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偽書通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偽書通考》,辨偽目錄書。張心澂編著。1939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初版,1954年再版,1957年3版修訂本。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是張氏受顧頡剛《古史辨》影響而編撰的,最初僅把宋濂《諸子辨》、胡應麟《四部正訛》、姚際恆《古今偽書考》3書合為一編。繼之則廣事搜集古書辨偽材料,隨時增入。1936至1937年,作者乘失業之際,在上海專門其事,最後完稿。1953年作者轉入廣西省文史研究館之後,對本書進行大量修訂,增加45部,舊有各書刪除繁蕪,增加資料,經部小學、子部醫家、集部詞曲增補尤多,見於史志著錄者一一補充,1955年修訂完畢。分經、史、子、集、道、佛6類,約100萬字,共辨古書1 105部。以書名為綱,每書之下依次羅列諸家之說,一一註明出處,然後附加編者按語,加以分析辨證。諸家之說有摘鈔原文者,亦有提取要點者,以出處具在,可以覆按。凡全偽或部分偽,或疑偽諸書,皆在收錄之列。其書本不偽,因誤認撰人或時代者,亦在收錄之列。凡合以上標準,雖亡佚之書亦予收錄。中國偽書約起於秦火之後、漢初群籍復出之時,而大量辨偽則以劉向、歆父子為先導。其著為專書者明有宋濂、胡應麟,清有姚際恆等人,而集眾家之說匯為一編者,則以本書為首創。

本書自創始至最後修訂定稿,前後達數十年之久,網羅古今辨偽資料極其豐富。且一一註明出處,原原本本,不務空談。所附按語,多有心得。書前冠以《總論》,於偽書產生的原因、偽書的程度、偽書的範圍、辨偽的發生及辨偽的方法等,作了系統的論述,為繼梁啓超《古書的真偽及其年代》後又一辨偽專著。

本書是迄今為止關於偽書研究的最完備的資料匯編。

作者介紹

張心澂(1889—?),字仲青,中國學者。廣西桂林人,北京譯學館畢業,曾任郵傳部七品京官、鐵路總局課員、交通部主事、國民政府交通部總務司第五科科長等,後執教於廣西大學,1953年始任廣西文史研究館研究員。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1]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收書以專著為主,少數是全集、選集,以及在科學上有開創性的論文[2],公認的有很高價值的單篇文學作品。以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為主要對象。

視頻

偽書通考 相關視頻

專家考古遭遇大轉折! 千古疑題迎來破解,《尚書》是偽書?
古書還能這樣讀,分分鐘讀完名著,漲姿勢了

參考文獻

  1. 文獻的定義是什麼,有途網,2020-06-19
  2. 專著和學術論文,豆丁網,2017-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