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仟打基督教教堂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仟打基督教教堂遺址位於五指山市番陽鎮番陽村委會仟打村內。

番陽鎮是操杞、侾方言的黎族聚居區。1930年至1940年間,基督教在該地區傳播、發展。1930年,美國牧師黃生括和國內傳教士王保田、王保川、林日波等由白沙峒黎族人王交良引路來到番陽仟打村設點傳教。一年多後發展到整個番陽地區操杞方言的黎族村莊,1932年後又發展到鄰近的毛道地區幾個操杞方言的黎族村寨。

他們在這些地區建教堂辦經文學習班,吸收信徒,用海南漢語教信徒識字、念經文、算術、唱歌等。他們還使用牛痘疫苗結合當地草藥為黎族民眾防治天花病。1939年日軍侵瓊,國民黨軍政機關退到番陽,日軍戰機對該地區轟炸,教堂被毀,傳教士撤出番陽,基督教因此走向衰退。基督教在番陽的傳播,對該地區經濟、文化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乘車路線:在五指山市區乘五指山—樂東等班車,在番陽鎮下車,步行可到;或乘其他交通工具可到。

基督教

基督教是對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各教派統稱,亦稱基督宗教。公元1世紀,發源於羅馬的巴勒斯坦[1](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地區)。它建立的根基是耶穌基督的誕生、傳道、死亡與復活。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較小教派。

基督教信仰以耶穌基督為中心,以聖經為藍本,核心思想是福音[2],即上帝耶穌基督的救恩,充分彰顯了上帝對全人類和整個宇宙舍己無私的大愛。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耶穌基督)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