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代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代糖

「代糖」食品,食品的特點是不加糖(如:白糖砂糖蔗糖葡萄糖等),而以代糖(Sugar substitute)代替,使食品同樣有甜味,食品的包裝上通常標示着「無糖」(Sugarless或Sugar free、No Sugar added或Artificial sweeten等),讓您既可以享受美食又能「甜得很健康」。

基本內容

中文名:代糖

食品:「代糖」食品

特點:不加糖而以代糖(Sugarsubsitute)代替

外文名:Sugarsubstitute,sweetener

作用:使食品同樣有甜味

分為:甜味劑(可產生熱量)、非營養性的甜味劑(無熱量)兩大類

簡介

愛吃甜食又怕胖是許多人的煩惱,尤其是女性朋友更是對「甜點」愛不釋手,而過多的熱量卻造成了身體的負擔,因此近來市面上已出現了一些所謂的「代糖」食品,這些食品的特點是不加糖(如:白糖、砂糖、蔗糖、葡萄糖等),而以代糖(Sugarsubsitute)代替,使食品同樣有甜味,食品的包裝上通常標示着「無糖」(Sugarless或Sugar free、No Sugar added或Artificial sweeten等),讓您既可以享受美食又能「甜得很健康」。

代糖的種類很多,根據產生熱量與否,一般可分為營養性的甜味劑(可產生熱量)及非營養性的甜味劑(無熱量)兩大類。以下我們就這兩類代糖中常見的幾種成份做一介紹:

營養性

也就是食用後會產生熱量的代糖,但每公克產生的熱量較蔗糖低。

山梨醇(Sorbitol):一八七二年由藍莓中提煉出來,目前工業上可以從葡萄糖裂解氫化得到,為白色結晶狀,甜味大約是蔗糖的一半,一公克可產生三大卡的熱量。由於它含在口中會有清涼感,且不會引起蛀牙,所以常被用於製作口香糖或無糖糖果。

甘露醇(mannitol):一八○六年被分離出來,亞洲有一些棕色海草中便富含此種成份,它呈現白色結晶狀,甜度約為蔗糖的百分之七十,一公克可產生二大卡的熱量,常用於製造無糖糖果或果醬等。

木糖醇(xylitol):一八九一年由木糖(xylose)氫化而得,自然界存在於蔬菜中,目前食品工業上亦可從半纖維素(hemicellulose)合成,甜度是蔗糖的百分之九十左右,一公克可產生一大卡的熱量。由於它和山梨醇一樣具有清涼的效果,因此也常用於糖果、口香糖或清涼含片的製造。

非營養性

非營養性甜味劑又分為人工合成與天然兩種,而其中天然非營養型甜味劑日益受到重視,成為甜味劑的發展趨勢。

甜菊糖(Stevia sugar):甜菊糖亦稱甜菊糖苷,其成分的提取是通過將其干葉浸泡在水中,過濾將液體與 葉、莖分離,進一步利用水或食品級酒精進行提純 —— 完全傳統的植物提取方法。它具有高甜度、低熱能的特點,其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熱值僅為蔗糖的1/300。經大量科學實驗及他國長期食用歷史證明,甜菊糖苷無毒無副作用,無致癌物,食用安全,是一種可替代蔗糖非常理想的甜味劑。不會影響血糖水平或干擾胰島素,不含任何卡路里,可以給糖尿病人在預算總攝入熱量方面提供更多靈活選擇,並有助於控制體重。無論怎樣攝入甜葉菊提物,對GI 沒有影響。

安全性

網絡中有不少關於低熱量甜味劑的謠傳,稱其有致癌的危害,事實究竟為何,相關醫學機構給出了有力的科學證明。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稱,目前沒有證據表明甜味劑與人類癌症之間存在任何關係,美國糖尿病學會也表示可以放心食用高熱量、低熱量或不含熱量的甜味劑產品。

低熱量或不含熱量的甜味劑有助於控制並保持體重。針對1000多位成年人進行的一項試驗表明,食用低熱量無糖食品及飲料的人其膳食更有質量,他們在攝入較少熱量的同時,獲得了更多的維生素及礦物質,飲食更為健康。

國家規定

中國規定(GB2760-86)阿斯巴甜可用於汽水、乳飲料、醋、咖啡飲料、咖喱,用量按正常生產需要與蔗糖或其他甜味劑合用。 國際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制訂了阿斯巴甜的限量(1984):「甜食0.3%,膠姆糖1.0%,飲料0.1%,早餐穀物0.5%,以及配製用於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症、心血管患者的低糖類、低熱量保健食品,用量視需要而定。亦可作風味增強劑。

注意事項

通常糖尿病人專賣店或者超市裡面都有賣。

因為代糖的甜度實在太高了,只要用極少的量就會很甜(例如可能0.0X公克),為了方便使用,會在其中添加麥芽糊精等當增量劑,因此,在使用時仍會吃到一些熱量。

但即使食物上標註「無糖」而大量進食,也是會攝取過高的卡路里的。所以,想通過吃代糖食物而減肥的人,如果不進行限制性的熱量攝取,是不可能達到減肥效果的。

患有苯丙酮尿症(PKU)的人不能攝取阿斯巴甜。

研究進展

代糖飲料不會促進食慾

喝健怡可樂不必再擔心是否會提振食慾啦。根據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的一項研究顯示,和堅持只喝水的人相比,喝健怡可樂的人不會攝取更多含糖或脂肪食物。相關研究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國臨床營養雜誌》(American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AJCN)上。

曾有部分研究人員提出,代糖飲料可能會打亂與飢餓感或飽足感相關的荷爾蒙,導致食量增加;另外也有研究人員假定,代糖飲料會增加飲用者對甜食的喜好,轉而攝取更多高熱量的餐點。

研究調查了北卡州318名體重過重或肥胖的成人,全數受試者都表示每天攝取至少280大卡的飲料。

1/3受試者每天以水取代至少2份量的飲料,另1/3以低卡代糖飲料取代。在第3個月與第6個月時,受試者必須詳細回報其中兩天的飲食情形。根據先前另一份報告,以水和代糖飲料取代含糖飲料的兩組體重都減輕。

根據這份新報告,兩組試驗者比研究開始時每日攝取的平均熱量要少,並且兩組攝取的總熱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與糖在第3和第6個月都近似。

不過研究人員警告,研究的所有受試者都是肥胖且試圖減重的族群,因此研究結果可能不適用於喝很多代糖飲料的正常體重族群。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