錄》:補五臟,療目赤痛多淚。
  • 4.《韓氏醫通》:大能益心氣,補腦,治消渴症,風火症。
  • 5.《本草通玄》:補真陰。
  • 6.《本草再新》:補心益智,潤肺養陰,除煩止渴,清熱利水,止虛勞咳嗽,治眼目昏紅。
  • 7.《隨息居飲食譜》:補血,充液,填精,化氣,生肌,安神,益智,長筋骨,利機關,壯胃養脾,聰耳明目。
  • 8.《綱目》:乳乃陰血所化、生於脾胃,攝於沖任。凡入藥並取無病婦人之乳,白而稠者佳,若色黃赤,清而腥穢如涎者,並不可用。若曝曬為粉,入藥尤佳。[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人乳汁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人乳汁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