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仰望八角樓(宋新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仰望八角樓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仰望八角樓》中國當代作家宋新明的散文。

作品欣賞

仰望八角樓

「井岡山,革命的搖籃,油燈下書寫人民的紅色政權;井岡山,革命的搖籃,扁擔上挑起勝利的信念 ……」每當我聽到歌頌井岡山的紅色歌曲,總會心潮澎湃

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1927年,偉大領袖毛主席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在此建立了我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井岡山是我從小就非常嚮往的地方。特別是小時候學習了《八角樓上》這篇短課文後,茅坪的八角樓就讓我魂牽夢繞

課文很短,直到現在還能一個字不少地背下來。

「在井岡山艱苦鬥爭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樓。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八角樓上的燈就亮了。……」

春風送暖入屠蘇。今年4月中旬,一個春風和煦的日子,我有幸來到井岡山,第一次目睹了嚮往已久的八角樓。

通往八角樓的紅色小路,蜿蜒向前,那一磚一石一草一木都有着光輝的歷史,那遠處滿眼參天的翠竹,也都蘊含着感人的故事。幾隻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為前來瞻仰的人唱着歡迎的歌。

眼前的八角樓,是一座有着贛南風味,土磚結構的二屋樓房,樓上有一個八角形的天窗。樓內房間狹小,陳設簡單:屋的南面開了一扇窗,正對青翠山林,窗下擺着一張書桌,桌上放着一盞清油燈。當年,借着一根燈芯的微光,毛主席思索着中國革命的道路

毛主席的臥室里擺有床架子、快要散架的舊木椅和簡易茶几、黑色書桌、一條長凳。牆上掛着水壺、草帽和布袋子,書桌上還有石質硯台、書本、紙張。這些物品都是毛主席當年在這裡居住時用過的物品

外屋擺着一張老式八仙桌,上面兩個木盒、兩個瓷碗、五雙用竹子隨意削成的簡易筷子。牆上懸掛着毛主席和賀子珍的照片

[1]

作者簡介

宋新明,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