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企業收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企業收購是中國的一個專有術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名詞解釋

企業收購是企業通過一定的程序和手段取得某一企業的部分或全部所有權的投資行為。購買者一般可通過現金或股票完成收購,取得被收購企業的實際控制權。國際企業收購的結果是跨國性的參股、接管或兼併。從歷史和現狀來看,它一直是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形式之一。

企業收購的基本程序

1、確立收購戰略規劃

這個階段,主要是根據公司的發展戰略規劃和布局,確定是否要通過收購方式發展壯大企業,進而確定收購公司的主體和被收購標的要求。根據目的,我們又可以分為產業併購、財務併購、借殼上市、整體上市等。

2、儲備項目池

根據上一階段確立的收購戰略規劃,利用自有資源渠道及外部中介機構渠道(包括券商、律所、會計所、評估機構等),篩選擬收購的公司,儲備項目池。

3、確定收購時機

基於公司現有的項目池,結合公司發展戰略規劃及經濟行業周期,確定合適的收購時機。

4、做好收購準備工作

這個階段主要是完成擬收購公司的盡調,設計相應的收購方案。收購盡調包括業務盡調(含業務協同、併購整合等)、法律盡調、財務盡調等。根據盡調結果及第三方評估結果,可以確定收購公司的估值。

設計收購方案,先要確定收購方式,包括現金購買、股份交易、混合交易、承債式收購、槓桿收購等。之後再設計收購協議核心條款,包括交易標的、交易價格、支付條款、股份發行(若有)、業績承諾及對賭、陳述與保證、交割條款、稅費承擔、標的公司治理條款、特別條款(如核心人員、核心資產安排等)、違約條款、爭議解決條款等。

此外,收購公司首先就離不開資金的規劃,確定收購標的的同時,應該儘快初步確定資金來源,包括自有資金、自籌資金、外部資金等。要從資金成本、久期、融資效率、公司治理等多角度綜合考慮。

5、實施收購方案

按約定提供相應文件,簽署相應協議,完成工商變更,是最基礎的步驟。同時,特定行業,還涉及事前審批、產交所掛牌、事後報備等步驟。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注意過渡期的安排、鎖定期安排(若有)、信息披露(若有)等。

6、收購後整合

公司收購完成後,往往會忽略後續的整合工作,整合效果不好,直接可能導致項目收購失敗,與收購預期相差甚遠。實踐中,整合階段一般從交易開始就要啟動實施。

公司先應制定相應的整合方案,快速解決職權和人員安排,設定目標逐步落實,統一企業文化提高凝聚力。

最後復盤整個交易,建議可複製的收購整合模式。

企業收購的方式

企業收購的方式有:

1、吸收式收購;

2、控股式收購;

3、購買式收購;

4、公開收購;

5、槓桿收購;

6、跨國收購。

企業收購的主要動因

(一)收購公司購買的動機

1、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在橫向收購時最為突出,因為收購雙方主體均為同一市場生產相同的產品或提供相同的服務,收購可以擴大生產規模、拓展市場占有份額。

2、增強生產經營的穩定性。

3、優化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資本結構。

4、企業融資的需要。

5、獲取差額利潤。

6、拓展企業經營範圍。

7、改善企業財務狀況。

8、減少企業稅務負擔。

(二)目標公司出售的動機

1、公司大股東或公司本身發生資金上的困難,致使公司股東不得不部分出售所持有的公司股權來渡過難關。

2、目標公司因種種原因致使獲利能力差,股價大幅度下跌,引起鼓動拋售股權。

3、政策性的戰略調整、國有股減持,原國有股股東有計劃、按比例出售股票。

4、處於策略性投資組合的調整而出售。

(三)成功收購的必備條件

1、收購公司的目的明確。

2、慎重地選擇收購目標。

3、充分地分析比較收購與新建的利弊得失。

4、冷靜地分析比較收購費用和效益。

5、要着重考慮收購後1+1>2的協同效應。

6、發揮可信賴的中介組織的作用。

企業收購的注意事項

企業收購的注意事項:

1、了解擬收購企業的資產、債權債務情況;

2、了解擬收購企業的職工情況;

3、了解擬收購企業的產品及市場信息;

4、簽訂收購協議時要慎重,最好請律師代寫;

5、注意擬收購的企業是否有漏債或者隱形的、未到期的債務。

收購現有企業的優缺點

優點:

(1)不必進行創建前的市場調查與可行性研究,創業成本較低。

(2)藉助於企業良好的企業形象和經營業績,為企業的運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減少了很多不確定因素的發生。

(4)一些現成的資源可以利用。(客戶關係,銷售渠道等)

(5)如果收購的企業已經破產或瀕臨破產,可以享受國家相應的優惠政策。

缺點:

(1)如果原企業在消費者中的形象較差,那麼,短時間內很難扭轉這種不利的局面。

(2)原企業的庫存產品需要處理,還可能有負債、逾收款或呆賬,廠房設備老化等。

(3)業已形成的企業文化很難改變,原有職工的安置也較麻煩。

(4)如果原企業效益較低、資信度較差,會增加貸款的難度。

企業收購和併購的區別

企業收購和併購是兩種不同的行為,併購指兩家或多家企業合併為一家企業,通常為一家占有優勢的公司吸收其他家公司,由多個法人變為一個法人。而收購指一家企業用現金或者有價證券購買另一家企業的股票或者資產,以獲得對該企業的全部資產或者某項資產的所有權,或對該企業的控制權。併購分為兩種,分別是兼併與收購,收購是併購方式裡面的一種。

企業併購是一項複雜性與技術性並存的專業投資活動,在國際上,併購是私募投資的一種慣用手段,併購活動中涉及很多知識面,因此被稱為「財力與智力的高級結合」,同時併購又是一項高收益與高風險伴生的業務,融資風險、債務風險、經營風險、反收購風險、法律風險、信息風險及違約風險等都考驗着企業的決策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