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傘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傘雲 在山上出現像吊傘狀的雲,又稱傘雲、吊雲,表示一天內會下雨。[1]

[]

  是一種天氣轉壞的雲狀大量水蒸氣遇冷凝聚而成.

公元前1100年,中國人已經使用傘,那時已經用傘表示身份。傘骨用竹或檀香木製成,上面覆以樹葉或羽毛做的傘面。公元12世紀英語才出現「傘」這個詞。歐洲以前一直只有陽傘,到1733年,巴黎人用油布做傘面,才製成雨傘。1750年,英國的漢威到外國旅行後帶了一把傘面回倫敦,轟動一時。1874年雪靠耳附近迪卡地區的金屬拉絲工霍克斯取得弧形鋼質傘骨的專利權。有了此傘骨,傘可以收緊,從此成為英國紳士常用的雨具。1930年柏林人豪普特發明了伸縮傘。在學術界也有人說,公元4世紀三國時期中國人才發明了傘。

唐朝的造紙業十分發達,社會用紙廣泛。有的工匠在紙上塗桐油,製成能防雨的油紙傘,作為羅傘(即綾羅面料傘)的一個補充。誰知大受歡迎。一時間,下雨人人舉紙傘的情景,在長安各地隨處可見。明代皇帝朱元璋,明文規定庶民不得用羅傘,只可用紙傘。清代的民間,在廣東、福建等地大量製造黑布傘,行銷國外。

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傘也曾經是莊嚴和帝王的標誌。泰國國王外行,金色羅傘張立於後。緬甸君主的尊號是巨傘之王。日本天皇每次出遊,總有一持傘者恭敬陪同。這些傘都各有本國的特色。

傘在唐朝時由中國傳入日本。公元781年在京城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的大街上,有一天突然之間落下雨點。滿街來往的人都打着傘走過,只有一個前來中國留學的日本和尚沒有傘。他摸摸自己濕淋淋的光頭,好像明白了一件事。回國的時候,他買了許多傘,千方百計帶到日本,送給了親戚朋友。從此,雨傘便在日本流行起來。

1747年,英國的商人漢威到中國廣州辦貨。他看見人們撐着黑布傘在雨中行走,覺得挺好。臨回國前帶了一把傘回倫敦。1750年,當他在倫敦鐘塔下張開傘遮雨的時候,被過路人視為怪物加以嘲笑:「哈,男士不尊重天意,躲在怪物下邊不出來,太不象話了。」還有人指責他,這是對上帝的不恭,應當受到懲罰。漢威不予理會,每天上街帶傘,宣傳使用傘的好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