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伯駕(1804年6月18日-1888年1月10日),原名彼得·帕克(Peter Parker),美國麻省人,是美國早期來華傳教士、醫師、外交官。鴉片戰爭時期曾參與《望廈條約》的談判,後擔任過美國駐華公使。
復活節是為紀念耶穌復活的節日[1],據《聖經·新約全書》載:耶穌受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後,第三天復活。根據公元325年尼西亞公會議規定,復活節在每年春分後第一個圓月後的第一個星期日,一般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2]。
簡介
1831年伯駕在耶魯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834年獲得醫學士學位,隨後進入神學院,並得到傳教於中國的委派。由於他卓越的醫療技術,伯駕成為第一位在華專職醫療傳教士。因為廣州十三行不允許外國人學習漢文,他先去新加坡學習了一段時間中文,然後於1835年11月份再度返回廣州。他先在外國人駐地開了一間藥房,開始為中國人看病,他主治的大部分是眼疾。後來,他的藥房擴展而成一家眼科醫院,即博濟醫院。這家醫院日後逐漸發展成為今天著名的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和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是中山大學醫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他亦曾短暫地作為中華醫學傳教會澳門醫院的負責人。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伯駕關閉了博濟醫院回到了美國,兩年後他再一次回到中國,重開博濟醫院,並且增加了醫院人手和擴大了規模。伯駕將西方醫療技術帶到了中國,他醫術精湛,被譽為「用柳葉刀(即手術刀)傳福音」。
1844年,伯駕獲得委任,參與《望廈條約》的談判與簽訂。1847年,他擔任美國駐華公使代辦,1855年正式被委任為美國駐華公使。伯駕作為美國政府的代表,對華態度強硬,積極謀求擴大美國在華權益。伯駕有一句名言:「中國人不服從,就毀滅。」(Bend or Break)。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曾呼籲美軍與英軍、法軍分占舟山、台灣、朝鮮國。出於健康原因,伯駕於1855年回到美國。但於同年,他被委任為美國派華專員,負責修訂《望廈條約》。伯駕在中國工作直到1857年,再一次由於健康原因卸任,回到美國。
此後,他常居華府,1888年去世。
視頻
伯駕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復活節由來及傳統,搜狐,2018-03-13
- ↑ 復活節是什麼節日?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之間有什麼關係,搜狐,2018-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