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何橋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何橋鎮隸屬於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地處銅山區西北部,東接黃集鎮,南與安徽省蕭縣楊樓鎮交界,西鄰豐縣范樓鎮,北與沛縣敬安鎮接壤。 區域面積7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53474人。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銅山縣五區,稱何橋區。1983年,何橋人民公社改為何橋鄉。2000年4月,撤鄉,改設何橋鎮。 截至2020年6月,何橋鎮下轄15個行政村。

2019年,何橋鎮有工業企業29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6個。[1]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銅山縣五區,稱何橋區。

1957年,置何橋鄉。

1958年10月,何橋、黃集2鄉合併為黃集人民公社。

1966年7月,分設為何橋、黃集2個人民公社。

1983年,何橋人民公社改為何橋鄉。

2000年4月,撤鄉,改設何橋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何橋鎮轄何橋、雙樓、袁寨、金安、莊裡寨、宗莊、土樓、付村、葉莊、張集、趙台、段莊、馬行、肖莊、苗莊15個村民委員會。下轄99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何橋鎮下轄15個行政村。 鎮政府駐何橋村。了[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何橋鎮地處銅山區西北部,東接黃集鎮,南與安徽省蕭縣楊樓鎮交界,西鄰豐縣范樓鎮,北與沛縣敬安鎮接壤。 區域面積7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何橋鎮地處黃泛沖積平原南緣,地勢平坦,地形近似靴形,地勢西高東低,南北以黃河古堤為界,古堤兩側南高北低。主要為平原。

水文

何橋鎮境內河道屬黃淮流域,3條主要河流為鄭集南支河、新黃大溝、黃河故道,黃河故道為江蘇和安徽的界河,鎮內河道長度3.3千米,自西向東流向市區黃河故道。

自然資源

何橋鎮境內自然資源有岩鹽礦,儲量巨大,約1800萬噸。

人口

2011年末,何橋鎮轄區總人口4998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464人,城鎮化率14.9%。另有流動人口124人。總人口中,男性25607人,占50.2%;女性24378人,占49.8%。2011年,人口出生率17.1‰,人口死亡率10.1‰,人口自然增長率7‰。

2017年末,何橋鎮常住人口5.05萬人。

截至2019年末,何橋鎮戶籍人口53474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何橋鎮實現生產總值11.1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0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3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76億元,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為36:30:34。

2011年,何橋鎮財政總收入2489.1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2057.2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958萬元,增值稅720萬元,企業所得稅580.5萬元,個人所得稅230.6萬元。人均財政收入498元。

2019年,何橋鎮有工業企業29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6個。

農業

2011年,何橋鎮有農業耕地面積6.48萬畝,人均1.3畝,全部為水澆地。農業總產值6.98億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7萬噸,人均540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食用菌、蘆筍、油菜、大豆、棉花等。畜牧業以飼養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產肉類2241噸,禽蛋5980噸;畜牧業總產值2.30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3%。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2.8萬畝,林木覆蓋率25.35%。

工業

何橋鎮工業形成以徐州金港、凱諾為龍頭的小型起重機械製造業;以徐州雙辰、友恆服飾為龍頭的現代服裝加工業;以蒙愛達、志精電子為龍頭的電子加工裝配業。以小型吊裝機械、服裝加工、電子、建築材料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19.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職工1350人,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有2家,實現工業增加值3.35億元。

商業

2011年末,何橋鎮有商業網點156個,職工478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5億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8.1億元。2011年,進出口總額0.8億美元。

金融

2011年末,何橋鎮有2家金融機構在境內設立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2.6億元;各項貸款餘額0.75億元。[4]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何橋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5個,各類文化專業戶75戶,各類圖書室25個,藏書10餘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84人。

2011年末,何橋鎮有體育場地7處,各村都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53%。

2011年末,何橋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數字電視用戶1.06萬戶,有線電視綜合覆蓋率68%。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何橋鎮有幼兒園(所)23所,在園幼兒2046人,專任教師128人;小學7所,在校生2180人,專任教師15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857人,專任教師15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3148萬元。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何橋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2個。病床48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96張。專業衛生人員138名,其中執業醫師63人,註冊護士15人。醫療機構完成診療3.39萬人次。住院手術623台次,出院病人2480人次。

2011年,何橋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10/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7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5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4萬人,參合率98%;孕產婦死亡率為0。

社會保障

2011年,何橋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40戶,人數1367人,支出153.9萬元,月人均94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97人,支出94.5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84人,支出40.32萬元;農村醫療救助8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43人次,共支出7.8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5.8萬元。2011年末,參加農村基本養老保險16324人,比上年末增加6800人,參保率99%。[5]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何橋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15個。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32個,固定電話用戶0.85萬戶,移動電話用戶3.4萬戶。

給排水

2011年末,何橋鎮區有自來水廠2座,年生活用水193歹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15.8千米,污水備理工程2項。

供電

2011年末,何橋鎮區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所)1座,主變壓器2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17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9%,供電可靠率99.9%。

園林綠化

2011年末,何橋鎮區有文化廣場1個,公共綠地220.7畝,花壇20個。

交通運輸

何橋鎮境內有漢何路、何黃路、何敬路3條公路幹線交會。鎮、村公路形成網絡。有縣鎮級公路6條,總長42千米。2011年末,鎮區道路總長度12千米;橋樑2座,總長度120米。鎮區開通公交汽車線路2條。何橋鎮客運站日發客運汽車96班次,日發送旅客4000餘人次。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何橋鎮以鎮政府駐地何橋村命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