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概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它是對會計基本要素和會計核算的經濟業務所下的定義,也是對廣泛的財務會計內容的基本歸類。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採用專門的方法和程序,對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完整的、連續的、系統的核算和監督,以提供經濟信息和反映受託責任履行為主要目的的經濟管理活動。會計概念包括資產、負債、權益、收入費用、以及經濟業務等。掌握了會計概念就可以將極其龐雜的經濟業務事項和大量的數據通過分類和匯總縮減為少量比較重要而相互區別又彼此聯繫的項目,用以進行會計核算,編制出項目簡明、含義明確的會計報表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的,對企業、機關、事業單位或者其它經濟組織等的生產經營活動或預算執行的過程及其結果,系統地、連續地進行核算,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並根據核算資料對經濟活動或者事項進行分析、利用和檢查。
會計的概念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採用一系列專門的方法和程序,對經濟交易或事項進行連續、系統、綜合地核算和監督,提供經濟信息,參與預測決策的一種管理活動
質量會計的概念 A Levitt指出,高質量會計準則能導致可比(parability)、透明(transparency)和充分披露(fulldisclosure)的財務信息,從而,投資者利用這些信息可以在不同的會計期間有針對性地分析公司的業績。事實上,A.Levitt的這一表述並未對高質量會計準則下直接的定義,而是闡明高質量會計準則所追求的目標——高質量財務報告,是對一項會計準則是否為高質量的「事後認定」,而非「事前識別」。要建立評估會計準則質量高低的標準,首先必須尋求高質量會計準則所具有的基本屬性。我們認為,這一基本屬性就是準則的制定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依賴於邏輯嚴密的、綜合性的、總括性的會計基本概念及其框架,即準則的概念依從性。[1]
財務會計的概念 企業會計的一個分支。旨在反映與控制企業財務狀況及其變動和財務成果的財務信息系統。它在會計制度和會計原則的指導下,對企業已發生和已完成的經濟業務(會計事項)中能用貨幣計量的數據,按照一定的會計模式,加工轉換成藉助於會計報表(財務報表)所表達的財務信息,以供企業內外有關方面在謀求增收節支、提高效益和進行理財決策時參考。 西方國家 財務會計是以向企業外部利害關係集團(主要是投資人和債權人)提供有助於投資決策與信貸決策的通用財務報表和其他財務報告為目標。通用財務報表一般包括:①資產負債表;②利潤或收益表;③業主或股東產權的其他變動表;④財務狀況變動表。這些報表反映的企業財務狀況、財務狀況的變動和經營成果主要屬於歷史信息和貨幣信息,但結合其他財務報告中的預測信息和非貨幣信息,投資人和債權人可以從中了解「企業創造有利的現金流動(現金淨流入)能力」,以便在作出投資和信貸決策前,能對企業投資和貸款中獲得的預期現金流入(股利、利息、到期證券和貸款的本金收入),在金額、時間安排和不確定性等方面作出較為正確的預測與判斷。西方企業對外公開的財務報表,目前一般是按傳統的會計模式(歷史成本會計模式)將會計數據加工改制而成。鑑於傳統的會計模式不反映通貨膨脹的影響會降低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西方國家的會計界正致力於財務會計和財務報告模式的改革研究。已提出的改革設想主要有:①一般購買力會計模式(一般購買力報告模式)。旨在消除通貨膨脹(貨幣購買力下跌)對財務報表的影響。他們建議在保留歷史成本會計模式的基礎上,對於由此產生的財務報表(即傳統的財務報表)統一按一般物價指數加以調整。例如,在美國,可用「不變價格美元」(constant dollars)代表報表中的「歷史美元」(historical dollars)重新表達所有項目。②現行成本(重置成本)會計模式。旨在消除企業擁有的經濟資源中各個項目具體價格變動的影響。他們建議用現行成本(重置成本)會計模式代替歷史成本會計模式,產生以現行成本為基礎的財務報表。在美國,按照1979年公布的第33號財務會計準則公告 (SFAS No.33),要求符合條件的證券上市的大公司,在傳統的財務報表以外,對規定的項目同時用「不變價格美元」和「現行成本」作為補充資料,在其他的財務報告手段中加以表達。在英國,按照1980年公布的第16號標準會計慣例公告(SSAP No.16),要求指定的大公司(人壽保險和投資信託企業除外),對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提供現行成本信息。
西方國家財務會計的特點之一,是受會計原則的指導。例如,在美國,是受公認會計原則(GAAP)的指導。鑑於指導財務會計的現行公認會計原則主要是對傳統會計實務的歸納與描述,美國會計界已經開始研究一套會計概念結構來改進公認會計原則,發展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從1978~1984年,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先後發表的第1~5號財務會計概念公告(SFAC No.1~5)和1983年12月 3日發表的徵求意見稿(建議的財務會計概念公告),分別對企業財務報告的目標,會計信息質量的特徵,財務報表的要素,非企業組織財務報告目標和企業財務報表的確認與計量等問題,闡述了具有權威性的見解。 中國 財務會計通常指傳統的會計核算中除成本核算以外的部分,主要包括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會計,基金和借款會計,銷售收入、利潤確定和分配會計,還包括隨着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實行對外開放而不斷出現的財務會計的新內容,如分期收款銷售會計、租賃會計、外幣業務會計、分支機構和聯營會計、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會計、合併會計報表等。
會計人員的職責,概括起來就是及時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認真貫徹執行和維護國家財經制度和財經紀律,積極參與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根據會計法的規定,會計人員的主要職責是:
(1)進行會計核算。會計人員要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依據,記帳、算帳、?報帳,做到手續完備,內容真實,數字準確,帳目清楚,日清月結,按期報帳,如實反映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財務收支情況。進行會計核算,及時地提供真實可靠的、能滿足各方需要的會計信息,是會計人員最基本的職責。
(2)實行會計監督。各單位的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本單位實行會計監督。?會計人員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不予受理;對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補充;發現帳簿記錄與實物、款項不符的時候,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無權自行處理的,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行政領導人報告,請求查明原因,作出處理;對違反國家統一的財政制度、財務制度規定的收支,不予辦理。
(3)擬訂本單位辦理會計事務的具體辦法。
(4)參與擬定經濟計劃、業務計劃,考核、分析預算、財務計劃的執行情況。
(5)辦理其他會計事務。
不過我個人覺得要為公司提供有用信息是很重要的,現在很多會計都是為了報稅而做帳,忽略了為企業經營者提供供決策的信息。
成本會計的概念 狹義的成本會計:僅指成本核算。
廣義的成本會計:包括成本預測、決策、計劃、控制、核算、分析及考評。 成本會計是利用會計的基本原理和一般原則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和成本、勞務成本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綜合的核算和監督,並參與計劃、決策、執行、控制、分析、反饋的一項管理活動。
成本會計的對象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生產經營業務成本和期間費用。 說的是成本會計的工作內容或核算內容,成本會計是個工作崗位。期間費用直接計入企業損益,不計入生產成本。
傳統會計的概念 1、 傳統的會計職能被界定為核算和監督。 核算與監督是傳統的兩大會計職能。這也是對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這主要是會計人員根據國家的相關法規和統_的會計制度進行的事後反映和對以往經濟業務的記錄。這種要求與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有較大的距離。很難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對企業數據的需要,反映在企業決策跟不是市場變化,決策可行性差、缺乏量化的數據分析依據等等。
2、 傳統的會計流程獨立於業務流程之外。 傳統的會計流程是會計人員在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則下,以貨幣為計量工具對企業經濟業務進行記錄。會計核算流程大體如下所示: 一般經濟業務發生後財務人員根據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後進行賬簿登記和報表編制。會計人員很少涉及業務層面的流程。會計人員只負責業務發生的單據流轉和記錄,並涉及業務本身。所以傳統的會計方式下會計人員對成本管理、應收應付款、固定資產的管理等方面存在極大的制約。
3、 傳統的會計電算化只是計算機記賬。 會計電算化只是傳統的會計核算程序的計算機化。並沒有網絡、數據倉庫等相關概念和應用的支持。充其量只是發揮了計算機的數據計算和存儲功能。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和企業環境的不穩定造成風險的不斷增加,使得決策層對企業數據的及時、準確、共享性提出了現實要求。原有獨立、分散的單機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管理的需要。
4、 傳統的會計人員只是普通的核算人員。 傳統會計下,會計人員只是按部就班進行核算和監督。一般會計人員較少參與管理,更不用說決策,會計人員地位低下。這除了受傳統的經濟模式制約、、會計人員自身素質限制之外,主要是由於企業環境和企業領導的意識有關。
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 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主要是指由註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依法對委託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的審計、鑑證的一種監督制度。另外單位和個人檢舉違法行為,也屬於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
1、 註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範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會計師法》的規定,註冊會計師是依法取得註冊會計師證書並接受委託從事審計和會計諮詢、服務業務的執業人員。 (1) 審計業務 審查財務會計報告,出具審計報告;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辦理企業合併、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審計業務,出具有關報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審計業務。 (2) 承辦會計諮詢、服務業務。 包括:設計會計制度、擔任會計顧問,提供會計、管理諮詢;代理納稅申報;提供稅務諮詢等。 3、《會計法》對註冊會計審計的規定: (1)委託單位應當如實向註冊會計師提供相關的會計資料。 (2)任何人不得干擾註冊會計師獨立開展審計業務。 (3)財政部門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有監督的責任。 根據規定:「國務院財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財政部門,依法對註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和註冊會計師協會進行監督、指導
如何界定會計的概念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運用專門方法對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打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地核算和監督,提供會計信息,並隨着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逐步開著預測、決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是經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視頻
會計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