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從軍北征 李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從軍北征
圖片來自紅動中國網

從軍北征是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描繪出一個壯闊又悲涼的行軍場景,在哀怨的笛聲中傳遞出深沉悲涼的征人思鄉情。詩中展現的是一幅聚焦完全一致的畫面,悲壯中顯出悽苦、哀怨中顯出無奈,將征人的心理刻畫得栩栩如生,具有含蘊不盡的抒情特色

原文

李益〔唐代〕

天山雪後海風,橫笛偏吹行路難。

磧里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回首 一作:回向)

譯文

天山下了一場大雪,從青海湖刮來的風更添寒冷。行軍途中,戰士吹起笛曲《行路難》。

聽到這悲傷的別離曲,駐守邊關的三十萬將士,都抬起頭來望着東升的月亮。

賞析

  詩的首句「天山雪後海風寒」,是這幅畫的背景,只七個字,就把地域、季節、氣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地烘托出了這次行軍的環境氣氛。這樣,接下來不必直接描述行軍的艱苦,只用「橫笛遍吹」一句就折射出了征人的心情。《行路難》是一個聲情哀怨的笛曲,這裡用了「遍吹」兩字,更點明這時傳來的不是孤孤單單、聲音微弱的獨奏,而是此吹彼和、響徹夜空的合鳴,從而把讀者帶進一個悲中見壯的境界。

  詩的後兩句「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是這一片笛聲在軍中引起的共感。句中的「磧里」、「月中」,也是烘染這幅畫的背景的,起了加重首句的作用,說明這支遠征軍不僅在雪後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風裡,而且在荒漠上、月夜中,這就使人加倍感到環境的荒涼、氣氛的悲愴。也許有人對這兩句中「三十萬」的數字和「一時回首」的描寫,感到不大真實,因為一支行軍隊伍未必如此龐大,更不可能全軍都聽到笛聲並在同一時間回首顧望。但是,植根於生活真實的詩歌,在反映真實時決不應當只是依樣畫葫蘆,為了托出一個特定境界,收到最大藝術效果,有時不但容許而且需要運用誇張手法。李益的這兩句詩,只有像這樣寫,才能充分顯示這片笛聲的哀怨和廣大征人的心情,使這支遠征隊伍在大漠上行軍的壯觀得到最好的藝術再現,從而獲致王國維所說的「境界全出」的藝術效果。

  詩人通過虛寫笛聲導致征人行為舉止的細微變化,實寫征人的心理感受。在肅殺苦寒的邊塞,思親懷鄉是征人共同的感受。這種感受長期積鬱胸中,無處表達,這是一種多麼痛苦的煎熬。在行軍途中,突然聽到一陣陣哀怨、淒切的笛聲響起,征人們久郁胸中的思親懷鄉之情奔涌而出。詩中展現的是一幅聚焦完全一致的畫面,悲壯中顯出悽苦,哀怨中顯出無奈,征人的心理刻畫得栩栩如生。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德宗貞元元年(785)至四年間在杜希全幕中之時。此時李益入塑方節度使崔寧的幕府,隨着崔寧在祖國邊疆巡視時,感受到軍隊已經不復盛唐的雄壯豪邁,有感而發作出的詩篇。

簡析

  《從軍北征》是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描繪出一個壯闊又悲涼的行軍場景,在哀怨的笛聲中傳遞出深沉悲涼的征人思鄉情。詩中展現的是一幅聚焦完全一致的畫面,悲壯中顯出悽苦、哀怨中顯出無奈,將征人的心理刻畫得栩栩如生,具有含蘊不盡的抒情特色。

李益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後遷河南鄭州。大曆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於七絕。[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