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俟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伏俟城 |
中文名;伏俟城 地理位置;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石乃亥鄉鐵卡加村西南 景點級別;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古城建立時間;1400年前 |
伏俟城遺址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石乃亥鄉鐵卡加村西南,俗名鐵卡加古城。是古代連接東西交通的重鎮,最有名的古城遺址之一。"伏俟"為鮮卑語,漢意"王者之城"。
簡介
伏俟城遺址1986被青海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建於1400年前的這座古城,至今仍然保存得相當完整。 古城分內外兩城,內城東西200米、南北200米,城牆保存完好,高12米、基寬17米,只開東門,門寬10米,門外有一折角遮牆,遮牆若以瓮城看待,瓮城門應向南開,但無瓮城城門痕跡。城內自城門向西有一條中軸大道,大道兩旁各有長50米、寬30米三個相連的房屋基址遺蹟。最西端有一東西70米、南北68米的小方院,小院東、南、北三面牆已坍塌略高於地平面。西牆則與西城牆重合為一。在小院與南部房屋基址之間有一直徑約15米、高9米的夯土台,土台上遺留有建築痕跡。城內地面散布有少量的瓦片的陶片。[1]
外城,南北長1400米,東西殘長700米,系用礫砂泥土堆積而成,現已塌陷,只略高於地平面,若不仔細觀察,不易看出。北面已被水沖毀,只存留有東、南、西三面。外城中部稍偏東又築一條牆,將外城分隔成東西兩部,西部較東部大近一倍,古城居西部中心。東部似為後來加築的。
這種城內有城,城外有郭以及中軸線為基礎的建築布局,反映了漢式城郭制度的基本特點,又頗具民族風格,體現了吐谷渾文化的多元性。
地理位置
古城坐落在布哈河南岸,南距石乃亥鄉駐地2.5公里,東距青海湖邊7.5公里,菜濟河繞行城北,周圍是一片地域開闊、水草豐美的大草原。古城所在位置與史籍中"夸呂立,始自號為可汗,居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的記載是十分吻合的。此城當地人稱"切吉加夸日",藏語'夸日'為城,稱漢人為'加',意思就是切吉地方的漢人城。因為這裡自古以來,一直是兄弟民族遊牧之地,他們沒有築城而居的習慣,加上年代久遠,誰也說不清它的來歷,就誤認為是漢人所築,其實它就是公元6-7世紀赫赫有名的吐谷渾王城!
建築布局
建於1400年前的這座古城,至今仍然保存得相當完整。[2]
古城分內外兩城,內城東西200米、南北200米,城牆保存完好,高12米、基寬17米,只開東門,門寬10米,門外有一折角遮牆,遮牆若以瓮城看待,瓮城門應向南開,但無瓮城城門痕跡。城內自城門向西有一條中軸大道,大道兩旁各有長50米、寬30米三個相連的房屋基址遺蹟。最西端有一東西70米、南北68米的小方院,小院東、南、北三面牆已坍塌略高於地平面。西牆則與西城牆重合為一。在小院與南部房屋基址之間有一直徑約15米、高9米的夯土台,土台上遺留有建築痕跡。城內地面散布有少量的瓦片的陶片。
外城,南北長1400米,東西殘長700米,系用礫砂泥土堆積而成,現已塌陷,只略高於地平面,若不仔細觀察,不易看出。北面已被水沖毀,只存留有東、南、西三面。外城中部稍偏東又築一條牆,將外城分隔成東西兩部,西部較東部大近一倍,古城居西部中心。東部似為後來加築的。
這種城內有城,城外有郭以及中軸線為基礎的建築布局,反映了漢式城郭制度的基本特點,又頗具民族風格,體現了吐谷渾文化的多元性。伏俟城東連西平(今青海西寧)、金城(今甘肅蘭州),南下可達益州(今四川成都),西通鄯善(今新疆婼羌)曾經在中西交通線上發揮過相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公元四世紀至六世紀河西走廊一度阻塞不通的情況下,東西商旅往來多取道祁連山南,經青海西達南疆。這樣,伏俟城就成為這條交通孔道上的重要樞紐。吐谷渾人是善於做買賣的,他們的商隊經常出沒於益州和黃河中下游地區。公元553年,由東魏(都鄴城,今河南安陽附近)返回的一支擁有駝、騾600頭、人員240人的龐大商隊,一次就運回數以萬計的雜彩絲絹,當然他們去時也是滿載各種貨物的。史稱吐谷渾人曾得波斯良馬,反映他們和波斯也有貿易往來。1956年在西寧隍廟街曾一次挖出近百枚波斯薩珊王朝和俾路斯王朝(公元457-483年)時的銀幣,就足以說明吐谷渾人控制的這條東西貿易通道在當時是多麼重要,而吐谷渾人選定伏俟城作為王都,與為了更好地控制這條交通孔道恐怕不無關係吧。
歷史
史載:吐谷渾"夸呂立,始自號為可汗,居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從地理方位距離看是相吻合的。從布局上看,內城雖然規整,但遺址及遺物稀少,外城礫砂堆積,更確切的說應稱圍子,尚不能稱為城,這個圍子,當初有可能是為阻擋菜濟河與布哈河衝擊的圍堰,或是圍欄牲畜之用。這些情況顯示出吐谷渾"雖有城廓而不居"的習俗。此城在隋時曾作為隋西海郡址。從這裡發現有隋五銖錢幣可作為佐證。
吐谷渾是慕容鮮卑的一支,最初活動於我國東北地區。西晉永嘉時,其首領吐谷渾率眾徙於隴右袍罕(今甘肅臨夏)甘松地帶,進而占領四零以西(今青海湖以西),西極白蘭(今青海柴達木盆地以南)數千里,並以吐谷渾為氏,成為部落的名稱。其活動範圍包括今青海海南、海西和果洛北部一帶,而靠近東部農業地帶、自然條件較好的海南北部、海西東部是其重要的根據地,很多重要的軍事活動都在這一帶進行。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吐谷渾的歷史上有一位傑的首領阿才。他不僅開疆拓土"兼併氐羌數千里,號為強國",而且同時與中原地區南北對峙的兩方政權睦鄰修好,求得安定的外部條件,使吐谷渾休養生息,得到生存和發展。在臨終前,他還留下著名的"折箭教子"的故事,至今廣為流傳,成為千古佳話。故事中的箭,在青海省土族中被當作'護法神箭'一直供奉着。這件事已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但在一定意義上似乎可以說明,存在於土族和古老的吐谷渾民族之間的微妙的歷史淵源關係。
到了吐谷渾首領夸呂時,國勢已經相當強盛。公元540年,"始稱可汗(王),都伏俟城。"隋煬帝大業5年(公元609年)破吐谷渾,以其地置西海、河源2郡,西海郡治就在伏俟城。隋末中原戰亂,烽火四起,隋王朝統治搖搖欲墜,沒有力量顧及邊疆,吐谷渾人又返回原根據地,重整旗鼓,仍以伏俟城為王都。直到唐高宗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谷渾被崛起於青藏高原的吐蕃滅亡,伏俟城一直是吐谷渾的王都所在地,前後至少有120年之久。
參考資料
- ↑ 聞名史書的大夏統萬城和鮮卑伏俟城,真實面貌到底是如何的? , 快資訊 2020-01-03
- ↑ 伏俟城 一座有120年城史的王者之城 , 快資訊 20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