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從技術走向管理:李元芳履職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從技術走向管理:李元芳履職記

本書以小說的形式展現了主人公李元芳從技術骨幹成功轉型為優秀管理者的成長過程。全書分為引子、上篇、下篇、後記四個部分,分別介紹了李元芳五年半的一線技術工作及技術從業背景,從管理「菜鳥」蛻變為合格管理者的成長曆程,從合格管理者蛻變為優秀管理者的成長曆程,以及職業成長夢想。本書上篇和下篇中的每一節都以一個案例作為載體,闡述一項管理技能,既生動又形象。 本書適合有志從技術走向管理的技術人員和已經從技術走向管理的中基層管理者閱讀,亦可以作為企業高層管理者在培養下屬方面的參考讀物。

基本內容

書名:從技術走向管理:李元芳履職記

類型:經濟管理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語種:簡體中文

ISBN:9787121209970

作者:王樹文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頁數:250頁

開本:16

品牌:電子工業出版社

內容簡介

技術職場熱捧之作,口碑相傳,好評連連!

作者數年技術管理和諮詢培訓經驗傾心總結,幫助您從技術到管理的華麗轉身!

小說形式,輕鬆閱讀,越讀越開心,越讀越有料!

這本書里的轉型經驗價值等同於參加數堂培訓課!

翻開此書就會不願釋手,反覆琢磨次次都有新收穫!

作者簡介

王樹文,1999年畢業於中南大學,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著名項目管理培訓師,諮詢師。 曾任國內知名IT上市公司部門經理、質保總監、總經理助理等職務。已發表80餘篇論文(多篇論文獲獎),已出版著作有《項目管理師之路——實踐者的體悟》、《突破職場樊籬》、《張成功項目管理記》。榮獲「2007中國卓越項目管理者」稱號、「2009中國IT行業最佳管理實踐案例獎」,入選「2012年度中國千強講師」,以其能力和貢獻當選第16屆亞洲運動會火炬手。擁有PMP、EMCP(國內首批)、國家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系統集成高級項目經理等資質。同時擔任中國軟件過程改進專業委員會(CSPIN)專家、廣東軟件過程改進專業委員會(GDSPIN)高級專家,是多所大學和培訓機構的特聘項目管理講師。

媒體推薦

拿到此書,只瀏覽了一下目錄,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一口氣一個晚上就讀完了。書中內容很接「地氣」,全書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個個案例,將深刻的道理娓娓道來,讓人感覺到閱讀真是一種享受!我想,要是早十年我能看到類似這樣的書,我會少走很多彎路,因為書中很多場景簡直就是我當年工作狀態的翻版!跟很多技術性企業一樣,我們集團很多幹部都是從技術骨幹提拔上來了的,我也是在做了十年的技術工作之後,擔任了一個子公司的CEO。我和作者同是CSAI高級顧問,書中所述也是作者所實踐的,是作者多年實戰經驗的提煉與精華,也是我們過去、現在和將來都已經、正在或將要遇到的問題和答案。閱讀並實踐此書,絕對能讓我們快速、精準地實現從技術到管理的華麗轉身!

——大連東方測控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余傳志

在我們國家,絕大多數技術部門的管理者,都是從一線技術骨幹中被提拔晉升的。然後,如何成功實現從技術到管理的蛻變,卻讓這些技術骨幹們倍感吃力。《從技術走向管理——李元芳履職記》一書,不僅指導了技術人員如何成功走上管理,同時也指導了管理者如何有效培養員工。該書共90多節,每節闡述一個管理技能,在闡述每個管理技能時,作者都用了一個案例作為載體,既生動又形象。最難能可貴的是,該書通過小說的形式來展現一個人從技術走向管理的成長曆程,有故事有情節,讓人身臨其中,與故事主人公李元芳一同成長。該書文筆流暢、思路清晰、通俗易懂,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廣州協躍軟件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李飛

這是一個技術骨幹成長為成熟中層管理者的故事。此書,對工程師來說,是您了解管理知識和管理者工作方式的一扇窗戶;對剛剛走向管理崗位的新手來說,是一本教您快速成長的指南,書中提供了各種管理問題的處理手法;對管理導師和諮詢師來說,這是一本案例集,有一系列的典型案例可供借鑑。尤其難能可貴的是,這是一本小說,管理智慧蘊藏在故事之中,讀起來跌宕起伏、頗有餘味、讓人久久不願釋手!

——廣州華南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技術與質量管理辦公室主任段笑雨

《從技術走向管理——李元芳履職記》一書以李元芳個人職場心路歷程為主線,配合各種實務管理議題,深入淺出地剖析了從技術走向管理的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種狀況以及有效應對的管理技能;同時也為讀者如何選擇相應的管理理論和應用知識來完善和充實自己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對處身於錯綜複雜的經營管理環境中的人,指出了一條康莊大道,讓你更有效率的直通管理知識與經驗的殿堂。本書章節銜接順暢,行文風趣幽默,內容引人入勝,讀來毫無其他理論類書籍的艱深晦澀之感,非常值得一讀。

——鼎捷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TOP-GP華南交付中心總監張春寶

和所有從技術崗位轉向管理崗位的朋友們一樣,我在日常工作中幾乎遭遇到了《從技術走向管理—李元芳履職記》一書中所提到的各種問題。讀着這本書,讓我身臨其境,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的李元芳,在一樣步步成長和蛻變。該書以小說體裁,使用原型手法,通過具體案例娓娓道來,詮釋了技術人員轉向管理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及處理方法,讓人感覺是在現身說法,真實而極具參考性。相信技術牛人的您向管理轉型時,一定會像我一樣喜歡她,並把她作為自己工作中的指導老師!

——河南亞新投資集團主任信息師徐泰雲

書不同讀的感覺也不同的。有的書,拿起來讀,翻幾頁就放下了;有的書,一旦讀上,就不捨得放下,《從技術走向管理——李元芳履職記》就是這樣一本讓人拿起來讀卻不願意放下的好書。用了一個周末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恍惚間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感覺主人公李元芳就是自己和身邊朋友們的寫照,感嘆王樹文老師能夠以如此貼近工作和生活的故事,透徹解析如何完成從技術到管理的這一蛻變過程。從技術到管理的蛻變,是一個痛苦和曲折的過程,也是一個心智成長的過程,本書所蘊含的思想和闡述的需要我們掌握和實踐的方法,絕對可以作為一盞指路明燈,願有幸能讀到此書的你和我,能像主人公李元芳一樣,化繭成蝶,去收穫事業與愛情的雙豐收。

——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項目經理李大鵬

圖書目錄

引子五年半的一線技術工作1

上篇管理菜鳥在蛻變5

01趕鴨子上架6

02管理者需要必要的「折騰」9

03讓計劃成為習慣11

04計劃之前要有行動13

05技術人才當經理最重要的是什麼15

06衣服穿得好,可以當領導16

07用目標導向行為19

08目標是要做到什麼程度,目的是為什麼要做21

09從結果中享受快樂24

10從整體和全局出發25

11從多個角度看問題28

12細節就是影響工作成敗的那些環節30

13輕重緩急要分清33

14先羅盤,後時鐘37

15「舍」與「得」39

16十根手指有長短,荷花出水有高低40

17「找對」而不是「找茬」43

18木桶原理新解45

19寬容是一種偉大的力量48

20對待技術人員最要緊的兩個字——尊重49

21換位思考讓人豁然開朗51

22會「拼」才會贏53

231加1可能大於256

24唯有參與,才有認同57

25管理者其實是一根穿珍珠的線59

26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62

27身先士卒就是威,說到做到就是信63

28管理者要做應該做的事,而不是做喜歡做的事65

29強將手下無弱兵嗎67

30誰的「猴子」誰來養69

31插播:「添才」與「天才」72

32讓「我能」引發蝴蝶效應72

33信任真的很重要76

34情感賬戶:多「存款」,少「取款」78

35堅持「用人不疑」80

36建立團隊的共同價值觀、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標81

37信任不等於撒手不管83

38李元芳的半年總結84

39溝通應該這樣進行86

40保持信息的一致性90

41會講的永遠不如會聽的93

42話說三遍淡如水94

43因人而異的溝通原則和溝通要領97

44管理者的首要角色是服務者100

45用人部門的管理者是首要人力資源培養者102

46領導力的三大來源——職權、技能和人格魅力104

47影響力是逐步建立的106

48走過2010109

49「承上」與「啟下」111

50做企業的鋪路人113

51和下屬保持適當的距離115

52配合他人才能更好地成就自己117

53管理就是要貫徹執行119

54「忠」與「患」121

55「天使」與「天使的行為」124

56制度建設與人文關懷126

57用系統方法代替過往經驗128

58好的管理應該既簡單又有效131

59工作追蹤要這樣做132

60兩點之間並非線段最短134

61管理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136

62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趴下138

下篇向管理高手進發141

63元芳,你怎麼看142

64插播:用博客記錄心情和積累心得145

65管理者的成功建立在團隊和下屬成功的基礎之上147

66「診斷」與「處方」149

67從事實出發來實施管理153

68Think、Talk和Do156

69「推」與「拉」的哲理160

70管理者的胸懷是靠委屈撐大的162

71管理者要「授人以漁」166

72人才甄選的「真經」168

73管理者眼中的需求觀176

74拉杆箱中的智慧179

75「低頭拉車」與「抬頭看路」181

76決策不能「拍腦袋」184

77工作分派就該這樣做187

78插播:讀書才能贏191

79激勵比監督更重要192

80授權也是一種激勵196

81合理授權很重要200

82管理者授「權」不授「責」203

83不怕沒有待遇,就怕沒有希望205

84讓基層員工得實惠,讓高層員工有理想209

85不要讓「沉默」的人「寂寞」212

86讓有才華的人沒有犯錯的機會215

87管理者需要「鞭打慢牛」218

88外圓而內方222

89從指揮,到指導,到發動225

90培養下屬良好習慣的六個要點228

91績效考核應該這樣做231

92「救火」與「預防」235

93這樣處理員工的工作偏差238

94這樣接收和處理客戶投訴241

95總結是成功之父244

後記是英雄就總在路上247

文摘

01 趕鴨子上架

從李元芳進入廣州港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到2009年年底,公司的業務也突飛猛進。截至2009年年底,公司員工人數增加到近八百人,李元芳所在部門的員工人數也增加到四十二人。

不知道是昨天下班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下凡的天使,還是今天一大早天降祥雲,2010年元旦假期過後,李元芳剛來到公司上班,辦公桌上的電話鈴就清脆地響了起來。李元芳原以為是客戶的電話,拿起聽筒之後,才知道這個電話是公司主管軟件業務的常務副總經理熊浩打來的。

熊浩是公司創始人之一,五十歲上下,市場營銷出身,有一定的技術背景,管理能力一流,尤其擅長人際溝通。也許是長期抽煙和喝茶的原因,熊浩身材偏瘦,但人特別精神,工作起來好像從來不知道什麼叫疲勞。五年多來,雖然沒有多少機會直接與熊浩溝通,但從一些會議和平時大家的議論中,李元芳能感覺到,熊浩是一位好老總。

電話那頭的熊浩操着雄厚的男中音說:「喂,李元芳嗎?我是熊浩。請九點半來我辦公室一趟,我有事找你。」

工作五年多來,李元芳還是第一次被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熊浩單獨「召見」,心中難免有點忐忑。是工作上出了差錯還是其他原因?一時間,李元芳緊張起來,不知道將會發生什麼事情。

時間一分鐘一分鐘過去,好不容易挨到九點半,李元芳起身走到熊浩的辦公室門前,敲開了辦公室的門。

熊浩擺了一下手,示意李元芳坐在自己對面的椅子上。熊浩點燃一支煙,喝了一口茶,說:「元芳,公司這幾年發展迅速,員工人數增加了不少,急需管理人才,你們部門經理薛勇一個人要管理偌大一個部門,比較困難。他認為你技術能力強、工作積極、勤奮上進,提議讓你做他的副手,一起來管理電子政務軟件開發部。根據你入職五年多來的工作表現,在公司新一年的組織架構調整和人事任命研究討論會上,經過董事會討論通過,決定任命你為電子政務軟件開發部副經理,協助薛勇管理這個部門,你個人意願如何?」

李元芳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在工作五年半之後,就能被提拔到管理崗位。要知道,從技術崗位走向管理崗位,是絕大多數技術人員期望獲得的發展機會。在李元芳工作的部門中,工作年限比他長但還沒有被提拔到管理崗位的同事大有人在。聽到這個突如其來的好消息,李元芳既欣喜又緊張:欣喜的是自己得到了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職業晉升和發展機會,緊張的是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把握住這一機會。也許是初生牛犢不畏虎,李元芳定了定神,握緊拳頭給自己信心:我做了五年多技術開發,成績有目共睹,現在做管理,問題應該不會太大,一定要把握住這個機會。想到這裡,李元芳熱血沸騰,更加興奮了。

也許是欣喜過望,李元芳愣在那裡,甚至忘了回答熊浩的問題。

熊浩見李元芳沒有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就繼續說:「我知道,做技術你是一把好手,開發的程序穩定,運行效率也很高。然而,做管理和做技術是有很大不同的,管理崗位對人才能力和素質的要求與技術崗位相比存在比較大的差異,能否實現從技術到管理的成功轉型,是很多從技術走向管理的人所面對的最大挑戰,也是必須要逾越的障礙。希望你在以後的工作中能儘快進入角色,在開展管理工作時有什麼棘手的問題,可以多請教部門經理薛勇和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鄭現實,也歡迎你和我探討。我知道,你很愛看書,以前你看技術類書籍比較多,轉到管理崗位,要多補補管理這門課,管理類書籍要多看看。另外,根據公司薪酬體系,你的月薪增加到10000元,稍後公司人力資源部薪酬專員會發郵件通知你。」

良久,李元芳激動的心情才稍稍平復。他知道,這是部門經理薛勇和公司領導對自己五年半工作成績的肯定,也是領導對自己的信任,更是領導對自己的期望。他在心裡默默發誓:一定不要讓公司失望,不要讓領導失望。

離開熊浩的辦公室之前,李元芳只說了這樣一句話:「謝謝公司和您對我的信任和栽培,請您放心,我一定努力爭取做到最好。」

第三天,公司總經辦就發出了新年第一份由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狄仁傑簽發的「紅頭文件」,在公司2010年組織架構和管理人員任命名單中,李元芳名列其中——公司電子政務軟件開發部副經理。

看完「紅頭文件」,高興之餘,李元芳不免擔心起來。五年多來,李元芳從事的都是一線的具體技術工作,從來沒有做過管理,特別是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熊浩「做管理和做技術是有很大不同的,管理崗位對人才能力和素質的要求與技術崗位相比存在比較大的差異,能否實現從技術到管理的成功轉型,這是很多從技術走向管理的人所面對的最大挑戰」的話語,讓李元芳更是憂心忡忡:管理工作估計不會像我想象的那麼簡單。管理和技術的差異到底在哪裡?管理工作到底該怎樣做?我是否可以成功實現從技術到管理的轉型?擺在面前的問題似乎很多,李元芳一時不敢多想,也沒辦法多想。

隨着公司文件的下發,各項工作也隨之按新的組織架構運轉起來。根據公司的《崗位職責說明書》,作為電子政務軟件開發部副經理,李元芳主要負責部門技術發展方向的把握、部門技術人員的選拔、部門技術人員的培養和部門技術人員的工作調配。

是日下午,薛勇和李元芳就部門2010年度主體工作計劃進行了簡短溝通之後,開始分頭制訂各自負責工作的詳細年度計劃。 真可謂「和尚做新郎官——頭一回」,李元芳被「趕鴨子上架」之後,才發現做技術工作時遊刃有餘的自己,現在着手做管理工作時,竟然不知從何入手!

瞎折騰了幾天之後,李元芳感覺工作開展起來沒有任何頭緒,只得去請薛勇指點一二。[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