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酒醒何處(呂延梅)
![]() |
《今宵酒醒何處》是中國當代作家呂延梅寫的散文。
目錄
[隱藏]作品欣賞
今宵酒醒何處
「行宮望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雨夜,唐明皇李隆基走在出逃路上,行軍馬隊一陣又一陣的鈴聲敲擊着他的心臟。此時,他忍受着失掉愛人後的棰心之痛,譜出流傳千古的「雨霖鈴」的曲調。悲戚,悵然,可想而知。
「雨霖鈴」這一詞牌,是抒發離愁別恨的。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那一聲短似一聲的蟬鳴,你為什麼不停歇?秋天的寒氣漸漸逼近孱弱的軀體,生命存在,就有發聲的權利。就像柳永的辭采,你皇帝不欣賞,那麼我就寫給歌女們。真情在民間,大美在筆端,於是,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誰說這蟬聲久久纏繞在長亭之上,不是在吟詠柳永詞賦呢?
柳永自詡白衣卿相,於是皇帝永遠不讓他入仕。高官厚祿,地位顯赫,雖然是男人們追求的終極目標,可當它成為虛妄,還不如放縱自己,在愛情的溫柔鄉里尋找寄託。他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詞人,也是一個懂愛的人。此時,與情人執手,依依不捨,相看淚眼,萬千的話語化作沉默。而酒可以澆愁,一杯一杯喝下去,愁緒更濃,但人暈暈沉沉,暫時麻痹一下自己吧!
傍晚,陰雨,光線漸漸暗下來,此時,淅淅瀝瀝下了一天的雨暫時停歇下來,大地一片潮濕,樹葉滴落着雨水,長亭渾身濕漉漉的,滴答滴答之聲,不絕於耳。雨水浸潤了土地,道路泥濘,空氣都是潮濕的,然而,此刻,執手而立的情人,內心是被淚水浸漬着的。手的溫度,就是心的溫度,心在燃燒,再淒冷的環境也澆不滅心頭的那盆火。
都門帳飲,餞行的菜餚,都是土滋味,泥滋味。唯有酒散發着誘人的香氣,一杯接一杯啊。酒喝多了,自然就醉了。與誰人喝酒容易醉呢?當然是知己,古人云,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酒只有和懂得自己的人一起喝,才有惺惺相惜的心動,騰雲駕霧的飄然。
但喝酒把時間占去了,擠占了與心上的人纏綿的良辰。拉着你的手,看着你滿臉的淚痕,叫我怎麼捨得離開你?不識時宜的船夫,在那邊大喊,該上船了啊!喊就喊吧,早走有何意義,只有與你相守才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事。
我還能給你說什麼呢?珍重的話語,已經說了萬萬千千。離開後,你不在眼前,只能在心裡。心被你占領了,走到哪裡,想的都是你。想到就這樣離開,船行一程又一程,能看到的只有沉沉的暮靄和楚地廣闊的天空,哪裡還有你的倩影?又怎麼能觸到你的呼吸,聽到你溫柔的話語?你是我魂魄啊,沒有你,我如孤魂野鬼,惶惶若失。
多情的人,最難忍受的是離別之苦,更何況在這冷冷清清的中秋的佳節之時。已經喝醉了,能夠暫時的擺脫那斷腸的苦楚,最好睡覺,睡着了,一切痛苦都不覺了。可是,酒總有醒的時候,那時怎麼辦呢?突然明白,李白為什麼吟出「但願長醉不復醒」,只有酒醉,可以讓人擺脫現實,劉伶是一個灑脫之人,為什麼要放浪形骸,那一定是有不可言說之痛。李清照晚年的那一杯淡酒,只能在堆積的黃花邊獨啜了。
喝酒的人是求醉的,最恨的是酒醒。但終究會醒來,面對殘酷的現實。醉酒的柳永,在即將踏上征程之際,想到,就這樣登船,揚帆遠去,就這樣醉倒,昏沉沉睡去,等到酒醒之時,船兒在楊柳的岸邊停駐,清晨的風寒徹骨,一抹模糊的殘月在西天。
離開了你,就成了行屍走肉,所有的一切美好都不能成為享受。「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目誰家院。」韶華易逝,匆匆流年。孤孤單單一個人,面對繁花似錦的春天,浩渺無垠的夏夜,落葉飄飛的秋季,寒風瑟瑟的雪野。無從訴說內心的淒涼。
孤獨有時也會使人陶醉,那最熱烈的愛,深藏在心底,時時翻出來,一一重現。回憶,可以成為一種幸福,我在虛無縹緲的享受中,慢慢地學會愛自己。[1]
作者簡介
呂延梅,筆名,綠葉子。出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生活在孔孟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