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任家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任家鎮隸屬於重慶市忠縣,地處於忠縣西南角,東與洋渡鎮隔江相望,西南與豐都縣十直鎮為鄰,西北與善廣鄉接壤,東北接新生街道,距忠縣政府駐地23千米. 區域總面積71平方千米。

清末,任家鎮境域屬福星鄉;1992年5月,由任家鄉撤鄉設鎮,改為任家鎮。截至2018年末,任家鎮戶籍人口為23514人。截至2020年6月,任家鎮下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六三社區96號。

任家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漁業以水庫、水塘養魚為主。2018年,任家鎮有工業企業16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個。[1]

建置沿革

任家鎮因任姓居民特別多而得名。

清末,隸屬福星鄉。

民國二十五年,成立任家聯保,隸屬一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為任家鄉,仍屬一區。

1958年7月,任家鄉改為任家公社。

1983年,任家公社改為任家鄉。

1992年5月,任家鄉撤鄉設鎮,改為任家鎮。

行政區劃

2011年,任家鎮下轄有六三1個社區,任家、天星、新開、鐵山、中河、老鸛、龍翔、長沙8個行政村;下設3個居民小組、66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任家鎮下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六三社區、龍翔村、長沙村、天星村、新開村、鐵山村、任家村、中河村、老鸛村,鎮人民政府駐六三社區96號。[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任家鎮地處忠縣西南角,東與洋渡鎮隔江相望,西南與豐都縣十直鎮為鄰,西北與善廣鄉接壤,東北接新生街道,距忠縣政府駐地23千米, 區域總面積7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任家鎮地處丘陵地帶,地勢略為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峰位於天星寨頂,海拔700米;最低點位於長江,海拔175米。

氣候

任家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7.8℃,1月平均氣溫6.6℃,7月平均氣溫32.7℃,平均氣溫年較差26.1℃;生長期年平均330天,無霜期年平均33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47.6小時,年總輻射87.4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22天(一般為12月21日-次年2月3日);年平均降水量1120毫米,最大降水量1521.6毫米。

水文

任家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境內最大的河流為香水右河,從新開村流經境內中河、老鸛等4個村,境內長5.7千米,年均流量3.5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任家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早澇、風災等。

自然資源

任家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資源主要為石灰岩,地質儲量4.5億立方米,可采儲量為1億立方米。 任家鎮可開發利用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石灰石、煤炭、頁岩、河沙等,以石灰石、煤炭為主。

人口

2011年,任家鎮總人口2406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254人,城鎮化率9.4%;另有流動人口9400人。總人口中,男性12965人,占53.87%;女性11103人,占46.13%;14歲以下1585人,占6.59%;15-64歲19015人,占79%;65歲以上3468人,占14.41%;以漢族為主,達23769人,占98.76%;有少數民族299人,占1.24%。2011年,任家鎮人口出生率7.1‰,人口死亡率8.3‰,人口自然增長率-1.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33人。

2017年末,任家鎮常住人口為14028人。

截至2018年末,任家鎮戶籍人口為23514人。[3]

經濟

綜述

2003年,任家鎮農業總產值3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50元。

2011年,任家鎮財政總收入9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1%。2011年,任家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286元。

2013年,任家鎮地區生產總值20639萬元,同比增長13.2%,固定資產投資8288萬元,增長51.8%;財政收入395萬元,同比增長30.8%;農民人均純收入7286元,增長14.6%。

2018年,任家鎮有工業企業16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個。

農業

2011年,任家鎮有耕地面積2.6萬畝,人均1.2畝。2011年,任家鎮農業總產值1.2億元,比2010年增長13.2%,農業增加值1461.3萬元。任家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任家鎮生產糧食1.1萬噸,人均507千克,其中小麥0.1萬噸,玉米0.2萬噸。任家鎮主要經濟作物為苧麻和青蒿。2011年,任家鎮苧麻和青蒿種植面積0.5萬畝,產量0.2萬噸。任家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任家鎮生豬飼養量2.9萬頭,年末存欄1.2萬頭;羊飼養量0.1萬隻,年末存欄0.1萬隻;家禽年飼養量18.9萬羽。2011年,任家鎮生產肉類1537.8噸;畜牧業總產值3690.7萬元。2011年,任家鎮水果種植面積1.2萬畝,產量32100噸,主要品種有柑橘。任家鎮漁業以水庫、水塘養魚為主。2011年,任家鎮漁業總產值45.2萬元。

工業

2011年,任家鎮工業總產值達到0.5億元,比2010年增長29.1%,工業增加值0.1億元,比2010年增長23.8%,占生產總值的17%。2011年,任家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職工4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80萬元,比2010年增長50.2%。

商貿

2011年末,任家鎮有商業網點719個,職工1058人。2011年,任家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6億元,比2010年增長1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7億元,比2010年增長12.5%。

金融

2011年末,任家鎮各類存款餘額為1.9億元,比2010年增長11%;人均儲蓄7600元;各項貸款餘額1億元,比2010年增長8%。[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任家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304人,專任教師5人;小學4所,在校生2218人,專任教師13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生1287人,專任教師56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任家鎮主要學校有義興小學、任家小學。2011年,任家鎮教育經費達1275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250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250萬元,比2010年增長9%;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41%,比2010年提高了10%。

科技事業

2011年末,任家鎮有各類科技人才4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47人,經營管理人才13人,技能人才5人,農村實用人才376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任家鎮有文化專業戶1個;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40平方米,藏書12000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3人。2011年末,任家鎮有體育場地2處;1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3%。2011年末,任家鎮有廣播喇叭27隻,入戶率41%,通響率41%,廣播綜合覆蓋率51%。2011年末,任家鎮線電視用戶數為0.6萬戶,入戶率85%,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任家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1個,床位2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04張,固定資產總值87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2名。2011年,任家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3萬人次,住院手術153台次,出院病人4100人次。任家鎮重點醫院有任家衛生院。2011年,任家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3/10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2419人,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任家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135戶,人數266人,支出73.9萬元,比2010年增長27%,月人均230元,比2010年增長25%;城市醫療救助10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70人次,共支出15萬元,比2010年減少2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75戶,人數1361人,支出97.992萬元,比2010年增長17%,月人均60元,比2010年增長33%;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0人,支出5.2萬元,比2010年增長2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75人,支出59.9萬元,比2010年增長2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90萬元;有敬老院1家,床位1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0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4.1萬人,參保率98%。[5]

交通

任家鎮有S103省道過境,境內長8.7千米,雙向兩車道,通往忠縣、豐都;有通航河道1條,總長11.2千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