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何 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何 苗

何 苗
圖片來自搜狗網

[1]

何苗2005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2011年博士畢業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2011-2013年在美國冷泉港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2013年10月加入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和上海市科委啟明星計劃等人才項目,主持科技創新2030 「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青年科學家項目、國自然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國自然面上項目等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基金。任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幹細胞和組織工程分會秘書長上海市神經科學學會女科學家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

招生專業

神經生物學

研究方向

神經環路的複雜功能依賴多種細胞類型之間的分工協作。解析神經環路的發育構築、功能原理及相關神經精神疾病,需要對不同細胞類型進行特異和高效地識別、標記與調控。在過去的研究中,我們建立了多種特異靶標不同神經細胞類型的轉基因小鼠模型與病毒體系,發展了基於多方面特徵進行組合標記的遺傳策略,以及細胞類型特異性miRNA純化方法miRAP和條件雙向基因調控策略SGIRT等多種技術,為神經發育、功能和疾病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當前我們一方面繼續拓展和建立新的遺傳工具和策略,為研究神經元和膠質細胞的多樣性和異質性提供關鍵技術;另一方面應用這些技術解析抑制性神經環路和下丘腦乳頭體神經環路的發育、連接與功能。主要成果以通訊或第一作者發表於Neuron、Molecular Psychiatry、Cell Reports、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高水平期刊;所發展的工具得到國內外同行的廣泛應用,合作成果發表於Cell、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20餘篇;迄今共發表SCI論文47篇,被引3700餘次。

代表論文

1. Gong L, Liu X, Wu JY, He M*(2022). Emerging strategies for the genetic dissection of gene functions, cell types, and neural circuits in the mammalian brain. Mol Psychiatr. 27(1): 422-435

2. Hou Y, Zhang Q, Liu H, Wu J, Shi Y, Qi Y, Shao M, Yang Z, Lu J, Wu Z, Gong L*, He M*(2021) Topographical organization of mammillary neurogenesis and efferent projections in the mouse brain. Cell Rep. 34(6):108712

3. Liu X, Ma L, Liu H, Gan J, Xu Y, Zhang T, Mu P, Wu J, Shi Y, Zhang Y, Gong L, He M*(2020). Cell-type-specific gene inactivation and in situ restoration via recombinase-based flipping of targeted genomic region. J Neurosci. 40(37):7169-7186 (Research Spotlight)

[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