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福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何福堂 |
---|
|
何福堂(1817-1871), 原名是進善,福堂是他的號。生於廣東省佛山南海西樵山。香港首位華人牧師, 也是繼梁發之後的第二位華人牧師。[1]
相傳當年港督指著山上的荒地對何福堂講, 這些地你想要幾多就要幾多. 次日何福堂買了二毫紙麵粉在山上撒, 有麵粉的地都歸了何福堂, 何福堂為何有在香港如此高的地位。[2]
生平
何福堂的父親早年赴南洋謀生,在馬六甲英華書院當雕版工人。 少有聰慧,因家貧未能順利升學,後到馬六甲入讀英華書院,入學前他已經略通英文,對中國古代的經典作品也有一定的瞭解。又隨理雅各牧師學習神學、希伯來文和希臘文。
當時學校開設的課程除神學外,還包括地理學、幾何學、天文學、倫理學、英文和中文等課程。何福堂資聰穎,學業進步很快,尚未畢業就已經能夠讀懂新舊約原文,並且能用希伯來文字作文了。由於學習成績優異,畢業前他已作爲英華書院的老師參與教學工作, 兼助理雅各牧師教堂服務。
香港第一位華人牧師
1843年,第一次中英鴉片戰爭結束後,中英雙方簽訂了《南京條約》。按條約規定,清朝政府割讓香港,倫敦會在馬六甲的英華書院隨即遷往香港,並改名爲英華神學院, 何福堂隨校而至繼續學習神學,並兼教會傳道工作。[3] 後理雅各主理倫敦會在香港的宣教事務,何福堂成爲其得力助手,爲倫敦會在香港的各項事業作出了諸多貢獻。1846年,理雅各因病回英國休假,他於香港愉寧堂被按立爲牧師,成爲香港第一位華人牧師,也是繼梁發之後中國的第二位華人牧師。
及後派往佛山和廣州兩地傳道, 在佛山成立自立教會,建造禮拜堂。可惜當時民智未開,傳教士在各地的活動引起華人的強烈反應,仇視傳教士的民眾縱火焚毀教堂,何福堂雖然及時脫身,但回到香港之後卻受驚過度而中風,翌年不治去世,於1871年2月15日在廣州病逝,時年僅53歲。。[4]
何褔堂家族
何褔堂有七子六女, 家族顯赫,人才背出:-
四子即何衛臣(Wyson Ho)1887年英國返港,為香港第一位華人執業律師。五子兒子何啟爵士, 創辦了第一間向華人開放的雅麗氏西醫院, 並創立了香港第一間高等學府香港大學, 成為香港華人領袖。七子何祐, 早年任香港政府傳譯及何衛臣文書,1897年隨伍廷芳到美國,1900年任舊金山領使。[5]
次女何妙齡,是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創辦人之一,其夫伍廷芳是香港首個華人立法局議員, 並曾任民初外交部長。三女何箕齡,丈夫趙秉鈞為清末民初政治家,曾任中華民國國務總理。
視頻
參考來源
- ↑ 何進善. 典華. [2023-01-24].
- ↑ 何福堂家族. HKUL. [2023-01-24].
- ↑ 何福堂是中國第一位牧師. 基督教週報. 2005-10-02 [2023-01-24].
- ↑ 何福堂—香港第一位華人牧師. AM730. 2011-05-27 [2023-01-24].
- ↑ 何福堂. SYMedialab. [202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