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仉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仉姓
圖片來自本命網圖片

仉姓,原本為春秋時魯國大夫黨氏之後。古代党姓的黨,讀音(Zhǎng)掌,故党姓中有一支以音為姓,衍出成為另一支掌姓。後掌姓中又衍分出以音為姓的仉姓,稱仉氏。如孟子的母親即為仉氏,以擇鄰教子名世。[1]

源流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地方官吏仉督,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中的記載:古時有仉督氏複姓,後分為仉氏、督氏,今已無此複姓。「仉」,就是「掌」的古體字,「仉督」也就是「掌督」,其官本名叫「黨正」,是西周時期設置的官位,主管指定區域內的行政事務,後稱黨督,演變為掌督、仉督,其職能一樣。

西周時期的行政區劃,主要以「州」為本,每一州按東、南、西、北、中分為五黨,每一黨分為五族,每一族擁有一百家(戶),構成一個基層的行政單位。每黨的行政長官就稱作「黨正」,負責掌管本黨之內五百家(戶)的政令行使、民眾教化之事,戰時則負責從每家抽一丁,五百丁為一師,編入軍制以供中央王朝驅策。黨正隸屬於地官府司管轄。這在典籍《周禮·地官》中有記載:「黨正各掌其黨之政令教治」。黨正之職在南北朝的北周時期官秩正一命,即正九品。古代,「黨」、「掌」、「仉」三字同音通義,可以互假,因此,「仉督」是「黨正」的化稱。

在仉督(黨正)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仉督氏,後省文簡改分衍為單姓仉氏、督氏、黨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該支仉氏姓源繁複,不可一論。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魯國大夫黨氏之後,屬於以音訛改字為氏。 據傳說,仉氏主要出自春秋時魯國大夫黨氏之後。古代黨氏的「黨」字讀zhǎng(ㄓㄤˇ)音,故黨氏中有一支以zhǎng(ㄓㄤˇ)為姓氏,成為後來的掌氏。後掌氏族人中又分衍出以zhǎng(ㄓㄤˇ)音為姓氏的仉氏,即仉氏起源於黨氏。著名「亞聖」孟子的母親即為仉氏,以擇鄰教子出名。今山東省沂水縣楊莊鎮党家山村距傳說中的孟母村僅四公里之遙,党家山村的東面三公里處為即仉林村。在今山東省新泰市,據老人所述,新泰市禹村鎮大寨村仉氏祠堂曾有牌匾「亞聖外家」,在「破四舊」中被毀,祠堂被改為知青宿舍,後荒廢。

不過,據歷史文獻《孟子世家族譜·世譜》中記載:「亞聖祖系出自魯桓公允,允生莊公同,同有弟三:長慶父為孟孫氏,慶父四傳莊子速,速七傳激,字公宜,激娶仉氏,魏公子仉啟女,於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四月二日己酉生軻,字子車、又字子輿。」因此,有學者認為孟母仉氏乃魏公子仉啟的女兒,雖然關於魏國公子仉啟無考,但推測仉氏是山西并州人。

回族仉氏,源出元朝詩人仉仉沙的後裔。仉仉沙氏則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而在仉仉沙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的諧音漢化為單字漢姓者,稱仉氏,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仉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四十三位門閥。仉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仉姓起源於黨氏,為掌姓所衍改。古代「黨」的讀音為(Zhǎng)掌。春秋時,魯國有大夫黨氏,是周王族的旁支之後。其後人曾為掌氏最終衍變成仉氏。戰國時期「亞聖」孟子的母親就是仉氏族女。仉姓望居魯郡(西漢初置魯國,三國魏及晉代改為魯郡,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一帶)、琅邪郡(秦始皇置郡,相當於今山東省東南部諸城、臨沂、膠南一帶)、敦煌郡(漢武帝置,在今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

人口分布

今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金寨縣、山東省的新泰市、壽光市、平度市、濟南市商河縣、德州市夏津縣、武城縣、濱州市、青島市膠南縣、市南區、昌邑縣、鄒平市、沂南縣,河北省的石家莊市、滄州市鹽山縣、黃驊市、衡水市、棗強縣、秦皇島市、承德市、唐山市,吉林省的長春市、榆樹市,江蘇省的鹽城市、阜寧縣、連雲港市東海縣、蘇州市,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饒河市,遼寧省的丹東市,本溪市,瀋陽市,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等地,均有仉氏族人分布。

郡望

魯郡:亦稱魯國、魯國郡。西漢朝初將秦朝原來的薛郡改為魯國,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三國時期的曹魏及晉朝改為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滋陽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又改為任城郡。另外,隋朝時期有個魯州魯郡,唐朝時期有個兗州魯郡,其間雖然都轄有曲阜,如隋朝時期曾改魯縣為汶陽縣,繼而恢復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兗州。唐朝時期魯國郡在今山東省的滋縣。

琅琊郡:亦稱琅琊國、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時期的齊國有琅琊邑,在今山東膠南縣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朝統一六國後,在境內設琅琊郡,並附置琅琊縣,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為山東半島東南部。西漢時期治東武(今山東諸城),並增琅琊國、櫃縣和祝茲侯國治於境內,下轄五十一縣,包括今山東半島東南部的海陽、即墨、嶗山、膠縣、膠南、沂水、營南、日照、五蓮、贛榆(今江蘇贛榆)及青島等地。東漢朝時期琅琊國改治到開陽(今山東臨沂)。晉朝時期改置為琅琊省。北魏時期治即丘(今山東臨沂)。隋朝時期又復置琅琊縣。唐朝時期又裁廢,境地歸膠州、諸城,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東南部諸城、臨沂、膠南一帶,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廢黜,後又有沂州琅琊郡。從魏、晉朝時期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屬琅琊郡(國)。另一處琅琊郡在今江蘇南京一帶,此後在唐朝時期也被廢除不再。

敦煌郡:西漢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劉徹將敦煌郡從酒泉郡分出來置郡,治所在今甘肅省敦煌,其時下轄敦煌縣、龍勒縣、效谷縣、廣至縣、淵泉縣、冥安縣等六個縣,是為敦煌設治之始。敦煌郡據有陽關、玉門關,與酒泉郡、武威郡、張掖郡並稱河西四郡。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通了連結東西方的「絲綢之路」,敦煌成為商旅必經的絲路重鎮和通往西方的三條線路的交匯點,並以此奠定了敦煌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

堂號

魯郡堂:以望立堂。

琅玡堂:以望立堂。

敦煌堂:以望立堂。

家譜文獻

山東壽光仉氏家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濰坊市壽光縣檔案館。

天津薊縣南仁仉氏家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字輩排行

山東新泰仉氏字輩:「傳俊學興元義,仁和世彥廷,振篤慶新榮,保證安樂長……」。

山東平原仉氏字輩:「柯維秉續元繼志萬立長青」。

山東壽光仉氏字輩:「連永佃明……」

黑龍江、吉林榆樹仉氏一支字輩:「金國風玉喜(宏)」。

江蘇連雲港仉氏字輩:「立加傳孝道」。

江蘇鹽城仉氏字輩:「必有餘(於)慶子承大」。

山東平度大澤山仉氏字輩:「瑞雲豐登……

宗祠楹聯

四言通用聯

姓啟黨氏;成名鄒邑

上聯典指仉姓為春秋時期的時魯國大夫黨氏之後。下聯典指孟子的母親仉氏,在鄒邑教子成名,被譽為亞聖之母。成語「孟母三遷」本此。

擇鄰教子;善誘成名

全聯典指孟母仉氏。

源承党姓;望出雁門

全聯典指仉姓的得姓源流和郡望。

六言通用聯

孟母擇鄰教子;仉公謀政忘私

上聯典指孟子的母親仉氏,知書識禮,有「斷機教子」、「三遷擇鄰」等歷史佳話。下聯典指明朝時期的河南道御史仉經,對百姓有愛心,寬厚待人政績好,永樂年間,他被降職到常山縣去當縣官了,把常山縣治理得很好。

七言通用聯

敦煌郡豐田毓秀;琅琊堂泰業錫光

全聯典指仉姓的郡望和堂號。

父官御史有惠政;子為貢生留芳名

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河南道御史仉經,明洪武年間由本縣簿授訓導,歷任開封、太原知府,因為官清廉、有能力而升任河南道御史。永樂初年因上疏言事,被貶為常山知縣,把常山縣治理得很好。下聯典指仉經仉經的兒子仉一豪,為明朝時期的貢生。

洪武御史有惠政;南朝貴族傳芳名

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河南道御史仉經,高苑人,有惠政。下聯典指南朝梁國四公子之一姓仉。

人幼年輕當奮進;几淨窗明好攻書

此聯為仉姓「仉」字析字聯。

八言通用聯

魯國大夫,功垂萬古;孟門仉氏,績耀千秋

上聯典指春秋時期的魯國大夫黨氏。其後人就有一支以其讀音成為掌氏,掌氏的後人又有一支以其讀音衍變成為仉氏。下聯典指孟子的母親仉氏。

在此單指戰國時期孟母仉氏,即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孟子(孟軻)的母親。仉氏知書識禮,她為了使孟子得到好的環境教養,曾遷居了三次,有句成語就叫「孟母三遷」,就是典出於她教子有方的故事。後來,孟子果然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成為孔子學說的繼承人。孟子的母親史書上稱為「仉氏」。

仉晵

南北朝時,南朝梁有四公子,其中之一名仉晵。然而後世有人認為《梁四公子傳》為虛構之作,其實並無其人。

仉公

明朝人,洪武年間,他在高苑縣當個書記官,對百姓有愛心,寬厚待人,政績好,後來就升為河南道御史的高官,也就是省級主要領導人了。但官場上明爭暗鬥很多,仉經山東人直性子,常受挫折。到了永樂年間,他又被降職到常山縣當縣官了,這時他政治經驗更豐富,把常山縣治理得很好,深受百姓愛戴。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