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從煉獄到天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從煉獄到天堂

來自 中國作業網 的圖片

《史鐵生傳:從煉獄到天堂》是趙澤華著書籍,2018年07月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內容

中文名:史鐵生傳:從煉獄到天堂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作者:趙澤華

定價:56元

出版時間:2018年07月

ISBN:9787569501025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以史鐵生的摯友、知青、女性等多重身份,真情回顧了史鐵生多舛而又昂揚的一生,深刻展現了史鐵生人格的光輝與不屈的精神。史鐵生的文字觸動着人的靈魂,猶如一盞明燈,指引着人們去探索生命更深層的意義。相信每一位讀到史鐵生故事的人,都能得到心靈的洗禮與共鳴。[1]

作品序言

他們是溫暖的朋友

文 / 閻綱

他看上去很憔悴,滿臉倦容,備受疾病的折磨,但目光溫暖安詳。

《從煉獄到天堂》,作者趙澤華,她「溫暖的朋友」是史鐵生。

史鐵生,與病痛為伴,淡泊人生,苦苦求索,葆有頑強的生命力,石破天驚,極具有研究的價值。

書作者趙澤華,一個火車軋傷、右腿截肢,高樓倒栽、左臂錯位,死過兩次,終於戰勝死神「在刀尖上跳舞」的編者、作家。

趙澤華研讀了史鐵生的全部作品,有的作品不止讀過一遍。

兩個殘障人作家在零距離的交往中,在共同與生命周旋的過程中結為無話不談的摯友。他們感同身受,做內心深處的交流。

史鐵生走了,趙澤華通過懷念顯現他不死的生命。

她的文字凝重、抒情,飽含着熱淚。

她不盡地嘆惋:「社會只對承受痛苦的人表示同情,惟有對戰勝痛苦和命運的人表示敬意。」「對於那些微笑面對死神的人,死神不過是一個引渡者和使者。」「獨特的文字魅力和悲天憫人的情懷,以輪椅和文學為方舟,泅渡了自己也普度了眾生!」

凡人,必死,又得活着,這是一道生命哲學的尖端命題。人活着,靠的是精神,死了,留下的是精神,死,也得有點精神。

他雖然不能拒絕最殘酷的命運,但仍然可以選擇有尊嚴的生活。

他像一個人被逼到命運的懸崖上,突然發現自己還有一雙可以迎風展開的翅膀。

他越來越不滿足於外世界的偽善和現實主義的模式化,與其說「藝術高於生活」,不如說「藝術異於生活」,因為藝術中有「我心中」的生活,正應了王陽明的一句名言:「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越到後來,史鐵生越是轉身內世界,揭示人的靈魂,解剖一己之私密,在地獄的無邊煎熬中,在人性善與惡、愛與憎、生與死的不同視角的輪番拷問中,忍痛為鮮活的生命問路。

他寧靜得孤獨,受刑般的病痛,孤獨與病痛,是史鐵生世俗地獄裡附加的地獄,他一邊承受雙重地獄,一邊感悟人的心經。

他說:「死神就坐在門外的過道里,坐在幽暗處、凡人看不見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我,不知什麼時候,它就會站起來,對我說,嘿,走吧。我想我大概仍會覺得有些倉促,但不會猶豫,不會拖延。」

死神擄走了史鐵生的生命,無法沒收他的靈魂;靈魂在人們心裡點燃長命燈。

史鐵生貫穿於人格和文品中呼喚精神自由與個性解放的精靈,有如湯顯祖《牡丹亭記題詞》所言:「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在靈與肉的研究課題中,史鐵生的至善至美是一個深刻的存在,也許是他的那難於參透的禪。

書名《 從煉獄到天堂》,題記「你的身體似一座煉獄,而你的靈魂光明如天堂。」善哉!不在煉獄受磨,哪有誠心度化天堂?

作品附識

從幹校返城,我胃底長肉瘤了,術後,閱讀史鐵生「遙遠的」卻近在我們陝西家鄉的「清平灣」,反反覆覆地讀着。我在破老漢和作品裡「我」的身上琢磨民族傳承的意蘊和當下生命存在的方式,不禁淚眼婆娑。我去地壇練功。

地壇,史鐵生靈魂的棲息地。我蹬自行車帶着癌症術後的女兒投身地壇,練郭林功:「吸——呼——呼」,然後尋找史鐵生輪椅雲遊的線路和印痕,似乎那裡就是他想到死又想到生的地方,似乎遠處傳來媽媽喚兒時焦慮不安的音調。

當我想到清平灣也是我的家鄉,想到我去地壇練站樁,陪伴女兒沿着史鐵生輪椅碾過的印跡追問人生、尋求救贖的情景,我勇敢了,終於將寫序的事應承下來。

2016年4月20日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童年的酸甜苦辣

母親為生了那麼個丑東西傷心了好久/ 3

他大概有些早慧,記事的時候是兩歲/ 7

蹣跚着走出屋門,向四周張望/ 9

聽到和看到的世界/ 14

和奶奶在一起的黃金時代/ 18

奶奶的遭遇,始終無法讓他釋懷/ 22

一個致命的秘密/ 26

考上了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29

這一陣子先不要回家/ 36

第二章 遙遠的清平灣

離開北京的那一天/ 41

對於命運的殘酷無情,他渾然不知/ 43

清明節的時候,他病倒了/ 46

在山上放牛的日子/ 49

為了一碗雜麵條/ 55

方圓十幾里,看不到一個人/ 59

只有我和破老漢,沒吃它的肉/ 62

說書的盲人/ 64

他的腿病,多半就是這麼「落」下的/ 67

第三章 二十一歲那一年

坐火車回到北京,已是深夜/ 73

奶奶風燭殘年,真的老了/ 77

命運如上帝,他被選中了/ 82

被父親攙扶着走進醫院/ 86

怎麼得了這麼要命的病啊/ 90

危臥病榻,難有無神論者/ 93

死神的誘惑/ 96

他看到了不幸命運的普遍性/ 100

從此與醫院結下不解之緣/ 106

第四章 身體成了一座禁錮自由的監獄

如果無力衝破黑暗,就只能被無聲吞沒/ 115

母親為了他的工作,跑了八年/ 119

地壇與他,似乎有着宿命般的緣分/ 122

老屋裡的青春年華/ 125

他的成名作《午餐半小時》就誕生在此/ 128

刻骨銘心而無果的初戀/ 131

被刻意忽略的事件/ 134

此時無聲勝有聲/ 140

選擇自殺,並非不熱愛生活/ 142

第五章 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

他看到了光/ 147

必須背負的十字架/ 151

面對命運的不公平,他如何看?/ 153

如耶穌在曠野,繼續接受魔鬼的試煉/ 158

永不放棄的母愛/ 161

他高興得整整一宿沒合眼/ 165

他說,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 168

小說獲獎——母親離開他七年了/ 170

園子裡的車轍和母親的腳印/ 174

第六章 看到苦難的永恆

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 181

這個發現是如此重要/ 186

相信愛才是人類唯一的救助/ 190

以輪椅和文學為方舟,泅渡了自己,也普度眾生/ 195

苦難必須由自己承受/ 205

為不能發聲者發聲/ 210

他是思想上的「領跑者」/ 213

父母的特質,在他的文字里完美結合/ 220

一直生活在透析和死亡的陰影里/ 226

他輕輕地走了,捐獻了全部健康器官/ 236

附 錄

通往哲學的路——讀史鐵生 孫郁/ 245

論史鐵生的文學心魂與精神持念 李建軍/ 260

作者簡介

趙澤華,《三月風》雜誌社原首席編輯、記者,北京市作家協會會員。作品多次入選散文集。《我的夢想》在全國徵文活動中,與史鐵生的文章並列一等獎。著有《堅守生命》,獲「100本優秀圖書獎」。在自媒體發表文章《我的朋友史鐵生》,獲廣泛關注。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1]

參考文獻

  1. 從「煉獄」到「天堂」道客巴巴網,2014-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