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仁河源,有個小山村(崔斌)

(重新導向自 仁河源,有个小山村 (95) 崔斌)
仁河源,有個小山村
圖片來自個人圖書館網

《仁河源,有個小山村》中國當代作家崔斌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仁河源,有個小山村

春天,遇見聖峪口

春風十里,薺麥青青。三生三世,千里桃花

早春二月的仁河源頭,大山深處,無邊的春色,從聖峪口的溪畔田邊生髮起來。

那是一個遙遠的山村,連春日裡也是靜默無言,午後有三三兩兩的淳樸鄉民在街頭閒聊,阿貓阿狗漫步慵懶的時光。立春後的一場雪,在城裡早已無蹤影,而在這裡還有銀裝的覆蓋,背陰處的台階半為冰雪半消融,上面的腳印讓人猜想是貓的還是山羊的。屋檐下,滴落的雪水,不急不慢,造出多樣的冰錐。

房屋依山勢而建,有不少魯中山區典型的石砌建築,也有陸續建起的民房,七十年代的,八十年代的,九十年代的。像是父母們養育的多子女,大大小小的,模樣各異,卻是那麼溫順的環顧在老人的周邊,消磨着平常的日子。

道路是久遠的紋理。記載着先民們在深山生根發芽的往事。唐家、郭家、付家、蔡家,田家、楊家、王家等等,多少代人的廝守已經讓鄉民血溶於水,呼喚大爺大娘的時候真的忘記了誰是親的、誰又是不親的,祖祖輩輩在一起是多麼永恆的誓言,卻在這裡實現着。相對無言處,忽然醒悟,鄰里鄉親是每個家族甩不掉的前世今生。秦晉結好,恩怨情愁,纏繞了多少個世代,編織了多少的故事。

或者說,居所的聚合泯滅了姓氏的距離。千年的時光里,小小的村落,幾百口人,天天日升日落中雞犬相聞。唐家的雞下了個蛋,讓郭家的小孩子撿去了,沒人問。付家的親戚來了,主人不在家,蔡家熱情地留宿。時光太長,誰記得誰家欠了誰,誰又欠了誰,誰又在乎誰多付出了什麼、多做了什麼、說錯了什麼。一位老人說,我只記得你的好。天長長,有好多的喜事需要村民去分享,一家的喜事就成了全村的喜事。夜漫漫,有不少的難處要人去扛,一個人扛不起來,全村的人都抬起肩膀一起扛。大山太大,村莊是枝頭的鳥巢,抗風擋雨。寒冬太長,村莊抱起團來,冬也不冷。

春節過完,正月要出來了。很多人沒看見過鄉村的春節是多麼的喜慶。從臘八開始,老人們正經八百的遵循着祖先的安排,一樣一樣的做好諸般工作,從沒改變。掃屋,祭祀,辦年貨,拜年,走親戚,串門。

歡聲笑語裡是紅彤彤的正月。

走街串巷裡,村民們見了都寒暄問候。九十五歲的老人依然能夠自理生活,在太陽地里喝茶聊天,談起來煙雲一樣的往昔。

兩個人才能環抱的五角楓,在村頭迎來送往。清冽的仁何水川流不息,經年累月的不乾涸。

出門的人,有的時候,不是去追尋遠方的海市蜃樓,有時候他們需要遇見曾經的自己,那個不知有憂愁的童年,那個還不會撒謊的孩子,那些已經尋找不回的故人,那個沒有褪色的村莊。也許,那就是聖峪口。

仁,在聖峪口

聖峪口,一個以聖命名的村莊,流傳着一些撲朔的故事。趙匡胤,北宋的宋太祖,行兵經過這裡,受傷得到鄉民及時以草藥救治,痊癒。村莊三年大旱,民不聊生。太祖親自組織祈雨活動,感動上天喜降甘霖,解決了旱情。

河流,以仁為名,滋養着一方的民眾。也給後人們留下了諸多的猜想。一戶的門樓兩側,有「天井水,人在內」的字跡,順應着天地萬物至仁修睦的樸實思想。

這裡是聖的天地,還是仁的故鄉?

趙匡胤在朝代更替之後,沒有腥風血雨,而是選擇了相對溫和的方式,杯酒釋兵權。將軍們勞苦功高,告老還鄉,皇家厚待他們相安無事。重文輕武,開啟了文人政治的時代。這或許是他的智慧,但何嘗不是一種仁的韜略。

北宋,相望百里的青州古城,迎來過一位文采與政聲顯赫的知州---范仲淹。他在垂暮之年,用黃素小楷,在冬天書寫的《伯夷頌》,從宋代到清代,近百人題跋,成為書法史上的奇觀。他不寫《易經.乾卦》,卻選擇了韓愈的《伯夷頌》。是對於伯夷叔齊兩位仁者的惺惺相惜,還是對於仁文化的追思仰慕,不可揣摩,他對於仁的追隨卻是身體力行、被世人稱道。

仁的氣息,在仁河的山谷里氤氳生煙。

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就是說,子張向孔子問仁。孔子說:「能夠將五種品德推行到社會上的,就是仁人了。」子張說:「請問哪五種。」孔子說:「莊重、寬厚、誠實、勤敏、慈惠。」

這裡深山遠隔,保存了魯中山區大多數民俗習慣,娶嫁婚喪、百歲過年等古老習俗傳承久遠,獨具特色。土地廟、山神廟、古樹猶在,守望着鄉里平凡溫暖的時光。此為「恭」。

聖峪口老村,隱于山林,負陰抱陽,藏風聚氣,山珍遍布,流水潺潺。一水仁河穿村而過,四季山村風光不同。村莊為了給青州的水源地讓地,整體向南搬移了幾百米,沒有人怨言反對,有的是讓出多少代的家園,看曾經的老家淹沒在水波之中。此為「寬」。

老村多年深藏不露,民風淳樸,民俗殷厚。鄉里之間誠信仁厚,此為「信」。

村民不守舊自封,勤苦敏銳,積極地求生存、找發展,毫不猶疑地組建了合作社發展旅遊產業,齊心協力,不計得失。此為「敏」。

村民相互仁善禮讓,兄弟和睦,姑嫂妯娌團結,孝老敬親,此為「惠」。

中國的「仁」文化源遠流長。據統計,「仁」在《論語》中出現過109次,它既是最高的道德標準,又是處理人際關係乃至治理國家的最高法則。 我想,鄉民們並沒有太多人讀過《論語》,那是先人們久遠的記憶。田間地頭,維護仁的精神的憑據,大多是一些口口相傳的做人哲學。像《手機》里的嚴守一的奶奶,多次叮囑他在外工作要學會吃虧,不要說謊等,這些成就了嚴守一,也因為鄉土的遠離讓他逐漸背棄了這些忠告,走向歧路。

子曰:仁者不憂。 真正有仁心的人,不會受環境動搖,沒有憂煩。作為失去了仁心的嚴守一,不再有內心的安寧,又怎麼不會煩惱重重?

「仁」是儒家對於「君子」亦即有道德的人內心修養上的要求, 「克己復禮為仁。」

那如何「克己」呢: 「仁者愛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我們干工作,做事業,交往,有多少人還在堅守以上的原則,有多少人可以被稱作君子呢?如果拾起來,又會怎樣?

孔子又說:「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就是說:如果能下決心做到仁,那麼,一切行為都合理,就不會跟別人結下怨仇了。

坐在春天的小院裡,一地春光,九十五歲的傅老先生談起來遠近的村莊往事,經常說到的一句話,就是存仁心辦好事是為人之道,這樣你怎麼會結怨,招來仇恨?好人有好報,是千古不息的道理。

走遍聖峪口,難尋到「聖」的蹤跡。那麼,聖體現在哪裡呢?

孔子認為做人最高的境界是「聖」,甚至認為堯、舜都沒有達到「聖」的標準。而「仁」是通向「聖」的一級台階。韓愈《伯夷頌》最後總結聖人標準:聖人的行事是萬世的標準。所以我認為,好像伯夷這樣的人,是立身行事獨特,窮盡天地,經歷萬世也不會回頭的人啊。這樣的高不可及,在平凡的鄉里自然難以表徵。那是一個高峰,讓人們在不停地仰望。

俯首可拾的,卻是無處不在的仁的痕跡感受。在聖峪口,一戶有難,全村支援。某家有一重病病人,全村集體捐助5萬元,解決了燃眉之急,渡過難關。還有多人慷慨助學,修路架橋,扶貧濟困,留下了眾多感人的事跡。 好多家的影壁上,寫着大大的「仁」;表現了他們「仁厚傳家」的良好品質。

仁,是可以觸摸到的做人準則。子曰:「愛人。」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子曰:「剛、毅、木、訥近仁。」聖峪口村人有四句話:「忠之有義,行之有德,事之有禮、言之有才」。村有句俗語:「空手讓挑擔,輕擔讓重擔」;走路、讓路,也展現仁的樸素理解。

仁,從《論語》中孔子論「仁」來看,其價值內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門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之間關係的學問,是一門關注人的自身發展的學問。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實際生活中如何達到理想人格的問題。這種「仁」,無關乎年齡,無關乎職位,無關乎學歷,是一種情感認知,是性情的表現。只要仁心存在,做事就是仁人。

仁,造就了聖峪口的性情山水。仁河,四季川流不息,抒寫着滋潤萬物、寬厚愛人的胸懷。山中的杏花落了,結的果實是雙核的,也暗合着多仁厚愛的情結。

范仲淹手書《伯夷頌》拓本,近年來被青州人再次發掘出來,被眾人矚目。仁人,仁書,仁河,仁村,------眾多的仁的意象,在這方土地上相逢,是在昭示一個重仁時代的回歸嗎?

青草更青處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我沒有看見昨夜的康橋,卻走出一段不一樣的時光。

從青州古城向西南方,就是向河流的上源的尋覓,就是向青青未了的祖庭的朝拜。那一汪春水從何而來?那綠色的風,是從哪裡吹來?我抬頭,向青天,搜尋遠去的從前。我低頭,向山溝,追逐流失的歲月。

青天和山溝之間,這個村莊叫做聖峪口。

我不說,她有多麼久遠,青州府志和益都縣圖志上面,就是這個名字。我不說,她有多麼仁愛,當年的村莊已經沉入水底,善良的鄉民為了全市的水源,搬離了老村,向更高的山體整體搬遷。我不說,她有多麼遼闊,那一株五角楓,二人才可以環抱,守望鄉村的寧靜。我只是,在一個晚春的早晨,從泰和隧道穿過,被一陣陣的香氛包圍,心底流淌過一首不知名的歌曲。那香氣,有些讓人迷醉,卻不知是哪一種花。

我走在仁河水庫上方的山道上,我踩在三三兩兩油菜花點綴的田埂上,我赤腳趟過杏花凋零的水渠,我在山谷里峰迴路轉。我看到老屋的鍋台升起了炊煙,風箱拉了起來。我推上獨輪車,搖搖晃晃的,卻沒有人笑我。我看到村莊籠罩在紫色的煙霧中,那些梧桐花。我路過山腳的清泉,石塊下汩汩的流水。我和巧手的木匠說話,找荷鋤的農婦問路,向空寂的山洞膜拜,向老藤和枯樹行禮。

繁盛的林間,綠色已經漸漸占據了山谷的主流。花香在交替,溫暖的梧桐花,清涼的槐花。靜默里,聽見:大雁聽過我的歌,小河親過我的臉。花開花又落,一遍又一遍。抬眼望山峰間,白雲悠悠盡情地游,也許什麼也沒有改變。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波光里的艷影,軟泥上的青荇,河畔的金柳,榆陰下的一潭。

清泉,浮藻,雲彩,柔波。

放歌,在星輝斑斕里。[1]

作者簡介

崔斌,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淄博散文學會副會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