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價格指數縮減法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價格指數縮減法是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文化術語。

漢字是民族靈魂的紐帶,在異國他鄉謀生,漢字[1]便是一種寄託,哪怕是一塊牌匾、一紙小條,上面的方塊字會像磁鐵般地吸引着你,讓你感受到來自祖國的親切。因為那中國人的情思已經濃縮為那最簡單的橫豎撇捺[2]

目錄

名詞解釋

價格指數縮減法(簡稱縮減法)是利用價值量等於物量乘以價格這樣一種數量關係,用價格指數對按現價核算的價值量進行價格縮減,得到按不變價核算的價值量。

價格指數縮減法

價格指數縮減法分為雙縮法和單縮法,雙縮法是利用總產出價格指數和中間投入價格指數分別縮減現價總產出和現價中間投入,得到不變價總產出和不變價中間投入,再以不變價總產出減去不變價中間投入得到不變價增加值。單縮法假定總產出與中間投入保持相同的價格變化幅度,一般是直接利用總產出價格指數縮減現價增加值,求得不變價增加值。

價格指數概述

價格指數指一組貨物或服務在兩個不同時期價格變動的相對數,即報告期價格與基期價格變動的比例關係。由於不同類型貨物或服務的價格變化並不同步,價格指數僅反映平均變化情況。與價格指數類似,物量指數指一組貨物或服務在兩個不同時期數量變化的相對數。由於不同類型貨物或服務的數量變化並不同步,不同類型貨物或服務的數量變化必須用其經濟重要性權重進行加權,以反映平均變化情況。

一般觀察到的貨物或服務價格變化實際上包括兩個部分,即純價格變化和質量變化引起的價格變化。價格指數反映的是純價格變化,質量變化引起的價格變化應記錄為物量變化。因此,物量指數從理論上講應包含三部分,即數量變化、質量變化,以及不同質量貨物或服務結構變化。不能將物量指數簡單等同於數量指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