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勃朗撞擊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倫勃朗撞擊坑(英語:Rembrandt)是水星上的一個大型撞擊坑,直徑715公里,是水星上第二大撞擊坑,僅次於卡洛里盆地,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撞擊坑之一。於2008年10月6日信使號第二次飛掠水星時發現。該撞擊坑年齡約39億年,於後期重轟炸期形成。在倫勃朗撞擊坑外環周圍的撞擊坑密度和直徑代表這是水星上最年輕的撞擊盆地之一[1]。
發現背景
倫勃朗撞擊坑是在信使號第二次飛掠水星期間[2],於2008年10月6日在所攝水星表面影像中發現。該撞擊坑位於水星南半球南緯 33°。以著名荷蘭畫家倫勃朗命名,並由國際天文聯會於2009年2月27日批准。
地質
倫勃朗撞擊坑是水星上第二大撞擊坑,僅次於卡洛里盆地。其外部邊緣,或者是其外環,是由斷崖和斷塊山組成的環確定的。環的直徑是715公里,相當於卡洛里盆地的一半。該撞擊坑周圍被撞擊時從深處噴出的噴發物塊狀沉積包圍。噴發物主要在撞擊坑北方和東北方可見。坑內可分成兩種地形:圓丘地形和平原。前者占據了坑底接近北緣的部分,並形成了一個直徑約130公里的不完整環。後者則占據了坑內大部分區域。這兩種平原被一個直徑約450公里的環狀斷塊山脈分離。這個界線或許可以對應到撞擊後剛形成不久,後來坍塌的暫態內腔。
年齡和形成
目前關於倫勃朗撞擊坑的資料都顯示它是水星上最年輕的撞擊盆地之一。其年代大約和卡洛里盆地相當。倫勃朗撞擊坑形成於內太陽系的後期重轟炸期將結束時,約39億年。該次撞擊將水星外殼淺層物質大量噴出,形成撞擊坑周圍較深色且相對偏藍的噴發物。該次撞擊事水星外殼變薄,並引發火山活動。淺色熔岩填充了倫勃朗撞擊坑內部並沉澱,並造成盆地底部的收縮而形成皺脊;之後撞擊坑底部因為不明原因隆起,造成張裂而形成槽溝。
水星上最後的板塊運動導致葉狀陡坡形成,其走向是環狀皺脊的切線方向。這可以指出或許可對應到被埋藏的盆地內環狀地形會影響陡坡的形成。在這之後水星內部活動停止,水星表面地質作用剩下零星的撞擊事件。
視頻
倫勃朗撞擊坑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水星未曾觸及區面紗揭開 發現巨大撞擊坑(圖),中國天文科普網,2009-5-6
- ↑ 美探測器撞水星完成使命 曾發現數水星真的有水,快科技,20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