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代東武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代東武吟》是南朝宋文學家、詩人鮑照創作的一首樂府詩。此詩以一個老兵的自述,寫出漢代一個有功軍人老來還家的困苦境遇以及他的怨恨和希冀,從而反映出漢代兵役的繁重和征夫戍卒的不幸遭遇。此詩先着重描繪老兵長期轉戰南北、備嘗艱辛的經歷;後寫老兵年老被遺棄的困苦境遇和內心的怨恨憤遞;最後四句用晉文公和田子方的故事,表明自己的希望,含有諷諫之意。全詩通篇皆為主人公自述,從往昔敘起,以時間為序,顯得平順,如話家常,親切感人。

代東武吟

主人且勿喧,賤子歌一言。

仆本寒鄉士,出身蒙漢恩。

始隨張校尉,召募到河源。

後逐李輕車,追虜出塞垣。

密途亘萬里,寧歲猶七奔。

肌力盡鞍甲,心思歷涼溫。

將軍既下世,部曲亦罕存。

時事一朝異,孤績誰復論。

少壯辭家去,窮老還入門。

腰鐮刈葵藿,倚杖牧雞豚。

昔如鞲上鷹,今似檻中猿。

徒結千載恨,空負百年怨。

棄席思君幄,疲馬戀君軒。

願垂晉主惠,不愧田子魂。

詞句注釋

東武吟:本為齊地歌曲名。東武,古地名,在今山東諸城市一帶。

喧:喧譁。

賤子:老兵自謙的稱呼,猶後來稱"鄙人"。

仆:自謙之稱。


蒙漢恩:承蒙漢室的恩澤。

張校尉:西漢張騫,曾以校尉的官職從大將軍出擊匈奴。《漢書》有傳。

召募:這裡指應募從軍。河源:河之源。張騫後來曾探查河源,但和出擊匈奴是兩回事。這裡用來表示走得很遠。

"後逐"二句:以後又跟隨輕車將軍李蔡追擊匈奴直到邊關。逐,跟隨、追隨。李輕車,漢輕車將軍李蔡,漢飛將軍李廣從弟,對匈奴作戰有功。虜,指匈奴軍隊。塞垣(yuán),邊關,泛指邊塞地區。

"密塗"二句:意為就是最近的路也走了萬里,就是最安寧的年代也得多次奔波。塗,同"途"。密塗,近路。亘,綿延之意。寧歲,安寧的年頭。

七奔,指多次奔命。用《左傳》成語:《左傳·成公七年》:"吳始伐楚。子重、子反於是乎一歲七奔命。"

肌力:肌肉和氣力,這裡指體力。

歷涼溫:經歷寒暑。

下世:去世。

部曲:漢代軍隊編制的名稱,這裡指士兵。《漢書·李廣傳》顏師古注引《續漢書·百官志》雲:"將軍領軍,皆有部曲。大將軍營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軍候一人。

"罕:稀少。

孤績:屬於個人的功績。

"腰鐮"二句:腰間插着鐮刀去割葵藿,拄着拐杖去放雞放豬。刈(yì),割。

葵,一種植物,可食用。藿(huò),豆葉。豚(tún),小豬。

鞲(gōu)上鷹:打獵用鷹,鷹立在上。這裡是用構上鷹比喻老兵昔日的勇武。鞲,皮革做的臂衣。

檻(jiàn):獸的籠柵。

徒:空。

結:鬱結。

"棄席"句:用晉文公事。據《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載,晉文公重耳流亡二十年,在終於可以返國為君時,要拋棄流亡時用過的籩豆、席蓐,怠慢患難與共的有功隨從。大臣咎犯勸諫,文公方止。

幄(wò):帳幕。

"疲馬"句:用田子方事。據《韓詩外傳》卷八載,戰國時魏人田子方見老馬被棄於路,"曰:'少盡其力而老棄其身,仁者不為也。'束帛而贖之"。軒,車駕。

"願垂"二句:希望君王不忘舊臣。

晉主,指晉文公。田子魂,田子方的魂靈。一說"魂"通"雲",指田子方講的話。

白話譯文

主人暫且莫要喧譁,聽聽賤子唱上一言。

我本來自寒鄉之士,出身蒙受漢家恩典。

開始追隨張騫校尉,響應召募來到河源。

後來跟着輕車李蔡,追逐敵寇走遍邊關。

近路還能綿亘萬里,安寧年歲就要七奔。

征戰當中體力耗盡,殫精竭慮經歷涼溫。

將軍已經不在人世,部將也已罕有活存。

而今時事一朝變異,獨有功績誰還理論?

年輕時候辭家出行,如今窮老回到家門。

腰帶鐮刀收割葵藿,手柱拐杖放牧雞豚。

昔日好像上雄鷹,今天恰似檻中之猿。

徒結千載難言之恨,空抱百年不盡遺怨。

被棄席蓐思戀君帳,老馬懷念君主華軒

希望賜予晉主恩惠,莫要愧對田子精魂。

創作背景

鮑照一生潦倒,卻心繫國家命運。此詩為作者假託一個漢代有功老兵的口吻,諷諫當時的君主不要拋棄有功之人,應為影射當時名將檀道濟的悲慘遭遇。檀道濟於元嘉八年(431年)參加元嘉北伐,救援滑台未果,被宋文帝視為養寇自重。元嘉十三年(436年),檀道濟終為宋文帝所害。鮑照當是有感於此,故擬樂府古題而作。

作品鑑賞

這首詩最富漢樂府神韻,與漢代民歌《十五從軍征》立意、構思頗有相同之處。

詩寫一個少小離家從軍、窮老退伍回鄉的老兵自述其一生的坎坷經歷,控訴了統治者的刻薄寡思,但仍表現出了愛國主義的精神。"主人"二句開場引出主人公老兵。由他自稱"賤子"可見他身份之低賤這將與他自敘其"孤績"的英雄形象形成對比,是一伏筆。下面全部是老兵的自述,又可分三層。"仆本"以下十四句寫其從軍情形,極力描寫其戰績,突出其英武形象。"少壯"以下八句寫其回鄉後情景,突出其"窮老"。"少壯"二句承上啟下。"少壯"句總上,"窮老"句啟下,"少壯"與"窮老"四句是其一生概括。"上鷹"與"檻中猿"兩個比喻,生動形象,飽含辛酸與感慨,是對生命"窮老"的無可奈何的嘆惜,令人同情,催人下淚。"棄席"四句用典故再點醒主題,反覆說明對老之已至、不能報國的痛惋。

這首詩構思用自述,別出心裁,多用比喻、典故,委婉曲達,人物形象刻畫豐富飽滿,鮮明突出。全詩平敘始終,老兵一生瞭然,雖用了比喻和典故,總的說來,如話家常,親切感人,在鮑照樂府中自樹一幟。

名家點評

杭州師範大學古代文學與文獻研究中心研究員許菊芳:這首詩是南朝詩人鮑照邊塞詩的又一佳作。詩作以一位老兵的敘事視角,講述了他一生征戰塞外的艱苦經歷和回鄉後有功不獲賞的悲怨心情。此詩描寫生動,語言勁峭,音調響亮,與唐代王維《老將行》有異曲同工之妙。

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沈文凡:本篇以自述的口氣,敘寫了一個漢代有功軍人早年征戰疆場的不凡經歷,及晚年回家後的困窘處境,並表達了他的怨恨和希望。詩的前半部分追敘往日軍功。"將軍"四句承前啟後,始敘現在。其下就是他對困境的敘述及對現在處境的抱怨。少壯時離家而去,如今到了窮老之時才回到家中;儘管身體早已衰老,還得參加田間勞作。想起過去如上雄鷹一樣英姿勃勃,而今卻像關在柵欄中的猿猴一樣無可奈何,這怎麼不讓他心生怨恨呢?由此他希望當今的皇上能夠念其往昔之軍功,加以憐恤。本詩對比強烈,情感深摯悲壯,形象地刻畫了一位老軍人暮年時的悲慘情狀,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同時對後世以邊塞為題材的詩歌創作也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

作者簡介

鮑照(414-466年),字明遠,東海(今江蘇漣水北)人,出身貧寒。元嘉十六年(439年),為了謀求官職而去謁見臨川王劉義慶,獻詩言志,獲得賞識,被任為國侍郎,到江州任刺史。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因劉義慶病逝而失職在家閒居,歷任中書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大明五年(461年),任臨海王劉子頊的前軍參軍,故世稱"鮑參軍"。後晉安王劉子勛與宋明帝爭奪皇位,劉子頊舉兵響應,兵敗,鮑照也為亂軍所殺。擅長七言歌行,語言勁健,感情充沛,形象鮮明,發展了七言詩歌,對唐代李白、高適等人的創作有一定影響。今存《鮑參軍集》。[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