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底層(廖春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人在底層》是中國當代作家廖春波的散文。
作品欣賞
人在底層
很久以來,我固執地認為,你若外出,體驗城市文明程度,留意公共廁所吧,是否整潔有無塗鴉能夠說明一切;了解人口文化素質,走進新華書店吧,巡視擺放得多的是什麼就明白了;考察地方官員口碑,多問出租車駕駛員吧,他們的評判十拿九穩;摸清社會底層狀況,乘坐列車散席硬座吧,可以耳聞目睹眾生相。這是我的經驗之談,也是你的入門捷徑。
幾年前,因為趕急,沒買好票,我曾席地而坐一趟長途慢車的過道內側,周圍擁堵不堪,擠得不能再擠。起初,大家或玩手機或與熟人聊天,對陌生如我者狐疑不定,稍加提防。我隨意翻閱一本英漢詞典,偶爾瀏覽朋友圈所發消息,無聊而悶倦。臨近春節,返鄉務工人員增多,絕大部分衣衫襤褸,囊中羞澀,渾身疲憊。夕陽西下,列車哐當,穿山洞,過橋樑,徐緩行駛。
「盒飯......」乘務員開始吆喝晚餐。
「多少錢一份?」旁邊一對農民工夫妻問。
「三十元。」他們擺了擺手,我買了一份。
我啟開盒蓋,頭髮灰白的中年婦女斜視後說:「太少了,不划算。」
蓬頭垢面的男人卻暗自咕噥道:「還要坐二十多個鐘頭,乘飛機只需兩小時,那不曉得啥滋味喲。」女人站起來,伸着懶腰,溫情脈脈承諾:「明年回家坐飛機。」年紀稍長的丈夫一聲不哼了。
過一會兒,女人從塑料編織袋掏出偌大兩個北方饃,讓男人持玻璃杯打來開水,一人一個,吃得哽噎。有人問單價,答曰僅一元,買了三十個。一路上,這對四川夫妻用饃充飢,我也改為康師傅方便麵。
一位山東大漢隨身攜帶紙殼,入夜鋪地挨我假寐。他見我愛看書,主動攀談,說自己高中肄業,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是磚廠老闆,農村致富能手和首批萬元戶,朋友一大串,每天開飯三四桌。後來銷路不暢,負債纍纍,廠子跨了,妻帶孩兒跑了,親友散了,他將父母養老送終,便四處奔波,從事貨運等,已逾二十載,雖還清債務,也沒發大財。他最傷感的是落難才感悟,何謂酒肉朋友和米麵夫妻。中途下車,欲賣紙殼,我付給款,他笑逐顏開,提着破舊皮包,消失在茫茫人海。
附近靠窗硬座上,年近七旬的老翁清瘦,自稱湖北人,擅長看手相。剛去外地探望小孫女,獨子不足四十歲病亡,媳婦改嫁,奶奶逝世,爺孫倆相依為命,孫女勤學,靠爺爺供讀衛校,畢業多年求職無果,後在民營醫院當護士,每月工資一千多元,經常值夜班,節假日難休。孝順孫女送別時,買了水果麵包等,老人捨不得吃,掛在窗壁晃蕩。聽說他會看相,一些打工仔伸出手,他說兩句賣關子,懂得起的掏兩三元,有的請吃零食,他也不嫌棄,邊說邊看,不時耳語,神秘莫測,聽者高興或沮喪,氣氛熱烈而緊張。
疫情期間,我一鼓作氣觀看《出路》《三峽好人》《書記》《中國市長》等國內紀實片,頻繁獲悉跳樓討薪之類不幸事件,不禁哀民生之多艱,嘆命途之多舛,又回想起車廂一幕。四川夫妻,圓了乘機夢嗎?山東壯士,還在外漂泊嗎?湖北老漢,爺孫倆安好嗎?生在底層,活在當下,實屬不易,各自保重。 [1]
作者簡介
廖春波,重慶仲裁委國際仲裁員,萬州區司法局二級調研員、公職律師,自由譯者,愛好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