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圓·卜居外家東園 元好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人月圓·卜居外家東園此曲寫作者回歸東園的原因,通過景物描寫襯托內心的情懷,表現的主題雖是欣慰與滿足,但在字句中也隱約透出國家滅亡後閒居無所作為的無奈;全曲應用了移情效果,或寓情於景,或運用典故,意辭俱到,含蘊深遠。
原文
元好問〔金朝〕
十年種木,一年種穀,都付兒童。老夫惟有,醒來明月,醉後清風。
譯文
重重疊疊的山峰隔斷了繁華喧鬧的都市生活,更覺得年豐人壽在我們這個小村落。移居到想要去的人跡罕至之所,那裡有窗口可以看到碧綠的山峰,還有屋後茂密的松柏一棵棵。種植那十年成材的樹木,耕作那一年收穫的穀物,都交給那些年輕人吧。老夫我所要做的,只是清早醒來,欣賞那將落的明月;醉飽之後,充分享受那山間的清風拂面而過。
鑑賞
整首小令的上半闋,寫他為什麼要「卜居外家東園」 。「重岡已隔紅塵斷,村落更年豐。移居要就,窗中遠岫,舍後長松。」這就是詩人認為十分理想的卜居之地,是詩人心中嚮往的優美的幽居佳境。下半闋寫移居新環境中的新生活,人活着,總要吃飯穿衣,作為平民種木、種穀之類的事,不干是不行的。而他年事已高,不宜體力勞動,所以「十年種木,一年種穀」的體力勞動,全都交付給子女去干。而自己呢?惟有「醒來明月,醉後清風。」這是詩人晚年的生活寫照。
整首小令表面上看,只是對山林間悠然自得的生活,沒有任何一字提及詩人對當時的元朝暴政的不滿之情。但細細咀嚼,又字字句句語含沉痛,蘊藏着對暴政的不滿之意。雖不言情,但通過寫景抒情,情藏景中,充滿了詩人悲憤之情,情深意摯,可謂是一切景語皆情語。
創作背景
這兩首小令作於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天興二年(1233)正月,汴京守將崔立投降,正任左司都事的元好問隨大批被俘官吏為蒙古軍拘管,出京北渡黃河,羈繫聊城(今屬山東)。蒙古窩闊台汗七年(1235)由聊城移居冠氏縣。歷經一番動盪生活後,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元好問攜家回到故鄉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州),其時金朝已亡,生母張氏也已久逝去,在國破家亡之後又回到故鄉,首先便遇到「卜居」問題。這兩支以「卜居外家東園」為題的曲子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的,此曲為其中之一。
簡析
此曲寫作者回歸東園的原因,通過景物描寫襯托內心的情懷,表現的主題雖是欣慰與滿足,但在字句中也隱約透出國家滅亡後閒居無所作為的無奈;全曲應用了移情效果,或寓情於景,或運用典故,意辭俱到,含蘊深遠。
元好問
元好(hào)問(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樑,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其「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有《元遺山先生全集》、《中州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