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仙女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仙女鎮 [ 仙女鎮位於古城揚州東郊,是江都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北依寧啟鐵路,南臨長江,"京滬"高速、"寧通"高速交匯於此,328國道穿境而過。轄區總面積140.38平方公里,總人口23.6萬,下轄43個行政村、19個社區。 2018年10月,2018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榜單公布,仙女鎮排第73名。 20121210161343992.jpg 原圖鏈接] 圖片來源於武隆在線網

基本介紹

仙女鎮位於古城揚州東郊,是江都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北依寧啟鐵路,南臨長江,"京滬"高速、"寧通"高速交匯於此,328國道穿境而過。轄區總面積140.38平方公里,總人口23.6萬,下轄43個行政村、19個社區。

歷史沿革

江都鎮漢朝時名蔡家莊,元朝時稱黃塘,明末清初始稱仙女鎮。《後漢書郡國志》等史籍載有杜康二女在此得道升仙的傳說,"仙女廟"因此而得名。一度時期,成為蘇北最大的木材集散地和著名米市。仙女廟大聖廟禹王宮等建築聞名遐邇。

1966年,仙女廟、龍川、七閘三鎮合併,改名為江都鎮,1994年7月,江都縣撤縣設市,江都鎮為市直屬鎮。1995年3月,正誼鄉境內4個村劃入;2000年4月,原磚橋鎮整區劃歸江都鎮;2001年9月,原張綱鎮併入江都鎮,2005年5月,雙溝鎮併入仙女鎮,更名為現在的仙女鎮。

從此,仙女鎮為江都市、揚州市乃至蘇中地區第一大鎮。

1988年7月被省政府批准為對外開放重點工業衛星鎮,同年被省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1992年被評為蘇中綜合實力50優鄉鎮,1994年以後又被命名為蘇中百強鎮,江蘇省科技先進鎮、文化先進鎮、衛生鎮、安全鎮。2001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江蘇省文明鎮"。

曾先後榮獲江蘇省文明鎮、衛生鎮、科技先進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綜合經濟實力百強鎮、全國農村城鎮綜合發展「千強鎮」等榮譽稱號。2005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668元。

江都鎮是江都市城關鎮,農業的發展緊緊圍繞城郊農業特色,以農民增收為目標,農業園區建設為載體,着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強力推進招商引資,逐步形成了以糧食、蔬菜、花木、特水、奶牛為主體的富有城郊農業特色的產業格局。

2003年全鎮實現了農業產值28000萬元,其中:種植業3000萬元,多種經營25000萬元,花木種植12900畝,蔬菜種植9000畝,特水養殖2500畝,糧食、油菜3000木,奶牛飼養130頭,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600元,完成農業招商引資2595萬元,創建農業科技師範園4個。其中:現代花木產業園為國家級農業園區。;[1]

城郊農業特色明顯

江都鎮地處城郊,人多地少,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着力調整結構,發展蔬菜、花木、特水、奶牛等農業產業。

糧食

全鎮現有糧食麵積3000畝,其中:種植三麥10000畝、油菜13600畝,水稻3000畝,年收三麥2500噸,油菜籽1800噸,水稻15000噸。

蔬菜

城區周邊村重點發展蔬菜產業,積極實施「菜籃子」工程。採用大棚覆蓋、反季節栽培、無公害生產,保證城區蔬菜的供應,全鎮蔬菜面積達9000畝,設施栽培15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1000畝,創無公害蔬菜品牌4個。

花木

江都花木始於唐,盛於清,種植歷史悠久,近年來,該鎮緊緊抓住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機遇,調整結構,大力發展花木生產,到2003年底,花木種植面積已達12900畝,種植戶2486戶,其中吸引科研院所和鎮外花卉苗木種植戶來本鎮投資17戶,面積3894畝,全鎮現有花木營銷經紀人320人,擁有三級資質以上的花木工程施工單位13家,2003年全鎮銷售花卉苗木1100萬株,盆景、盆花120萬盆,鮮切花200萬支,創產值3400萬元。

水產

江都鎮南臨長江,水源充足,水質清新,近年來沿江地帶農業結構調整不斷取得實效,現已開發特種水產養殖2500畝,從事特水養殖近百戶。其中,對江淮採用圍網、攔網、網箱等集約化養殖技術、開發特種水產養殖,既可充分利用灘涂資源,開拓新的養殖領域,為水產發展增添後勁,又能提升水產品質,增加經濟效益,為水產品出品創匯打下基礎。

奶牛

2001年3月,由私營業主高寧創建銀河生態農業園——奶牛養殖基地,占地面積500畝,投資500萬元,建成環保、有機、生態、休閒觀光園,實施奶牛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生產,現已養殖奶牛130頭,揚州旺高牌鮮奶、酸奶已於9月10日進入市場銷售。;[2]

園區建設初具規模

近年來,江都鎮花木生產緊緊圍繞「應用新技術、培育新品種、運作新機制、培訓新農民」的發展思路,狠抓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創辦花木產業園區,為有志於從事花木事業發展的社會人士提供了創業的平台和載體。

江都現代花木產業園位於江都城區東郊,南至寧通一級公路,西至京滬高速公路,北至328國道,東鄰宜陵鎮。園區規劃面積1.2萬畝,計劃分三期投資5000萬元,把園區建成「新品種引進園,新技術推廣園,新知識培訓園,新產品展示園,生態觀光園」。

園區現已完成一、二期工程,流轉土地6000畝,由江蘇省林科院、南京林業大學、揚州大學農學院、揚州市林業站、揚州雅典娜園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香港建得公、省計經委蘇創公司、淮陰飛宏公司、高郵市農科所、江都紅楓公司等20多個單位和本地大戶承包栽植花木。

主要品種有:金枝垂柳、落羽杉、雜交馬卦木、烏桕、海棠、紅楓、深山含笑、樂昌含笑、月季、廣玉蘭、香樟、桂花等30多個花木新品種,應用花木生產新技術多項。園區建設已吸引「四資」投入近4000萬元,重點項目花木研究所綜合樓、龍川盆景藝苑已建成;高爾夫球訓練場、垂釣中心、良種奶牛繁育場等項目正在建設之中。本地農民進園打工收入已近200萬元。

在現代花木產業園區成功舉辦了江都市第一、二屆花卉節及省揚州市盆景藝術展,順利通過了國家首批農業旅遊示範點的經驗收,申報國家AA級風景旅遊區正在進行之中。

澳大利亞客商還慕名攝製了花木專題紀錄片在世界發行,為江都農業專向市場開闢了廣闊的空間,江都現代花木產業園先後被農業部評為「國家農業生態科技示範園」,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評為「農業標準化示範園」,國家開發辦公室評為「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及「江蘇省農業科技示範園」等。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

近年來,該鎮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及現代花木產業園的輻射拉動作用,結合實際,制定引資優惠約策,採用多種途徑,全力招商引資,先後吸引國家、省、市、農業項目資金1500餘萬元,工商、民間資本4000多萬元,農業外資6.8萬美元。

全鎮吸引民資投入農業5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25個,其中:100萬元以上項目15個,外資台商揚州揚林生態觀光農業有限公司6.8萬美元到帳,台商李傳詢投資200萬元種植台灣甜柿、金蜜棗項目落戶花木園區。

農業服務體系健全

江都鎮農業農機推廣服務中心是全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的專業機構,下設農業科技推廣站、多種經營綜合服務站、農業機械推廣服務站,以及水利站、畜牧獸醫站,擁有從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的各類中高級技術人員近百名,可為全鎮農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服務保障。

先後成立了農機、小刀手、花木、乳品四個專業協會,定期活動,互同信息,技術交流,資源共享,充分發揮了民間組織的協調和橋樑紐帶作用,推動了行業的發展。

工業發展情況

仙女鎮工業經濟起步較高,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工業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已成為全鎮經濟的重要支柱。近幾年來,通過不斷優化調整,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格局,分為冶金鑄造、電力電纜、機械化工、汽車造船、服裝羽絨、輕工電子、發電設備等行業,擁有大小工業企業近1500家,其中千萬元以上企業近150家,億元以上企業15家,江蘇誠德鋼管集團成為江都市首家超10億元的特大型企業。

2004年,全鎮實現經濟總量60億元,同比增長23%,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8億元,同比增長20%,列全市第一位,在揚州市也名列前茅;完成財政收入5200萬元,增長14%,固定資產投資7億元,增長100%。

仙女鎮無論經濟總量還是工業經濟規模,均位於揚州市各鄉鎮前列。為謀求更大、更快、更好的發展,仙女鎮黨委、政府提出了"苦幹三五年,跨江趕蘇南"的戰略目標,工業經濟肩負着這一重大使命,05年爭取實現160億元,為全鎮2008年經濟達四百億總目標的如期實現作出新的貢獻。

花木園藝

江都——長江三角洲一顆璀璨的明珠,她是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的「中國花木之鄉」,連續四屆榮獲「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稱號。

江都的花卉業歷史悠久,特別是經過最近這十年的快速發展,全市花木面積達10萬畝,年產盆花盆景1000萬盆,如今花卉已成為江都的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

為了進一步彰顯花鄉風采,倡導愛花風尚,引導賞花潮流,與花卉界同行交流種花技藝,共同辟花卉市場,促進花卉發展,推介江都的投資環境,提升江都城市形象,打造濱江綠都,富民花園,推動江都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江都市人展政府2003年10月-12日成功的舉辦了中國江都首屆花卉節,2004年4月19日中國江都第二屆花卉地又在雅典娜隆重開幕。

兩屆花卉節共有15個省市、3個國家、地區,130多個企業參加,前來參觀、考察都共達5萬多人次,盛況空前,真正達到了以花為媒,以花會友,以花興業,以花富民。

榮譽記錄

2018年10月,2018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榜單公布,仙女鎮排第73名。

相關視頻

仙女鎮:鬧市區驚現「黃土高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