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仙翁山國家森林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仙翁山國家森林公園 仙翁山國家森林(地質)公園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東南麓,湯旺河下游。東經129°14´10"-129°29´20"、北緯47°03´05"-47°08´37",距南岔區約10公里,總占地面積10555公頃(包括:岩石原始森林和四塊石抗聯遺址),其中:地質公園占地面積10347公頃。屬於中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豐沛,空氣濕潤。 這裡的神奇隨處可見:繞過黑風口,到仙翁峰背後就可看到石壁上一道寬約1米,深約5米,垂直約30米的石縫,猶如劍劈而成,遊人謂之"劍道";出黑風口, 沿山崖下的步道有一棵碗口粗的柞樹,在距地面1米高處成75度角向下彎曲,約0.8米處被一石塊擠壓後又成75度角,向上直生,仿佛重生的大樹,充滿了對 生命的希冀,人們叫它"再生樹";"破岩松"的樹根扎在岩石之中,與岩石融為一體,看不到根與岩的分離,據考證,岩石形成于海西運動時期,而此樹不過幾百 年;從天渠下來,可到達"拜神台",台前崖壁上生着一棵紅松,僅靠石壁扶搖直上,有人說這棵松樹是山神的筆,這石是山神的印;也有人說這松樹是迎客松,這 石是石屏鏡,石崖下有一塊百米見方的平地,傳說滿族的祖先完顏氏曾兩次到此朝拜。 每當春天來臨,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在陽光下閃耀着春風賦予的光彩,景區內奇峰異石、古松蒼翠,萬物在晴空下自由生息,叫人不禁感嘆,仙翁山不愧是可與春天結緣的地方。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仙翁山國家森林公園

地理位置 黑龍江省東北部

占地面積 10347公頃


景點級別 地質科普及度假的重點旅遊開發區

著名景點 石宮聖境、幽谷天音、密林仙蹤

海拔高度 200—500米之間

自然環境

公園自然環境優美,森林植被茂盛,生態群落穩定,各種類型的地質遺蹟和自然環境保護良好,基本保持了原始的秀美山川和奇異景觀。仙翁山森林公園是伊春市僅有的集石、樹、崖、壁、洞、岩、花、草、藤、果、藥、水於一體的巨大自然博物館。它景觀集中,一年四季風景如畫,旅遊文化內涵豐富,已經被伊春市旅遊委員會確定為地質科普及度假的重點旅遊開發區


兩大景區

仙翁山國家森林公園按山勢地形分為前後兩大景區:前景區由仙翁得意、登崖忘憂、杜鵑啼情、神龜越澗四個景群構成;後景區由石宮聖境、幽谷天音、密林仙蹤三個景群構成。

本段景觀

仙翁山國家森林(地質)公園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東南麓,湯旺河下游。東經129°14´10"-129°29´20"、北緯47°03´05"-47°08´37",距南岔區約10公里,總占地面積10555公頃(包括:岩石原始森林和四塊石抗聯遺址),其中:地質公園占地面積10347公頃。仙翁山屬低山丘陵區,平均海拔高度在200-500米之間。仙翁山地質地貌遺蹟類型齊全,發育典型,成因複雜,景觀奇特。遺蹟資源與生態景觀資源豐富,保留着原始的地質地貌景觀和生態群落與物種多樣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保護,科普與科學研究價值。

公園內景觀由130多處各具特色與神韻的景觀組成,構成一幅景觀各異、情趣盎然的石景畫卷。

仙翁得意景群有

仙翁峰、野狼峪、玉筆峰、佛掌岩、拜神台、天碑、天渠、破岩松等景點。


登崖忘憂景群有

靈猴、忘憂崖、虎跳峰、盤龍石景點。杜鵑啼情景群有:杜鵑嶺、情侶峰。

神龜越澗景群有

神龜峰、駱駝峰、靈蛇洞、擎天柱、雙石門、佛抱熊、熊王殿景點。

石宮聖境景群有

思過崖、青龍殿、仙人居、神道、神鵰、羅漢岩、通神口、聚仙閣、望秀峰景點。

幽谷天音景群有

回音廊、赤壁、長壽閣、壽星石、塔林。

密林仙蹤景群有

龍頭峰、龍爪松、百仙一面等。

站在情侶峰頂東望,兩河可觀賞到一路雙河景觀,從北直線而下的是湯旺河,從西而來的是永翠河,一大一小,水波相映,十分和諧優美。

仙翁山的霧海也堪稱一大景觀,每年秋季,由於永翠河與湯旺河潮氣上升,形成霧海,蔚為壯觀,雲霧繚繞、截峰斷嶺,與山石結合,不是黃山,勝似黃山,被人們賦予"北國黃山"的美譽。

地質環境

仙翁山國家森林(地質)公園生態資源十分豐富。原始林相是針闊混交林。主要樹種有紅松落葉松、雲冷杉、樟子松、水曲柳、黃菠蘿、胡桃楸、樺樹、柞樹、色樹、椴樹、楊樹等10多種。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 有紫貂,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有黑熊、猞猁、馬鹿等,屬省級地方保護動物的有貉、野豬、松鼠、刺蝟等,其它非保護動物有10種。鳥類有16目41科198種,夏候鳥115種,冬候鳥類8種,旅鳥39種,留鳥36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鳥類有5種,屬國家保護的鳥類有23種。常見種有杜鵑、樹麻雀等;稀有種有黃眉柳鶯、灰棕鳥、喜鵲、綠鴨頭、金腰燕等。野生植物有猴腿兒、刺嫩芽等山野菜,松香、松針等芳香植物,五味子、金蓮花、黃芩等藥用植物,獼猴桃、山葡萄飲料植物,小葉樟、野豌豆等飼用植物五大類。因此,仙翁山國家森林公園可稱是"自然博物館",為旅遊者提供了絕妙的回歸自然之人間。

[1]

公園美食

烤全兔

兔子肉算是山珍中既美味又便宜的菜品,伊春菜中以兔為主的還真是不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這道烤全兔。肉質鮮嫩,香味撲鼻,伊春比較景點內,活市區里比較好的飯館都有,通常60元左右一隻,夠4-6人吃。如果人比較少,也可以要求要半隻。

狍肉燴蘿蔔

狍肉燴蘿蔔是伊春當地的特色名菜。狍子肉本身營養豐富,但如果烹飪不當,就會有動物異味,所以家常菜中很少有人嘗試,既是當地人,如果要吃狍子肉也多是到飯店。伊春的狍肉燉蘿蔔,不但好吃,而且具有益氣補血的藥用作用,50元左右一大碗,雖然不便宜,不過此等特色,值得一嘗噢!

黃花菜蘑菇湯

黃花菜又名忘憂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味鮮質嫩,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C、鈣、胡蘿蔔素、氨基酸等養分。黃花菜性味甘涼,有止血消炎、清熱明目等功效,常與黑木耳、蘑菇等菜配搭同烹,也可與蛋、雞、肉等做湯吃或炒食。

但鮮黃花菜中含有一種"秋水仙鹼"的物質,它本身雖無毒,但經過腸胃道的吸收,在體內氧化為"二秋水仙鹼",則具有較大的毒性。所以在食用時,每次不要多吃。另外,由於鮮黃花菜的有毒成份在高溫60度時可減弱或消失,食用時,也可先將鮮黃花菜用開水焯過,再用清水浸泡2個小時以上,撈出用水洗淨後再進行食用。

蜜汁鹿肉

鹿肉是高極野味,肉質細嫩、味道美、瘦肉多,可烹製多種菜餚,蜜汁鹿肉是伊春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特色菜。鹿肉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無機鹽和一定量的維生素,易於被人體吸收。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鹿肉具有補益腎氣的功效,為所有肉類之首,對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神經系統有良好的調節作用。

伊春當地幾乎各家餐館都吃得到鹿肉,吃法也各不相同,有燒烤,有燉、也有紅燒等,平均45元左右每盤。

人參石膏雞肉湯

人參石膏雞肉湯是伊春特色菜之一,因當地盛產野味,因此人參、肉桂等選料方便實惠,且質量容易保障。伊春大小餐館都可品嘗,25元左右一碗。具有清熱去火等功效。

但飲用本湯之時,不宜食用蘿蔔,以免影響人參之藥力;另,糖尿病患者亦不宜飲用本湯。

特色燜貓肉

一說到吃,很多人都是談"貓"變色,認為吃貓會有失風化,會有報應,也有人稱"貓肉酸",其實不然,伊春的特色菜里就有這麼一道燜貓肉,口感跟兔子差不多,一樣香噴噴,輔助一些山菇、木耳、野菜,如果不是事先說好,基本吃不出是貓肉。伊春當地有多家餐館都有此菜,30元左右一盆,裡面有半隻貓的樣子,有興趣的遊客不妨一試。

風味山野菜

山野菜長期生長繁衍在自然環境中,具有未受污染的優越性。伊春山野菜,具有質地新鮮、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等特點,含有大量人體需要的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A、B1、B2、C、D、E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當地各大小餐館都吃得到,15元左右一盤。山野菜主要有黃花菜、蕨菜等,對於從來沒吃過的人來說,很值得一試。

香炸鵪鶉

鵪鶉肉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是極好的營養補品,有動物"人參"之稱。據本草綱目記載:鵪鶉肉能"朴五臟,益中續氣,實筋骨,耐寒暑,消結熱"。香炸鵪鶉在伊春當地非常著名,大小餐館都有,平均10元左右一隻,也有論盤收費60元左右一盤。

早年間,還能吃到野生的鵪鶉,隨着野生動物的狩獵過度,飯店裡的鵪鶉多為人工飼養,也有少數飯店用飛龍代替鵪鶉食用。飛龍雖然肉質、營養更勝鵪鶉,但已被列入國家保護動物之列,慎重為宜。

旅遊指南

1. 哈爾濱市內駕車方案

詳情

1. 沿環島行駛90米,在第2個出口,右轉進入鶴佳高速公路

2. 沿鶴佳高速公路行駛35.0公里,直行進入G201

全路段收費

3. 沿G201行駛11.4公里,稍向左轉進入S204

4. 沿S204行駛78.5公里,左轉進入X144

5. 沿X144行駛2.3公里,右轉

6. 伊春市內駕車方案

7 行駛1.6公里,右轉進入X144

8 沿X144行駛36.9公里,右轉

9 行駛9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右側)

南岔森林公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