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伊薩基耶夫斯基大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伊薩基耶夫斯基(大教堂)原圖鏈接來自 欣欣旅遊 的圖片

伊薩基耶夫斯基大教堂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市中心,與梵蒂岡、倫敦和佛羅倫薩的大教堂並稱為世界四大教堂。教堂宏大的規模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堂高102米、長112米、寬100米,整個建築可同時容納1.2萬人。

修建歷史

教堂於1818年開工,1858年完工,歷時40年,用工44萬人。教堂的四面各有16根巨大的石柱,成雙排托起雕花的山牆。每根石柱就重120噸。四面的柱廊建完後砌牆,再豎起上層的細石柱,最後覆蓋上圓頂,整個建築蔚為壯觀。

大教堂外牆用灰色大理石貼面,內部裝飾用了大理石、斑岩、玉石、天藍石等材料,裝飾用黃金就達410公斤。其中僅穹頂外部鍍金就用了100公斤黃金。教堂自1858年建成後,一百多年來沒有重新鍍金,但穹頂依然光彩奪目。 大教堂在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嚴重破壞,戰後用了20年才修復。現在光潔的花崗岩石柱上仍彈痕累累,但沒有進行修補,目的是讓後人不要忘記過去。

伊薩基夫斯基大教堂現設有一博物館,遊人參觀完博物館後,還可登上大教堂的屋頂,登高望遠,聖彼得堡市的美景盡收眼底。

教堂藝術

世界上的一些教堂之所以出名,除了其與基督教發展相當有淵源的歷史背景外,教堂內還有著名的繪畫雕刻、彩色玻璃等。既然說教會不等同於建築物,耗費精力建造教堂甚至用心良苦雕刻繪畫,還有必要嗎?這些教堂內作品用意何在? 2013年6月27日,從業於建築領域的金姊妹在上海鴻德堂[1]分享教堂建築藝術,從基督信仰與建築專業的角度,分析基督教有史以來教堂建築的形式在信仰上的體現。

因為本身的基督教信仰,她對教堂建築藝術也非常感興趣。她分析道:不僅教堂建築復活了很多原有的、世俗的建築形式,此外,教堂內的四壁,給藝術創作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和巨大的載體。如歐洲教堂頂部及四壁畫滿了聖經內容的繪畫[2],教堂的石柱、柱頭、門口,能夠用來裝飾和宣揚教義的地方都被利用起來,用做藝術創作。所以教堂中的一些雕刻、彩色玻璃等元素、都是通過一些藝術手法,達到教化人心,傳播教義的作用。

視頻

伊薩基耶夫斯基大教堂 相關視頻

主啊我的生命在你手中_天主教歌曲大全 天主教
天主教的使命感

參考文獻

  1. 中式教堂典範——上海鴻德堂,個人圖書館,2019-10-19
  2. 教堂藝術講座:彩窗玻璃用意何在?,青島基督教網,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