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上的行走(王淑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傷口上的行走》是中國當代作家王淑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傷口上的行走
地處寧夏南部山區的海原,素有「貧瘠甲天下」之稱,曾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稱為世界上「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由于山大溝深、乾旱少雨,這裡的農民一直無奈地靠天吃飯。天,偶爾慷慨一次,就要用十次的吝嗇來補償,廣種薄收,年復一年,農民的汗水摔在地上,一半是希望一半是失望。
寧夏的12月,是滴水成冰的世界。受西伯利亞寒流的影響,每年從十月下旬開始,凜冽的北風就會像刀子一樣,一寸一寸剝蝕泥土,一下一下掌摑肌膚。
1920年,西北遭遇大旱,大路上塵土盈天,田野里一片赤土。此時,直系軍閥和奉系軍閥正上演着「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的劇目,天災人禍,老百姓在水深火熱中飽受煎熬。
但那一年的海原,卻受到上天格外的眷顧,南華山下五穀豐登,糧食滿倉,一片喜慶氣象。山窪里的梨樹竟然快樂得忘了季節,黃澄澄的秋季果子和白燦燦的春季花朵同時掛在樹枝上,果未落,花又開,人們驚嘆不已,以為是豐收的好兆頭。
誰也不會料到,一場巨大的災難正在地下醞釀。
1920年12月16日,魯迅先生在日記中記下了這樣的一筆:「夜地震約一分時止」。先生不會想到,他寥寥的八個字,記下的是千里之外大地震傳導到北京的餘波,記下的是一場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天災——海原大地震。
1920年12月16日20時05分53秒(農曆庚申年十一月初七),「在絲綢之路的一段上,山峰在夜幕下移動,巨大的地裂,山崩如瀑布般一瀉而下……巨大的山體滑坡,吞噬了無數的村莊,覆蓋了肥沃的平原及谷地,淤塞了河道,山谷變成了湖泊,大山在一夜之間移動到了別的地方。當時的人們被這突兀的地震驚呆了。他們驚奇地叫道:山走了。」
人們說的山,是南華山與西華山,是世代生活在海原的人們賴以生存的母親山。這兩座山雖清貧,但偉岸、剛毅,千萬年來,她們用自己的身軀抵擋着風雨,陪着這片貧瘠土地上的人們度過饑荒年月,躲過兵荒馬亂,用溫柔的臂膀守護着一方百姓。在祖祖輩輩的記憶中,見過電閃雷鳴,見過狂風怒吼,但南華山與西華山巍然屹立的姿態從未改變。
那個夜晚,山走了!她們在瞬間移動軀體,扭曲、錯位、崩塌……她們似乎忘了,忘了她們的懷裡,還擁着一孔孔冬暖夏涼的窯洞,窯洞裡,是無數個溫暖的家,家裡有父母,丈夫,妻子,兒女……
山走了!推動山走的力量相當於1200枚廣島原子彈,2.2億噸TNT炸藥,或者11.2個唐山大地震。從廢墟里爬出來的倖存者驚魂未定,眼睜睜看着山體移動,捂住胸腔驚呼:「山走了!」跟山同時走的,還有許許多多來不及呼救的鄰居,親人……
十年九不遇的豐收年,窯洞裡,一口口大缸小缸里盛着土豆、小麥、胡麻、香水梨……豐收的喜悅還縈繞在心頭,甜蜜的夢剛剛開始。那個夜晚,山頭滑落河谷,坡坎凸為丘陵,平地陷入深谷,地下冒出黑水,腳下厚重的大地像是有怪物在穿行,鼓起,落下;落下,又鼓起,整戶、整村、整寨的人,瞬間就被黃土深埋,窯沒了,家沒了,親人沒了,糧食沒了……海原,在12月的寒風裡發抖。
苜蓿花開的時節,我再一次踏上了去往海原的路。與前幾次不同的是,這一次,是專為探訪那場苦難而來。
山路彎彎,不時地,就有一片紫色闖入視野,苜蓿花開得艷艷,與乾涸的土地較着勁,喜歡這種倔強的樣子,有骨氣的人和物,我都喜歡,它們在光陰的流轉里,暗合了我的某種心意。
海原地震博物館,黃藍相間的外表,是大地與天空的顏色,樓頂上不鏽鋼的地球模型,在太陽下發出耀眼的光。四周安靜得出奇,讓這座現代建築有了一種遺世獨立的味道,像一段凝固的舊時光,將九十多年前的那場災難無言珍藏。
推門。進館。館內人不多,牆上的黑白照片,停留在那個人間末日般的夜晚——山在走,窯在抖,大地在咆哮,人們驚恐絕望的呼號聲穿越近一個世紀的時光,縈繞在黃土高原的上空……心隨着腳步的挪動不斷緊縮,抽搐,似有千斤的重物壓在肩上,接近窒息。多年來進過好多博物館,從來沒有哪座博物館像海原地震博物館一樣,沉重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走出博物館大門,門外廣場上,一位約莫80歲的老人坐在輪椅上,他對着博物館望着,一眼不眨地望着,臉上是落寞而憂傷的表情……是不敢進去看吧,有多少親人定格在了那些黑白照片中?
27萬,是遇難的人數。27萬的男女老少里,有多少相濡以沫的夫妻,過着不離不棄的日子,有多少相親相愛的人兒,唱着柔情似水的「花兒」,有多少巧手的女子,繡着一對對鴛鴦,有多少牙牙學語的孩童,有多少耄耄之年的老人……誰能說得清?
2010年12月16日,海原大地震90周年紀念日。海原地震博物館在祭日這一天正式開館,那場亘古未有的災難打開塵封,重又呈現在世人面前。
如果用「路」來組詞,道路,公路,天路,心路……相信幼兒園的小朋友也會組出好多來。
但在海原,還有一種路,叫搖路。搖擺的搖,大路的路,顧名思義,就是搖出來的路。在那次大地震中,大地扭曲、錯位,形成高低不平的斷裂帶。魯迅先生說過:「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震後,人們沿着斷裂帶走親訪友,日久天長,原本沒有路的地方就被踩出了一條條羊腸小路。因為是地震搖出來的路,當地人稱之為「搖路」。
在搖路上行走,看着山窪里的村莊和莊稼,摸摸依舊乾涸而沉默的泥土,想着那個流傳民間的故事,似乎又看到那個鬚髮全白的老者走在古城的街上,一手拿桃,一手拿梨,沿街叫賣「逃」和「離」,可惜滿街滿城,無人能懂天機。
「搖路」,我在心裡默念了一遍,回首看看這被當地百姓稱為「破山」,「走山」的地方,突然鼻子一酸,眼眶發熱,淚水尚未滴落就已風乾——這破山,這搖路。
作者簡介
王淑萍,回族。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