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是名詞術語。

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兩種觀點:起源於刻畫符號和「圖畫文字」起源說[2]。我們現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名詞解釋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是指企業對以前年度多計或少計的盈虧數額所進行的調整。以前年度少計費用或多計收益時,應調整減少本年度利潤總額;以前年度少計收益或多計費用時,應調整增加本年度利潤總額。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本年度發生的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以及本年度發現的重要前期差錯更正涉及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間發生的需要調整報告年度損益的事項,也可以通過本科目核算。

二、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調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潤或減少以前年度虧損,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調整減少以前年度利潤或增加以前年度虧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二)由於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增加的所得稅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等科目;由於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減少的所得稅費用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三)經上述調整後,應將本科目的餘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本科目如為貸方餘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如為借方餘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三、本科目結轉後應無餘額。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會計處理舉例分析

企業對以前年度發生的損益進行調整時,將涉及應納所得稅、利潤分配以及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調整。關於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會計處理方法,雖然在有關會計制度中作了規定,但因具體處理程序不甚明確,加之會計實務中具體情況複雜,致使此項業務會計實務中差錯率極高。下面兩個案例是筆者在審計實踐中遇到的,也是會計實務中對以前年度損益進行調整時,極易發生錯弊的典型,頗具代表性。

一、案例簡介

案例一:2001年5月,稅務部門在對某國有工業企業進行稅務稽查時發現,該企業2000年度多提固定資產折舊100萬元(為便於計算,數據已作簡化處理,下同),因此責令企業作納稅調整,補交所得稅33萬元(該企業所得稅稅率33%)。當時企業會計人員所作的會計處理如下:

①借:所得稅 33(萬元)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33(萬元)

②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33(萬元)

貸:銀行存款 33(萬元)

③借:本年利潤 33(萬元)

貸:所得稅 33(萬元)

④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33(萬元)

貸:本年利潤 33(萬元)

賬務處理後出現的問題:

①該企業固定資產按直線法計提折舊,後續調整如何進行才能使固定資產賬面的折舊率、折舊年限、折舊額相吻合,並與實際稅負相一致?

②現行稅法已將所得稅定位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為取得收入而發生的一項支出。將補交的所得稅結轉至利潤分配顯然不符合會計制度規定。

③上年未分配利潤的調增數不等於補交的所得稅額,處理結果有誤。

④未作補提盈餘公積調整,會計處理「漏項」。 案例二:2000年3月,審計機關對某國有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審計檢查時發現,該公司上年度誤將購入的一批已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辦公設備記入「管理費用」賬戶,於是在下達的審計意見書中要求企業進行賬務調整(未列明調賬分錄)。該公司會計人員據此所作的調賬分錄如下:

①借:固定資產 300(萬元)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00(萬元)

②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00(萬元)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300(萬元)

賬務處理存在的問題:該公司雖然對損益作了調整,但卻在沒有進行相應納稅調整的情況下,直接將損益調整的結果轉入「未分配利潤」,避開了納稅環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