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參果(中藥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人參果

人參果,中藥名。為蘭科植物角盤蘭Herminiummonorchis(L.)R.Br.的帶根全草。具有強心補腎,生津止渴,補脾健胃,調經活血的功效。主治神經衰弱,失眠頭昏,煩躁口渴,不思飲食,月經不調。[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人參果
漢語拼音: Rén Shēn Guǒ
別名:人頭七、口口箭
性味歸經:味甘,性溫;歸脾、胃經
功能:強心補腎,生津止渴,補脾健胃,調經活血
主治:神經衰弱,失眠頭昏,煩躁口渴,不思飲食,月經不調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人參果

拼音名: Rén Shēn Guǒ

別名: 人頭七、開口箭

出處

《陝西中草藥》

來源

為蘭科植物角盤蘭的帶根全草。秋季採挖,曬乾用。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分布東北及甘肅陝西河北等地。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塊根球狀或卵狀,徑約1厘米,乾燥後表面灰黃色至灰褐色,具縱皺。莖直立,高15~35厘米。葉互生,通常2枚,生於莖下部,稀有3枚;葉片橢圓狀披針形,長4~10匣米,寬1~2厘米,先端尖,基部抱莖,全緣,平行脈。穗狀花序頂生,長3~20厘米;花黃綠色,唇瓣無距,3裂。蒴果長圓形,長約6毫來。花期夏季。

性味

味甘,性溫。

功能主治

強心補腎,生津止渴,補脾健胃,調經活血。治神經衰弱,失眠頭昏,煩躁口渴,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4錢;或泡黃酒飲。[2]

摘錄

中藥大辭典

相關論述

《陝西中草藥》:「味甘,性溫。強心補腎,生津止渴,補脾健胃,調經活血。治神經衰弱,失眠頭昏,煩躁口渴,不思飲食。」[3]

參考資料

  1. 人參果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人參果 中醫世家
  3. 人參果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