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從未名湖到清華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從未名湖到清華園

中文名;從未名湖到清華園

出版社;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2月1日

開本;16

ISBN;7563919015

頁數;168頁

《從未名湖到清華園:在北大和清華聽講座》內容簡介:北大清華是莘莘學子心中神聖的殿堂,這不僅在於它們課堂上傳授的知識,更在於它們沉澱下來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讓我們走進這兩卒思想的殿堂,聆聽智慧流淌的聲音!

內容簡介

《從未名湖到清華園:在北大和清華聽講座》精心選編了多篇富有哲理的演講稿,旨在讓青少年朋友們感受北大、清華濃厚底蘊的同時,學會從容地面對生活,深刻地把握人生,在未來的旅程中創出屬於自己的輝煌。[1]

編輯推薦

《從未名湖到清華園:在北大和清華聽講座》:追隨先哲大師的足跡 聆聽智慧流淌的聲音

比爾·蓋茨大江健三郎俞敏洪林語堂等商界奇才、文學大師與你進行一場心靈的對話。

大學者,非大樓也,大師之謂也。

目錄

第一章 在積極的行動中成長

是什麼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是什麼讓普普通通的人走上了耀眼的領獎台?是什麼讓夢想變為現實?是行動。

面對未來,我們唯有行動,才能不辜負美好的時光,不浪費以往的經驗,不害怕未知的前途。但是在行動中,我們又需要一些勇氣,一點激情,一個標準,一種信心,一份追求。只有帶着成熟的思考和積極的心態去行動,我們才能真正讓生活更加美好。

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

--摘自楊瀾在北京大學的演講

生命中需要留下一些令自己熱淚盈眶的日子

--摘自俞敏洪北京大學的演講

大學必做幾件事

--摘自唐駿在北京大學的演講

適應並抓住因環境變化而產生的機會

--摘自孫振耀在清華大學的演講

進步的最好辦法就是經常出錯

--摘自彼得·聖吉在北京大學的演講

我們永遠不可能盡善盡美,但我們必須不斷改進

--摘自克林頓在北京大學的演講

第二章 精神呼喚曙光

20世紀初,梁啓超先生那篇名為《君子》的演講為清華優良的學風和校風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此,清華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校訓。近百年的時間過去了,這已經演變成一種戰勝苦難、銳意創新、不斷進取的精神。而北大,則在戰火硝煙中挺起做人的脊樑,勇往直前地追求着人生的理想。事實證明,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民族,只有擁有美好的精神世界,才能留住美好的生活。

精神世界也應該曬曬太陽

--摘自葉朗在北京大學的演講

誠信與智慧

--摘自陳少峰在北京大學的演講

談批判性思維

--摘自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的演講

真正的勇敢

--摘自傅佩榮在清華大學的演講

讀書的藝術

--摘自清華大學教授林語堂和青少年談讀書

第三章 心態決定成敗

人們欣賞爭奇鬥豔的花,欣賞綠蔭參天的大樹,欣賞破土而出的小草,欣賞孕育生命的大地,欣賞博大無邊的藍天,可人生在世,最高價值的欣賞是什麼?那一定是獨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北京大學的傲然挺立、清華校園的敢開時代之先河;新文化的百舸爭流、振興中華的時代號角、"小平你好"的肺腑真情,清華北大無時無刻不在為新,無時無刻不在開風氣之先。這個時代是一個呼喚創新思維的時代,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成敗,讓整裝待發的青少年一起跟隨他們創新的腳步,做新時代的領航者吧。

無論何時,總有所為

--摘自梁衡在清華大學的演講

重塑內心的精神

--摘自大江健三郎在清華大學的演講

堅持成就夢想

--摘自施瓦辛格在清華大學的演講

心高與月徘徊,自信似雲卷舒

--潘守宇在北京大學的演講

塑造陽光心態

--吳維庫在清華大學的演講

第四章 愛國需要行動

烈日暴曬,百合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無力,富貴的牡丹也失去了神采。只有向日葵對炎炎赤日毫不在意--陽光越是強烈,它開得越是燦爛,越是熱情,越是旺盛。而選擇枯萎還是盛放,完全取決於花兒自己。苦難也是如此,它可以激發生機,也可以扼殺生機;可以磨鍊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啟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揚人格,也可以貶低人格。這完全取決於每個青少年自己的選擇,專心於道路,別專心於困難,命運之神就會為你打開成功的大門。

愛國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高震東在清華大學的演講

"少年中國"的"少年運動"

--五四時期李大釗的演講

為民族立生命,為萬世開太平

--摘自連戰在北京大學的演講

第五章 求學如同做人

興趣,認真與主動

--摘自李家明在清華大學的演講

為學與做人

--摘自梁啓超在清華大學的演講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摘自溫詩鑄在清華大學的演講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摘自王選在北京大學的演講

第六章 真情溫暖世界

合作是理解締造出的果實

--福田康夫在北京大學的演講

未來將取決於我們共同的努力

--法國總統希拉克在北京大學的演講

只有愛的力量,才可以征服整個人類的心靈

--摘自李連杰在北京大學的演講

恩情溫暖一生

--摘自成龍在北京大學的演講

序言

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是很多年輕人夢想的地方。跨入清華園,來到未名湖,是無數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理想,也是天下父母的心愿。

我們都知道,北大之大,不僅在於它擁有廣大的校園、亞洲著名的圖書館、富麗堂皇的百年大講堂和學富五車的學術大師,更重要的還在於它兼容並包、思想自由的治學理念。自蔡元培校長開此風氣之先,首先把各種學術流派引進了北大講堂,各種流派的觀點與學說就源源不斷地湧進了這所美麗校園,它們共生共存,相得益彰。今天,流動的空氣使這所百年名校不斷接受新鮮文化的滋養,永久煥發着青春與活力。迄今為止,北大已經接待過十多位國家首腦,無數一流學者、外交家以及70多所大學的校長到此演講。

而百年清華呢?它之所以能夠培養出如此之多的頂尖級人才,不僅在於其課堂上傳授的知識,更在於它在承載了厚重歷史的前提下,在歲月中沉澱下來的引人深思的智慧。這些智慧潛藏在清華園的各個角落和師生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在其靈秀之氣中長期耳濡目染,人們便會於不知不覺中脫胎換骨,進入一種高素質、高水平、高格調的境界。這正如杜甫詩中所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清華校長梅貽琦說:"大學者,非大樓也,大師之謂也。"的確,大師是清華的靈魂所在,王國維、陳寅恪、林語堂、華羅庚,他們的生活到處閃耀着智慧的火花。哪怕你只捕捉到了其中的星星點點,也可以藉助它讓自己的人生散發出耀眼的光輝。他們學識淵博卻不為學識所累,永不停歇地進行着思考,孕育卓越的理念和偉大的思想;他們淡泊名利,保持着自己獨立的人格和道德操守;他們秉天地之氣而來,將智慧播撒於人間。

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曾說:"智慧--唯一的自由。"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寫道:"智慧,就像天使降臨,舉起鞭子,把犯罪的亞當驅逐出了他的心房。"在當今世界巨富比爾·蓋茨的頭腦中,"我們的每一項新產品的開發,都是運用智慧的結果"。

智慧,是人對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的一種透視、一種反思、一種遠瞻,是人類對世界和自我的一種認識與改造的能力。智慧讓人把握事物的本質和成功的規律,洞悉世間一切現象的本來面目,實現心靈的升華與徹悟,讓人生更加圓滿與幸福。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充滿夢想的年輕人都能有幸來到北大、清華聆聽大師們充滿智慧的教誨,這無疑是所有渴望用智慧來武裝自己的青少年的一大損失。基於此,為了讓大師們的思想和人生哲學得以傳承,也為了讓更多的青少年體會到前輩們的智慧之光,我們精心編寫了本書。書中節選摘錄了富有哲理的演講稿,並為了便於青少年閱讀,在尊重原稿的前提下,對演講稿的原文略作改動,有的地方進行了壓縮和刪減,請青少年讀者能諒解。在其後附上"讀·品·悟"這一板塊,旨在讓青少年能夠更加透徹地領悟大師的人生精髓。在書中,你不但可以聆聽大師們的精彩哲思,而且還可以品味到北大、清華濃郁的人文氣息,學會從容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敗。

真誠地希望此書能幫助青少年們走近這兩所既古老又充滿活力的學府,跟隨着精英們的腳步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人生。讓我們追隨智者的足跡,聆聽智慧流淌的聲音,品味人生的美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