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伊迪絲.華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中國作家網 的圖片

伊迪絲·華頓(Edith Wharton,1862年1月24日—1937年8月11日),美國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高尚的嗜好》《純真年代》《四月里的陣雨》《馬恩河》《戰地英雄》等。 1862年,出生於紐約一名望之家,從小受到良好的私人教育,童年大部分時間在歐洲度過。1885年,回到美國。1905年,出版長篇小說《歡樂之家》,獲得廣泛讀者。1911年,中篇小說《伊坦·弗洛美》發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致力於人道主義活動,為難民分發物資,籌集捐款。1920年,出版長篇小說《純真年代》,獲得普利策文學獎。192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1937年,在法國巴黎逝世。

人物經歷

1862年1月24日,生於紐約市一個名望家庭,生活安逸。父親喜歡藏書,她從小在美國和歐洲接受私人教育,愛好文學藝術,特別愛讀亨利·詹姆斯的小說。 1885年,與波士頓銀行家愛德華·華頓結婚,兩人同游歐洲,回國後移居紐約市。1899年,她發表《更大的愛好》等短篇小說,並結識了作家亨利·詹姆斯。 1902年,出版了長篇歷史小說《決定的山谷》,反響不大。1905年,《歡樂之家》問世,一舉成名。 1907年,移居巴黎,偶爾返美,繼續專心寫作。1911年,以新英格蘭為背景的中篇小說《伊坦·弗洛美》出版,受到好評。 1913年,與華頓離婚,為一些婦女雜誌寫了許多應景小說,但質量較差。也寫了不少短篇小說、詩歌和遊記,反映她對建築、園林和風景的愛好和興趣。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她在法國參加了救護工作,為法國紅十字會服務,協助收容難民,曾獲法國榮譽十字勳章,並寫了相關的小說。 1923年,獲得耶魯大學榮譽博士學位,成了獲此殊榮的第一位美國女性。1924年,獲得美國文學藝術院頒發的金質獎章。1927年,出版反映父母與子女關係的長篇小說《黃昏眠》。 1925年,發表了《小說創作》,總結了她的創作思想和實踐。像亨利·詹姆斯一樣,強調「每一部偉大的小說首先必須以道德價值的深刻意識為基礎」。 伊迪絲·華頓一直筆耕不輟,後期又出版了多部小說,如比較美國中西部與紐約社會的長篇小說《被圍困的哈德遜河》(1929)和它的續集、對比英國與歐洲大陸的社會習俗和道德觀的《神明到了》(1932),她還出了一些短篇小說集和一部自傳《回頭望》(1934),留下一部未完成的長篇小說《海盜》(1938)。 20世紀20年代後,她的作品質量大不如前,但1930年她仍被選為美國文學藝術學院理事。 1937年8月11日,突發中風,病逝於法國聖布里斯福列市,終年七十五歲,安葬於凡爾賽。

個人生活

伊迪絲・華頓於出身於紐約的名門望族,在1866年到1872年間隨父母先後旅居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和德國等歐洲國家。1885年,華頓和比她年長13歲的波士頓銀行家愛德華・華頓結婚。他們的婚姻並不美滿,婚後無嗣也進一步導致了兩人關係的破裂。後來愛德華又患了精神病。1913年伊迪絲與丈夫離婚,定居巴黎,直到1937年8月11日去世。 伊迪絲的好友有美國小說家亨利・詹姆斯,這段友情對華頓的創作風格產生過重要影響。但她沒有盲目模仿詹姆斯的風格,而是帶着批判的眼光對詹姆斯晚年過於注重純粹的藝術技巧表示了不同看法。

個人作品

高尚的嗜好》、《純真年代》、《四月里的陣雨》、《馬恩河》、《戰地英雄》等書。 伊迪絲華頓作品集包括有作品《譯序》、《假曙光》、《老處女》、《火花》、《元旦》、《小女孩》、《石榴籽》、《一瓶畢雷礦泉水》和《亨利詹姆斯》。 《鄉土風俗》(The Custom of the Country), 《純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 《歡樂之家》(The House of Mirth) 華頓十分注重文學傳統在個人作品中的作用。她相信文化文學傳統具有前後相繼的連續性,作家作品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創作實踐中,她從前輩作家的理論實踐中受益匪淺。她對美學的敏感直接來源於亞里士多德;對國際題材的運用是受詹姆斯的影響;她對自然主義決定論的興趣不亞於任何一個自然主義作家。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