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價格分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價格分割是一個專有名詞術語。

中華文明是一種獨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獨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中國由於其民族文化強大的包容性與同化性而始終沒有間斷過的文化傳承,這使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的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約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出現的甲骨文[2]被廣泛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一直發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名詞解釋

價格分割主要是為了迎合買家的求廉心理,將商品計量單位細分化,然後按照最小的計量單位報價的策略。供應商定價時,採用這種技巧,能造成採購人心理上的價格便宜感。一般情況下,包裝越小,實際的單位數量商品的價格越高,包裝越大,實際的單位數量商品的價格越低。

價格分割的形式

價格分割包括下面兩種形式:

1、用較小的單位報價。例如,茶葉每公斤10元報成每50克0.5元,大米每噸1000元報成每公斤1元等等。巴黎地鐵的廣告是:「只需付30法郎,就有200萬旅客能看到您的廣告。」

2、用較小單位商品的價格進行比較。例如,「每天少抽一支煙,每日就可訂一份報紙。」「使用這種電冰箱平均每天0.2元電費,只夠吃一根冰棍!」

註:記住報價時用小單位。比如貴金屬裡面的金銀箔等用克或盎司(1盎司=28.350克)來報價。

行為經濟學中的價格分割策略

行為經濟學研究表明,人們在面對定價決策時,常常受到所面臨的起始價格的影響。這種心理現象被稱為"錨定效應",指的是人們在作出決策時會參考已有的信息作為參照點或基準,從而影響他們對於後續價格的評估和選擇。價格分割策略巧妙地利用了錨定效應,通過設置高價錨點,讓其他價格相對較低的選項看起來更具吸引力。

價格錨點對消費者的作用相當於「幸運數字」,會影響用戶對價格的感知。因為對於大部分商品,消費者並不知道其合理價格,只能根據自己的感知來判斷價格。

價格錨點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商家利用好價格錨點的定價策略,可以討巧地提升銷量並獲得更好的效益。當然,用戶也可以在掌握價格錨點之後,清楚辨別某一件產品是真的物有所值,還是只是「感覺」物有所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