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代爾修道院位於一座古城北側的山頂,過去要走五公里的路,還要爬1800個台階,雖然辛苦,但還是值得的。沿着岩石上開鑿出來的梯形盤山道拾級而上,須爬1800個台階,途中怪石林立,兩側隆峰峭壁。

修道院是佩特拉規模僅次於卡茲尼的建築,是那霸田人沿山劈鑿而成的一座神殿或皇家墓室,在羅馬和拜占庭時期被作為修道院,正面寬50米,高45米,前面有8根巨大石柱,是佩特拉最大的石鑿建築。高地另一段陡峭的山路通往阿塔夫山脊,在一片人造的高地上有兩方尖碑。

也許就是看中它遠離凡俗的城市,正好靜心修行吧。對遊客來說,修道院也是佩特拉看日出的最佳地點,不過必須一大早出發才看得到。

目錄

基督教建築

初期基督教建築反映了當時一些奴隸和貧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現在紀念死者、寄託對來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於1~2世紀開始流傳。羅馬帝國於313年頒布《米蘭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後,教堂建築逐漸發展起來,羅馬一地就有30餘座。5 至 10 世紀西歐的基督教建築,主要的類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羅馬建築作為禮拜儀式之用,沒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將羅馬的巴西利卡改為教堂。教堂平面有圓形和多邊形的。

教會規定:聖壇必須在東端,大門朝西。聖壇為半圓形穹頂所覆蓋,聖壇前設祭壇,祭壇前又增建一橫翼,比較短;與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長十字形平面,稱為拉丁十字,象徵基督受難。一般在巴西利卡前還有一個三面有圍廊的前庭,中央設洗禮池。獨立的鐘樓位於教堂一側,形成完整的群體。這種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歐中世紀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實例是羅馬聖彼得教堂。

參考文獻

  1. 早期基督教美術,豆丁網,2012-08-06
  2. 教堂建築風格簡簡史,搜狐,201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