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在世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人在世間
圖片來自搜狐網

人在世間,世間的恩愛再深,擁有再多榮華富貴,也只是一時的因緣和合,時間一到,就各自離散。人愈是貪戀,因緣離散時就愈痛苦

原文

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

意思是世間的恩愛再深,擁有再多榮華富貴,也只是一時的因緣和合,時間一到,就各自離散。人愈是貪戀,因緣離散時就愈痛苦。我們要了解,世間的本質就是如此。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這兩段話,都是從《無量壽經》摘錄出來的。

人生世間,因為貪圖五欲,所以都在「愛欲之中」;但其實都是「獨生獨死,獨去獨來」。這並不意謂我們死的時候,才是「獨死」,才是「獨去」,包括活着的時候,也是「獨生」、「獨來」。

雖然我們有親近的家人朋友,但內心深處依然是孤獨的,難得有可以談心的知交。有句台語說「心事誰人知」,想來大家都有同感吧!所以即使與眾相處,真相也不出「獨」字。

何況「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當我們臨終受果報的時候,不管是到苦的地方,或是樂的地方,是善道或是惡道,都要自己承擔,沒有人可以替代;即使想替代也替代不得,這就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

除非是阿彌陀佛來承擔我們罪業的重擔,救度我們於輪迴,否則八萬四千無量法門,沒有一個法門,沒有一個人,能夠代替我們的生死輪迴。

《地藏經》言:

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父子至親」,父子的親情是天性,在人世間,自然會彼此慈愛、孝敬,可是一旦死亡,到了地獄就各走各的路,因為每個人三業行為都不一樣,所以死的時候,就隨各自的業去受果報,不能相逢。所以「歧路各別」。

即使有百千萬分之一的機會相逢了,也「無肯代受」。為什麼?地獄之苦自顧尚且不及,如何能夠彼此代替!

此亦客也,不可以久;圖久遠者,莫如西歸。

這段話有個典故。有一對父子,居無定所,今天乞討到這個地方,明天又到另一個地方。好不容易安頓下來了,父親又告訴兒子,這也不是我們的「家」,到了這裡還是作客,不能長久。

當初看到這段典故時,內心有着深沉的傷悲。我們在這個三界六道,娑婆世界是客,能夠長久的只有極樂世界,所以「圖久遠者,莫如西歸」。

世間眷屬,緣盡則離;圖久遠者,當結佛緣,同念彌陀,同生極樂。

世間眷屬雖然恩愛相處,但這個緣份也十分短暫,幾十年過了,緣盡了,就彼此離散,不能再相聚。人生就是這樣無奈、這樣悲哀。希望再相聚,就要結佛緣,彼此都「專稱彌陀佛名」,彼此都「願生彌陀淨土」,如此,今生為六親眷屬,未來也能繼續和樂相處。[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