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從北到南:誰家的粽子餡兒最最最最好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粽子

來自網絡的圖片

從北到南:誰家的粽子餡兒最最最最好吃?當便利店的保溫箱裡開始售賣粽子的時候,一年一度的「粽子節大賽」就拉開帷幕了,甜粽、咸粽、肉粽、辣粽……粽子已經成為人們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代表,畢竟你能想到的一切食物,都可以包進粽子裡。[1]

中國有多少地方,就有多少種粽子,而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想要守護的「粽之味」,或許是家鄉地道食材的味道,或許是媽媽手工精製的味道……

粽子天生就應該是甜的

對於山東人來說,粽子裡只能存在大棗和豆沙,其他的一切餡料,都是「異類」。北方人對於甜粽的誓死捍衛之情,由此可見一斑。

幾年前,豆沙粽子跟着「神舟十號」登上了太空遨遊,引發了「鹹派占領地球,甜派征服宇宙」的一番撕扯,後來,幾乎每年的這個時候,甜粽派和咸粽派們總會耐不住寂寞,出來battle一番。

其實粽子真的很委屈,畢竟最原始的粽子,沒有任何餡料。早在還沒有屈原的年代裡,聰明的中國人民就想到了將黍米包進粽葉里保存,後來黍米發展成糯米,晶瑩透亮的米粒被粽葉保護得嚴嚴實實,米香和粽葉香完美結合,滋潤着糯米的性格。

剝開粽葉後,露出潔白如凝脂的糯米,不管是蘸細砂糖還是流油的鹹鴨蛋,都別有一番滋味,那才是真的「人間至味是清歡」。

粽子本無味,甜鹹由個人。

看上去帶有田野粗獷氣息的陝西人,在吃粽子這件事情上卻非常「嬌羞」,用絲線將粽子切成小片,淋上蜂蜜、玫瑰、白糖,清涼軟糯吃起來十分舒爽,這便是溫溫柔柔的「蜂蜜涼粽」了。

南寧的涼粽和蜂蜜涼粽有異曲同工之妙,涼粽是南寧人夏天的清涼「神器」,做成圓柱形狀,吃的時候先把粽葉解開一半,蘸上糖油,再吃再解,粽子竟然吃出了一種冰棍兒的感覺。

至於吃麵大省山西,在吃粽子這件事情上也別出心裁,把糯米換成黃米,再配上拉絲的紅棗,不僅顏色更加誘人,口感也更加豐盈。

將上好的稻草燒製成灰,放入盛水的容器中溶解,濾除雜質後將粽子投入其中煮製。

北方人愛甜粽是天下皆知,而南方人裡面,也藏着堅定的「甜派」,其中以寧波鹼水粽和湖州洗沙粽為代表。

寧波鹼水粽的製作需要提前用鹼水將糯米浸泡一夜,第二天的糯米好像染上了顏色,擁有了一身「淡黃色的長裙」,用粽葉包裹成三角形狀的粽子,上鍋蒸熟後,晶瑩的鹼水粽是半透明色,像灰姑娘的水晶鞋。而那一碗白糖就是它的王子,踮起腳尖,輕輕吻過,既有砂糖的甜,也有鹼水糯米的香,老黃箬葉的清新錦上添花,一切都令人流連忘返。

比起鹼水粽的端莊大氣,洗沙粽更像是一個甜甜的小姑娘,吸飽了水的紅小豆在古法研磨技藝之下抹去稜角,變得細膩溫柔。湖州人喜歡把粽子做成四角形狀,這樣蒸煮的時候受熱均勻,「寬衣解帶」後咬在嘴裡,餡料也更加均勻,每一口滿足的豆沙,都令人墜入甜蜜夢鄉。

湖州諸老大首創豬油洗沙粽,將紅豆磨成細沙,加糖、豬油一同炒制。末了再包入一塊用細砂糖醃製過的豬板油糯米的米香和粽葉的清香交織在一起,豆沙質地綿軟,甜而不膩。

這兩年除了傳統甜粽,還出現了風靡一時的水晶粽。顏值超高的水晶粽吃上去也超級「有料」,玫瑰、抹茶、紫薯、水果甚至巧克力和餅乾,你能想到的一切,都能包進水晶粽中,準確地說,水晶粽是一個餡料的萬花筒。

浙江人獨占咸粽的半邊天

浙江到底哪裡的咸粽子最好吃?要說這個問題,估計浙江的每個省市都不會心甘情願地服氣!畢竟,人家都是靠實力站上舞台。

嘉興一定是組合里的C位選手,早在乾隆年間,這裡的鹹肉粽就已經打出了名聲,「禾城四門……南門大粽子……鄉下人競趨之」,從《古禾雜識》中的記載便能看出,嘉興肉粽就是當年的「流量產品」。

嘉興肉粽,一定要帶精帶肥的五花肉,還得是均勻分布的肋肉最好,配上嘉興當地的稻米,油脂被糯米吸收,米香浸潤五花肉,那味道纏繞舌尖, 縈繞心頭,久久不能散去。

但作為嘉興人的金庸,卻偏愛湖州粽,這無疑讓湖州粽有了驕傲的底氣。金庸在《鹿鼎記》中,借韋小寶的口說出,「這倒是像湖州粽子一般,味道真好」。這便是湖州粽子的魅力,讓嘉興人都為之傾倒。

白蛇傳》里的許仙也是湖州粽的忠實愛好者。許仙放藥鋪陶掌柜回家過節,陶掌柜是湖州人,一句「我們湖州的粽子跟宜興的紫砂壺一樣,天下有名」,許仙立馬接到「好,那你快去快回啊!」

湖州人喜歡將粽子包成四角小枕頭的模樣,因為太過可人,還被稱之為「美人粽」。野生伏箬做粽皮,加上可鹽可甜的餡料,和糯米在一起,組成屬於湖州的華爾茲交響曲。

梅乾菜是浙江人的命,自然粽子裡也少不了這條「命」。遂昌的阿婆每年都會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做梅乾菜肉粽。遂昌長粽這兩年在全國都小有名氣,看上去只是垂直的圓柱,但包起來卻比一般的粽子都要難,一根長粽要用數張箬葉相互貼合,填入糯米和其他餡料,再用龍鬚草扎圈。

這極其講究技法,用力過猛,龍鬚草便會斷,不紮緊,粽子就會松松垮垮地「露餡兒」,以往最熟練的阿姨一天也只能包數十個。經過了一番「歷練」的遂昌長粽,看上去「烏漆嘛黑」像極了「黑暗料理」,不過吃進嘴裡的時候,忍不住說一句「真香」!

因地制宜的粽子到了金華,當地人把最好看的「腿」塞進粽子裡,火腿與板栗,火腿與蛋黃、火腿與菌子、火腿與青豆……不管什麼樣的食材,掉進了金華火腿的溫柔鄉,都能被降得服服帖帖。

酸?辣?鮮?粽子的「心思」你別猜!

甜還是咸?你以為粽子的世界就這麼簡單?

衢州人把香辣酸菜包進了粽子裡,酸菜吸收了鹹肉油脂,菜和肉的CP在這裡成團,舌尖上的那一絲絲的辣意,讓食客們最為着迷,爽辣鮮香,大快朵頤。

而以麻辣著稱的「天府之國」,自然也是辣派粽子的「門面擔當」,粽葉里包裹紅豆、臘肉,麻辣鮮香,別有一番風味。

柳州人把粽子吃出了江湖的豪邁氣氛,筷子碗盤統統不需要,粽葉展開,用一把弓狀的切割器,將粽心剖開,撒上胡椒粉,淋點麻油,喜歡香菜小蔥的就再撒上一把,好像在街邊吃豆腐腦一樣,不一會兒就只剩一堆葉子了。

不管是甜、鹹、還是辣,在潮汕粽子面前都要甘拜下風了。鮑魚、乾貝、烤蝦、蛋黃、香菇、雞肉……攤在面前的潮汕粽子完全沒有粽子的高傲形態,就像是離家前母親給收拾的行李箱,恨不得把整個潮汕都塞進粽子裡。

最絕的還是潮汕雙拼粽,一角是豆沙的甜,一角是咸餡兒的香,甜鹹之爭在這裡畫上了完美的句號,選擇困難症患者在這裡找到了最佳對策。

杭州街頭也有一種蜜棗肉粽,這種似乎和湖州人把豬油肉揉進豆沙里的創意異曲同工。蜜棗浸潤過的五花肉,有了一種甜燒白的神秘口感,這才是粽子裡的最大贏家。

除了傳統的甜、鹹、辣,這兩年的粽子餡料更是裝上了想象的翅膀,深圳榴蓮粽子、海南龍蝦粽子、貴州草木灰粽子、烤鴨栗子、牛肉花菇、粉蒸肉、腐乳肉、醃篤鮮、五穀雜糧……每個粽子,都能成為一道菜。

不管粽子的餡料如何發展,萬變不離其「粽」,粽子的本質,早就超越了簡單的飲食需求,變成了寄託思念和安慰的節日,它傳繼承古老的傳統,也激發未來的想象。[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