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會做飯的男人(蒲忠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會做飯的男人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會做飯的男人》中國當代作家蒲忠漢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會做飯的男人

在我們這個地方,會做飯的男人多了去了。老樂就是其中一個。

老樂生於困難時期,長於動亂時期,工作於改革開放時期,退休於新冠病毒爆發時期。這可能就是一代人的縮影。

老樂會做飯是朋友和同事們公認的。有人說老樂是個暖男,可他卻不以為然,甚至還自嘲地說,暖男算不上,頂多算個經濟適用男。

其實,一開始老樂並不會做飯。十七歲插隊離開了家,迫於生計而不得不學做飯。不過那個時候的水平只能是「不吃生,能有鹽」的初級階段。後來參加工作進了銀行,處了對象,為了討老婆歡心,樣樣事情都搶着干。廚藝也越發地進步了。從採買到製作一條龍整到底。

有人說會做飯的男人人品差不了,有人緣;會做飯的男人有責任心,會顧家;會做飯的男人有事業心,能幹事;會做飯的男人幽默,能討老婆喜歡。這些話放到老樂身上,好像多少都還沾點邊。

老樂無論是在單位還是在家裡,和大家都處得不錯,挺有威望的。有一次,他陪上級部門的同志下縣裡檢查工作,半路上由於雨雪路滑出了車禍。領導坐的是副駕位置,系了安全帶,只是受了些驚嚇,身體並無大礙。可還是不停地責怪司機師傅開車不小心。面對司機無地自容的窘境,老樂就忍着被撞的胸痛,把領導安排好後,自己陪着司機一起把被撞的車子開到了縣城。在家裡,無論是自己姊妹還是妻妹妻弟,他也都能把大家聚在一起。

幽默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它能讓別人愉快,彼此舒服。只要有老樂的地方,就一定有笑聲。愛說歇後語是老樂的一大特長。記得有一次在單位開會,他在講防控風險的時候,說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自始至終都要重視起來。不能等到風險顯現了才去抓。要「麻雀吃胡豆,先跟屁眼商量」。別只顧吃得痛快,卻沒有想到能不能拉出來。引起滿堂鬨笑。可這個事大家也因此而記住了。

說了這麼多,扯得有點遠了。咱們還是回到老樂做飯上來。在智能手機成為人們的標配之前,老樂的廚藝基本是傳統的炒、燜、燉、蒸。其中最拿手的是紅燒肉。當然,它既不是東坡肉,也不是毛氏紅燒肉。而是繼承其母親的王氏紅燒肉。按我們當地的叫法就叫做熬肉,是家家都會做的菜。只是各有各的做法。老樂家的做法是豬肉分肥瘦切成塊,先將肥肉放入鍋中煸炒,炒出油後把肉皮炸至金黃,再放進瘦肉,繼續煸炒,待瘦肉表面的水分不再炸鍋時,依次放入料酒,姜蒜和各種調料,以及生抽老抽,然後加入適量熱水。再將豆腐切成片放在肉上邊,以便其充分吸油,越煮越嫩。適當的時候,放入各種時令蔬菜煮熟即可。這是一款葷素搭配、老少皆宜的家常菜,非常受歡迎。

自從智能手機普及之後,尤其是各種小視頻app出來之後,各類美食節目層出不窮。老樂也不甘示弱,與時俱進地拓寬了廚藝路子。就在今年抗疫期間,還學會了網購,變着花樣給家人做美食。中式的火鍋泡菜魚,西式的烤麵包、做披薩,成天忙得不亦樂乎。

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厭倦的時候。做飯也一樣,一日三餐,天天如此,自然就煩了。尤其是今年疫情發生後,出外吃飯的機會少了,宅在家的日子多了。更是不知道吃什麼了。於是乎,老樂也想出了一個偷懶的辦法。就是中午米飯炒菜,菜多做點;晚飯用中午的剩菜燴麵。「一不小心」再多下點面,吃不完留着第二天早上當早餐。他還美其名曰這叫「三套餐」,既節約又省事!

民以食為天,做飯是生存之技。這與高低貴賤沒有關係。會做飯能討人喜歡,何樂而不為呢。[1]

作者簡介

蒲忠漢,男,生於1960年1月,中共黨員,大學文化,赤土嶺文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