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會計估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會計估計是一個專有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會計估計,是指財務報表中具有計量不確定性的貨幣金額。其中的計量不確定性,是指當財務報表中的貨幣金額不能直接觀察取得而必須進行估計時,所產生的不確定性。由於會計估計不能直接觀察取得,進行會計估計時,涉及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為基礎所作的判斷和假設,並可能會使用某些計量技術。

會計估計的特點

會計估計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會計估計的存在是由於經濟活動中內在的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在會計核算中,企業總是力求保持會計核算的可靠性,但有些經濟業務本身具有不確定性。例如,壞賬、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固定資產殘餘價值、無形資產攤銷年限等,因而需要根據經驗作出估計。

第二,進行會計估計時,往往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資料為基礎,並使用相應的計量技術。企業在會計核算中,由於經營活動中內在的不確定性,不得不經常進行估計。一些估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確定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例如,壞賬準備、擔保責任引起的負債;另一些估計的主要目的是確定將在某一期間記錄的收益或費用的金額,例如,某一期間的折舊、攤銷的金額。企業在進行會計估計時,通常是根據當時的情況和經驗,通過使用計量技術中的估值方法(如期權定價模型)或估計方法,以一定的信息或資料為基礎進行。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環境的變化,進行會計估計的基礎可能會發生變化,因此,進行會計估計所依據的信息或者資料不得不經常發生變化。由於最新的信息是最接近目標的信息,以其為基礎所作的估計最接近實際,所以進行會計估計時,應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資料為基礎。

第三,進行會計估計並不會削弱會計確認和計量的可靠性。企業為了定期、及時地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將延續不斷的經營活動人為地劃分為一定的期間,並在權責發生制的基礎上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定期確認和計量。例如,在會計分期的情況下,許多企業的交易跨越若干會計年度,以至於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作出決定;某一年度發生的開支,哪些可以合理地預期能夠產生其他年度以收益形式表示的利益,從而全部或部分向後遞延,哪些可以合理地預期在當期能夠得到補償,從而確認為費用。由於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的前提,在確認和計量過程中,不得不對許多尚在延續中、其結果尚未確定的交易或事項予以估計入賬。

會計估計的披露

企業應當披露重要的會計估計,不具有重要性的會計估計可以不披露。判斷會計估計是否重要,應當考慮與會計估計相關項目的性質和金額。企業應當披露的重要會計估計包括:

(1)存貨可變現淨值的確定。

(2)採用公允價值模式下的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的確定。

(3)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與淨殘值;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

(4)生產性生物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與淨殘值;各類生產性生物資產的折舊方法。

(5)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與淨殘值。

(6)可收回金額按照資產組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確定的,確定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的方法。

可收回金額按照資產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確定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確定。

(7)投人法或產出法的確定。

(8)權益工具公允價值的確定。

(9)債務人債務重組中轉讓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由債務轉成的股份的公允價值和修改其他債務條件後債務的公允價值的確定。

債權人債務重組中受讓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由債權轉成的股份的公允價值和修改其他債務條件後債權尚公允價值的確定。

(10)預計負債初始計量的最佳估計數的確定。

(11)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確定。

(12)承租人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出租人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分配。

(13)探明礦區權益、井及相關設施的折耗方法;與油氣開採活動相關的輔助設備及設施的折舊方法。

(14)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成本的公允價值的確定。

(15)其他重要的會計估計。

會計估計變更

會計估計變更,是指由於資產和負債的當前狀況及預期經濟利益和義務發生了變化,從而對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或者資產的定期消耗金額進行調整。由於企業經營活動中內在的不確定因素,許多財務報表項目不能準確地計量,只能進行估計,估計過程涉及以最近可以得到的信息為基礎所作的判斷。但是,估計畢竟是就現有資料對未來所作的判斷,隨着時間的推移,如果賴以進行估計的基礎發生變化,或者取得了新的信息、積累了更多的經驗或後來的發展可能不得不對估計進行修正,但會計估計變更的依據應當真實、可靠。會計估計變更的情形包括:

第一,賴以進行估計的基礎發生了變化。企業進行會計估計,總是依賴於一定的基礎。如果其所依賴的基礎發生了變化,則會計估計也應相應發生變化。例如,企業的某項無形資產攤銷年限原定為10年,以後發生的情況表明,該資產的受益年限已不足10年,而相應調減攤銷年限。

第二,取得了新的信息、積累了更多的經驗。企業進行會計估計是就現有資料對未來所作的判斷,隨着時間的推移,企業有可能取得新的信息、積累更多的經驗,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能不得不對會計估計進行修正,即發生會計估計變更。例如,企業原根據當時能夠得到的信息,對應收賬款每年按其餘額的5%計提壞賬準備。現在掌握了新的信息,判定不能收回的應收賬款比例巳達15%,企業改按15%的比例計提壞賬準備。會計估計變更,並不意味着以前期間會計估計是錯誤的,只是由於情況發生變化,或者掌握了新的信息,積累了更多的經驗,使得變更會計估計能夠更好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如果以前期間的會計估計是錯誤的,則屬於前期差錯,按前期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處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