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何首烏葉(中藥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何首烏葉
20191127080832923.jpg
圖片來源 https://www.pig66.com/show-145-18393612-1.html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何首烏葉

漢語拼音:Hé Shǒu Wū Yè
性味:味微苦;性平
功能:解毒散結,殺蟲止癢
主治:瘡瘍,瘰癧,疥癬

何首烏葉,中藥名。為蓼科蓼屬植物何首烏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葉。具有解毒散結,殺蟲止癢的功效。主治瘡瘍,瘰癧,疥癬。[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何首烏葉

拼音名:Hé Shǒu Wū Yè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gonum molle D Don var.rude(Meissn.)A.J.Li[P.rude Meissn.;P.Paniculatum Bl.var.Rude(Meissn.)Steward」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葉。

採收和儲藏

夏、秋季採收,鮮用。

原形態

多年生纏繞藤本。根細長,末端成肥大的塊根,外表紅褐色至暗褐色。莖基部略呈木質,中空。葉互生;具長柄;托葉鞘膜質,褐色;葉片狹卵形或心形,長 4-8cm,寬2.5-5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或箭形,全緣或微帶波狀,上面深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均光滑無毛。圓錐花序。小花梗具節,基都具膜質苞片;花小,花被綠白色,5裂,大小不等,外面3片的背部有翅;雄蕊8,不等長,短於花被;雌蕊1,柱頭3裂,頭狀。瘦果橢圓形,有3棱,黑色,光亮,外包宿存花被,花被具明顯的3翅。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草坡、路邊、山坡石隙及灌木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東中南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台灣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性味

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

解毒散結;殺蟲止癢。主瘡瘍;瘰癧;疥癬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

《現代實用中藥》:生葉貼腫瘍。[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何首烏葉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何首烏葉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