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仰山慧寂禪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唐禪宗高僧,慧寂,仰山慧寂禪師(815-891),俗姓葉,韶州懷化人。

原文

  九歲時,慧寂禪師背着父母投廣州和安寺,從不語通禪師出家。十四歲的時候,父母派人把他抓回家,強迫給他娶親。慧寂禪師堅決不從,並砍斷自己的兩個手指頭,跪在父母面前,發誓欲求正法,以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父母見也意志如此堅決[1] ,只好同意。於是慧寂禪師又重新回到不語通禪師座下,並得以正式落髮。慧寂禪師悟道心切,在還沒有受具足戒的時候,即以沙彌的身份,開始遊方參學。初禮吉州耽源山應真禪師,已悟玄旨,後又參溈山靈祐禪師,遂升堂奧。承其師靈佑而集大成,於江西宜春仰山道場宣揚宗風,世稱「溈仰」宗。

  佛教謂智慧和禪定。 明 唐順之 《吏部郎中薛西原墓志銘》:「讀 老子 及 瞿曇氏 書,得其虛靜、慧寂之說,不逆於心。」 仰山慧寂禪師是中國佛教禪宗「五家七宗」中溈仰宗的創始人之一,但因早期禪宗不立文字的傳統和溈仰宗在北宋初即斷嗣不傳的歷史事實,一直以來對慧寂禪師的生平及行履缺乏一個較詳盡的考辨。      慧寂,與溈山靈祐同為溈仰宗之祖。又稱仰山慧寂、仰山禪師。韶州懷化(廣東廣州)人,俗姓葉。自幼欲出家,父母不許,後斷兩指以明志,時年十七,乃依南華寺通禪師剃度,未受具足戒即四出遊方,初參謁耽源應真,既悟玄旨;繼叩訪溈山靈祐,遂登堂奧,得傳其心印。 後更往江陵受戒,深探律藏,又參訪岩頭全,不久又回溈山,執侍靈祐前後十五年,後繼嗣溈山之法,遷居江西仰山,學徒聚集,盛冠一方,世稱仰山慧寂。一日,有一梵僧來東土,謂(大四九八四上):『特來東土禮文殊,卻遇小釋迦。』後遂有『仰山小釋迦』之號。師資相承,別開一派,即溈仰宗。

  一日,耽源和尚告訴慧寂禪師:「國師(南陽慧忠)當時傳得六代祖師圓相,共九十七個,授與老僧。乃曰:『吾滅後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彌到來,大興此教,次第傳受,無令斷絕。』我今付汝,汝當奉持。」說完便將記有九十七個圓相的本子交給慧寂禪師。

  慧寂禪師接過後,看了一遍,便將本子燒掉了。

  後來,耽源和尚有一天問慧寂禪師:「前來諸相,甚宜秘惜。」

  慧寂禪師道:「當時看了便燒卻也。」

  耽源和尚道:「吾此法門無人能會,唯先師及諸祖師、諸大聖人方可委悉(洞悉、看破),子何得焚之?」

  慧寂禪師道:「慧寂一覽,已知其意。但用得,不可執本也。」

  耽源和尚道:「然雖如此,於子即得,後人信之不及。」

  慧寂禪師道:「和尚若要重錄不難,即重集一本呈上,更無遺失。」

  耽源和尚道:「然。」

  第二天,耽源和尚上堂,慧寂禪師走出大眾,作此○相,接着以雙手托給耽源和尚上看,然後退步叉手而立。耽源和尚以兩手相交,作拳示之。慧寂禪師便進前三步,作女人拜。耽源和尚見此,遂點頭稱可,慧寂禪師於是禮拜而退。

  一日,慧寂禪師正在洗衲衣,耽源和尚走上跟前,問道:「正恁麼時作麼生?」

  慧寂禪師道:「正恁麼時向甚麼處見?」

  耽源和尚知道慧寂禪師已經悟旨,不再勘驗,便走開了。

  慧寂禪師悟道後不久即離開耽源,往參溈山靈祐和尚。

  溈山和尚問:「汝是有主沙彌,無主沙彌?」

  慧寂禪師道:「有主。」

  溈山和尚又問:「主在甚麼處?」

  慧寂禪師於便從西邊過到東邊站立。溈山和尚一見,便知道他不同凡響。

  慧寂禪師問:「如何是真佛住處?」

  溈山和尚道:「以思無思之妙,返思靈焰之無窮,思盡還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

  慧寂禪師一聽,言下徹悟,從此以後,他便留在溈山和尚座下,執侍前後,盤桓十五年之久。後住仰山開法化眾,道譽天下。其接機利物,被後人視為宗門標準。      師平時常以手勢啟悟學人,稱為仰山門風。後遷江西觀音院,後梁貞明二年復遷韶州東平山,同年示寂,世壽七十七。一說唐中和三年(883),或大順二年(891)示寂。諡號『智通禪師』。塔號妙光。[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