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付家莊聖母升天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千圖網 的圖片

付家莊聖母升天堂進教史不詳。當年教友居住較少,也沒村名,因距郝家寨較近,初立郝家寨會。由於教友逐年發展,遷居較多,又因傅姓人居住的早,後改郝家寨會為傅家莊會。

本會傅、李、賈等姓教友較多。從多姓教友群居成村推測,他們來自多處,如李姓原籍「站馬」會,盧姓原籍扶風「盧家會」。

建堂歷史

文革浩劫運動破壞的聖堂碑上記載:原堂「光緒七年(1877)創建」。以此證明本會教史悠久。周、戶各會原無堂之先,就已有了傅家莊堂。1900年後胡定邦神父於周、戶興建十餘座大堂時,根據其村教友之發展欲另建大堂,但念其教堂建築不久,拆毀可惜,故繼續留用。

「光緒七年創建」之堂碑石,筆者照有像留存,但大堂建後,此殘碑石名存實亡。原堂五間,周圍有遊廊,神父住房三間大瓦房,修女住房八間大瓦房,學校五間,堂院地皮十二畝,耕地本會36畝,供會中使用,另有14畝地,供修會使用。1950年「土改」中被充公。

民國三十年(1941), 聖心修女會(也稱「黑會」)遷此居住,雖然會院後遷居,但首任院長王文清留居養老。在文革浩劫中,院長遭受迫害,於1974年身殘死亡,安葬在邊緣村地。1980年教會復興後,會院和本會遷葬立碑紀念。

彌撒時間

平日:18:00 主日:7:00

教堂現況

1989年戶縣、鄉、村批地1.98畝,實占3.6畝地皮。1986年宗長風神父任本堂神父倡導教友重建大堂九間,跨度14.25米,3.3米間口,堂深28.8米,向東,仍奉「聖母升天」為主保,面高27米。

建堂期間,本會教友每人捐50元,王志超神父捐助兩萬元,楊恆輝、宗長風兩位神父捐巨款,其他會協助捐款,共投資二十餘萬元,內外裝修,電器安裝,吊頂,做跪凳等,一次成型(當年小麥市斤0.6元)。

1980年教會復興,首任本堂吳養直神父,1986年宗長風神父接任,1993年張雄風接任本堂,1997年李孝悌接任本堂至今。2017年底教堂祝聖。

教堂的產生

基督教被正式承認之前,任何公開的祈禱和傳教活動都是不可能的。於是,早期基督教的宗教儀式和活動都是採取名副其實的「地下活動」。在秘密開挖的地道內,安放一張特製的長桌作為會議之用。地道的兩側壁上,挖出一個個的穴龕,裡面刻畫着粗拙的聖像作為信徒們膜拜的對象。由於怕教外的敵視者發現,這些聖像和聖經故事都採用象徵的手法。如陽光代表上帝,鴿子橄欖枝代表和平、幸福;牧童象徵耶穌,一群羔羊象徵人民,並以此代表耶穌愛人民;一個孩子在洗澡象徵皈依基督教的新教徒正在舉行洗禮[1]儀式;這種地下的穴龕盛行於公元1世紀到公元4世紀初葉,是基督教最早的教堂建築形式。

從公元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頒布了著名的「米蘭敕令」[2],使基督教取得了國教地位,在此之後,地下的穴龕活動終止停止了,地面的基督教教堂建築開始出現。

參考文獻

  1. 基督教洗禮的意義,新浪博客,2010-05-31
  2. 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敕令》,基督教的新紀元,個人圖書館,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