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哥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以哥念,外文名:ICONIUM,基督教聖經地名。
1至5世紀基督教創立並從以色列傳向希臘羅馬文化[1]區域。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詔書,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所允許的宗教。391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它為國教。按照基督教經典的說法,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他30歲左右(公元一世紀30年代)開始在巴勒斯坦地區傳教。耶穌聲稱,他的來臨不是要取代猶太人過去記載在舊約聖經[2]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
簡介
徒十三51,十四1等經文所提到的小亞細亞的一個城市。提後三11指出,以哥念是保羅受苦難的地點。徒十六2記載提摩太得到以哥念的人稱讚。以哥念位於高原的邊緣,水源充足,是個肥沃富庶的地區。以哥念本屬於弗呂家人,他們稱之為凱沃尼亞(Kawania)。直至羅馬帝國時代,以哥念的宗教仍然是弗呂家人的宗教,敬拜一位母神,有太監充任祭司。以哥念有一段時間是呂高尼的主要城市。經過幾次政局的轉變之後,以哥念最後被納入加拉太的王國。稍後不久,就被納入羅馬帝國的加拉太省。在羅馬的統治下,以哥念的名氣和聲望大增。革老丟(Claudius)賦與以哥念一個榮譽稱號──革老底哥念(Claudiconium)。在哈德良的統治下,以哥念成為了一個名義上的殖民地(因為事實上沒有意大利人在那裡定居)。這樣看來,在新約時代,以哥念仍維持希臘城市的政體。議會的司法權集中在兩位每年委任的地方行政官身上。
徒十四章的經文雖然簡短,卻引來不同的解釋。所謂的西方系經文(Western Text)暗示保羅曾經兩次受襲,第一次是公開的,第二次則是比較陰險的。在第二次受襲後,保羅和巴拿巴就逃跑了。經文提及兩類的猶太人領袖,就是「會堂的領袖」和「官長」。這種區分是有碑文證實的。梵諦岡抄本及其同類的經文較難理解。這些經文顯示保羅只受過一次為期相當長的襲擊。正如拉呣齊(Ramsay)所主張的,這裡第5節提及的官長,可能就是以哥念的地方行政官。可是,究竟是那古老的大楷抄本(梵諦岡抄本)的經文錯誤的將原文省略了,還是西方系經文企圖糾正一段可能有訛誤的經文呢,則至今仍沒有定論。
保羅行傳(Acts of Paul)當中記載了着名的保羅與特格拉的次經故事。這故事就是以以哥念為背景的。在這故事中,除了特格拉這位早期殉道者的名字很少受人懷疑以外,所記載的事跡都是沒法子證實的。
參考文獻
- ↑ 文化的概念是什麼,設棧,2019-11-28
- ↑ 《文學回憶錄》聽與讀 | 第五講:新舊約的故事和涵義 ,搜狐,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