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餘杭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餘杭鎮是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轄鎮(今已撤銷,原轄區被餘杭區直轄,設立餘杭街道)。

歷史沿革

餘杭之名相傳為"夏禹東去舍舟航登陸"而得,秦王政25年(前222)置餘杭縣,屬會稽郡。

隋屬杭州,歷唐、五代不變。宋屬臨安府,元屬杭州路,明清亦屬杭州府。

民國屬杭州,至1949年餘杭建制已歷2100餘年。

1958年餘杭縣制撤銷,併入臨安縣,先稱躍進公社,後改為餘杭公社,餘杭鎮亦改稱在城管理區。

1961年7月,恢復鎮建制位於餘杭區西南。

古鎮餘杭位於杭州城中心西23公里處的南苕溪畔,西倚天目山脈,東連杭嘉湖平原,河網交錯、群山翠綠、物產豐富,歷來被譽為"文化之邦、絲綢之路、瓜果之地、魚米之鄉"。

全鎮現下轄14個建制村,7個社區,境內餘杭塘河(運河末端)與南苕溪一南一北穿鎮而過。

餘杭鎮工業基礎雄厚,為餘杭區重要的工業強鎮。

2011年6月,撤銷餘杭鎮,原轄區由余杭區人民政府直轄,並設立餘杭街道。

翻開厚重的歷史長卷,大禹曾在此治水、秦王嬴政設郡立縣、隋煬帝開鑿運河、太炎先生就度執教、楊乃武與小白菜冤案的發生無不與古鎮餘杭有關。餘杭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1]

經濟建設

2004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53.7億,比去年增長31.4%;農業總產值2.0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農村經濟總收入50.4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8.4%,農民人均收入8156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8%;財政總收入完成2.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0%,財政體制結算收入完成1.63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4%。

全鎮形成了電器電子、塑業、木業等為主的塊狀經濟格局,規劃4平公里的餘杭工業城基礎配套工程已完成,招商引資工作取得喜人成果。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優勢凸現,已建成優質糧種、密梨、蠶桑、茶葉等農業園區十多個。鎮內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商貿興旺。隨着杭州市旅遊西進的戰略方針的實施,餘杭晚清城已建成,大禹谷、小西湖(現已拆除)、雙塔、安樂寺、通濟橋等一批旅遊資源相繼得到保護與開發。

社會事業

02省道穿鎮而過、杭州文一路西延到餘杭鎮,宣杭鐵路、15省道、運河、苕溪縱橫交錯,形成了水路交通運輸網絡;電信、供電、供水基礎設施齊全;金融、保險事業興旺發達;文化教育事業蓬勃發展;醫療保健體系日趨完善。先後獲得了杭州市小康鄉鎮、杭州市東海明珠、浙江省衛生城鎮、浙江省教育強鎮、浙江省文明鄉鎮、浙江省體育強鎮、全國體育先進單位、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先進鄉鎮等榮譽稱號。

大事記

1983年9月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授予餘杭鎮水產大隊金水蓮、縣紅旗總廠姚湘玉"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1990年5月8日,餘杭鎮被省政府確定為重點工業衛星鎮;1995年1月餘杭鎮楊乃武與小白菜資料陳列館正式開館;1996年10月上湖村被省科委確定為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1996年10月,上湖村種糧大戶蘭兆祥當選首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農民";1997年1月19日千餘群眾自發集會慶賀苕溪還清一周年,並樹立"苕溪還清紀念碑";1997年10月,太湖綜合治理十大骨幹工程之一的南湖分洪工程竣工並通過驗收。1998年,全鎮創建安全村17個,安全單位45家,安全小區及安全樓群7個,被評為省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上湖村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安全文明村。1998年5月,被市政府確定為三大民營經濟開發區之一的餘杭工業城成立工業城管委會並開始運作。 ?

行政區劃

餘杭區現轄喬司、運河、塘棲崇賢、仁和、良渚、閒林、餘杭、倉前、徑山、瓶窯、黃湖、鸕鳥、百丈14個鎮,中泰1個鄉和臨平、南苑、東湖、星橋4個街道。區政府駐臨平街道。根據杭州市總體規劃,由臨平等4個街道和運河鎮組成的臨平城為杭州三大副城之一,建成區面積現為13.5平方公里,另有塘棲、良渚和餘杭3個組團式城鎮。2006年末,餘杭區共有建制村262個;社區54個。

地理位置

杭州市餘杭鎮位於杭嘉湖平原南端,西依天目山,南瀕錢塘江,是長江三角洲的圓心地。地理坐標為北緯30°09′~30°34′、東經119°40′~120°23′,東西長約63公里,南北寬約30公里,總面積約1220平方公里。餘杭區從東、北、西三面成弧形拱衛杭州中心城區,東面與海寧市接壤,東北與桐鄉縣交界,北面與德清縣毗連,西北與安吉縣相交,西面與臨安縣為鄰,西南與富陽區相接。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繼續完善"一副三組團"規劃。組織編制地鐵沿線站點周邊城市設計,繼續深化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三期的詳細規劃及各景點的實施方案。完成塘棲、星橋等地的污水專項規劃、臨平城區綠地系統規劃以及區城鄉公共交通客運、供電等5個專項規劃。2006年基礎設施投資延續上年度的良好發展態勢,工程進展順利,建設步伐呈現逐月加快的態勢。全年基礎設施投資完成33.86億元,增長12.5%。完成社會交通建設投資12.55億元。杭徽高速餘杭段、老104國道良渚段改建工程、迎賓路鐵路立交、塘康路等項目竣工通車。

地形地貌

餘杭鎮跨越錢塘江和浙北杭嘉湖平原兩個地層分區,宏觀構造特徵大體可分為西部山地丘陵區和東部平原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大致以東苕溪為界,西部山地丘陵河谷,形成於1.3億年前,長期基本穩定;東部水網平原、灘涂平原幾經滄桑,從公元前5世紀起,隨文明進步而逐步開拓,形成如今地貌。 區境西北與西南部屬天目山東麓和千里崗山脈之餘脈。山體順南、中、北3條苕溪谷地兩側呈馬蹄形展布,層巒迭嶂、茂林修竹。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窯頭山(1095米)、紅桃山(1029米),海拔500米~1000米的有鸕鳥山(870米)、峰高嶺(708米)、王位山(726米)、紅山頂(640米)、徑山(616米)等13座。因苕溪而成的河谷平原分布在苕溪谷口。東北部為水網平原,主要分布在京杭大運河流域,平疇一片,塘漾棋布,是聞名的杭嘉湖水鄉平原。東南部為灘涂平原,分布於星橋周楊村至亭趾一線以南,是在海積作用為主,沖積、湖積作用為輔條件下形成的,地勢略高亢平坦、土層深厚,是境內重要經濟作物區。平原面積8.62萬公頃,占全區面積的70.31%。[2]

建制沿革

餘杭歷史源遠流長。從境內吳家埠、荀山、小古城等遺蹟的發掘表明,早在距今7000年~6000年間的馬家浜文化時期,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距今四五千年前,成了良渚文化的發祥地,孕育了"中華文明的曙光"。 餘杭之名,春秋時已見諸史籍,彼時屬吳、越領地,戰國中期屬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滅楚,在今境內置錢唐(含杭州城區)、餘杭兩縣,屬會稽郡(錢唐幾經變更,到民國為杭縣,今餘杭區系由原餘杭縣和杭縣大部地域合併而成)。

西漢時,餘杭、錢唐兩縣仍屬會稽郡,錢唐為會稽郡西部都尉治。平帝元始四年(4年),改錢唐縣為泉亭縣。新王莽始建國元年(9年),改餘杭縣為進睦縣。東漢建武元年(25年),復名餘杭、錢唐。

三國時,餘杭、錢唐均入吳國版圖,屬吳郡,隸揚州,錢唐縣並為吳郡都尉治。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錢唐郡,改置杭州,州治初設餘杭,次年移錢唐。大業三年(607年),又改杭州為餘杭郡,錢唐、餘杭仍為所屬。

唐武德四年(621年)復餘杭郡為杭州,為避國號諱,改錢唐為錢塘。五代後梁龍德二年(922年),劃錢塘、鹽官兩縣地各半及富春縣之兩鄉地置錢江縣,與錢塘縣同城設治。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改錢江縣為仁和縣。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為臨安府,屬兩浙西路。錢塘、仁和升赤,餘杭升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臨安府為杭州路,錢塘、仁和、餘杭屬之。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攻下杭州,改杭州路為杭州府。明清延之。

民國元年(1912年)2月,廢杭州府,以原錢塘、仁和縣地並置杭縣,與餘杭縣同屬錢塘道。

1949年5月兩縣解放,餘杭、杭縣建制未變。1958年4月,杭縣被撤銷,屬杭州市郊區。1960年1月建立錢塘聯社(縣級)。餘杭縣亦於1958年10月撤銷,併入臨安縣。1961年3月,從臨安縣析出原餘杭縣境與錢塘聯社合併,4月,錢塘聯社撤銷,恢復縣建制,定名餘杭縣,縣治設臨平鎮。1994年4月,撤銷餘杭縣,設立餘杭市。2001年3月,撤銷餘杭市,設立杭州市餘杭區。[3]

人文歷史

在世界同時期文化遺址中具有獨一無二地位的,除秦始皇兵馬俑外,就是良渚文化遺址了。它於1936年由年輕的考古學者施昕更在其家鄉良渚發現而著名。

著名考古學家嚴文明在考察良渚遺址後題詞:"中國文明的曙光從良渚升起。"由江澤民同志題寫館名、坐落在良渚荀山南麓的良渚文化博物館,展示着四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民所創造的"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屬於我國長江下游環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民國25年(1936年),浙江省省立西湖博物館年輕的考古學者施昕更在良渚鎮發現並發掘了以黑陶和磨光石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遺址,195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夏鼐在《長江流域考古問題》中,正式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1977年,考古學家蘇秉琦闡述了區系類型的理論,說明良渚文化是長江下游太湖地區文化序列的一個階段,即由馬家浜文化一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的發展序列。

良渚遺址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考古調查和發現,初步查明在餘杭市(區)良渚、安溪、瓶窯鎮地域內,分布着以莫角山遺址為核心的50餘處良渚文化遺址,總面積達33.8平方公里,有村落、基地、祭壇、大型建築基址等各種遺存。良渚遺址已被認為是良渚文化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的中心。

莫角山遺址

位於瓶窯鎮1.5公里處大觀山果園。呈長方形,東西長約670米,南北寬450米,面積30餘萬平方米,最高處1.2米。現可見人工堆築的3個土墩,呈三足鼎立之勢。南為烏龜山,北名小莫角山,東謂大莫角山。1987年省考古所進行發掘,發展大面積紅燒土堆各,最厚處達1.1米。再經1993年發掘證實,這是一處人工堆築的巨型禮制性建築基址,是良渚文化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的中心。

餘杭鎮位於瓶窯鎮費家村,大觀山果園西北,系人工堆築的高台基地,東西長90米,南北長30米,高出附近水田7米。上層土呈黃褐色,下層土為灰褐色。1986年5月省考古所配合基建進行發掘,發現"顯貴者"大墓11座,出土大量珍貴玉器,主要有玉琮、玉 、玉壁、三叉形器等。

瑤山遺址

位於安溪鎮下溪村西北的瑤山頂。高出附近水田38.2米。1987年5月發掘,為一座良渚文化祭壇和12座良渚文化大墓,面積為400平方米。整個祭壇可分為三,內為南北長6米,東西寬5米的紅土台;台四周有寬2米、深1.3米的圍溝,內填灰褐色土;圍溝周圍為礫石台面。祭壇四周原有礫石徹成的石坎護坡。祭壇南半部有前後兩行共12座排列有序的玉殮墓葬。墓中琮、壁、 及珠、管等玉器占隨葬品的95%。

匯觀山遺址

位於瓶窯鎮外窯村西北一座高18米的小丘上,離安溪瑤山8公里。1991年考古發掘在1000平方米內有祭壇一座,祭 坑3個,墓葬4座。出土琮、壁等玉 器。其中一座不僅有木質葬具,且有雙重外槨。

除良渚遺址外,境內良渚文化遺址遍布,分布在其他鎮鄉的良渚文化遺址遺存已發現30餘處。

良渚文化文物

良渚遺址曾出大量的石器,如石斧、石、有段 ,還有犁、鐮、耘田器等,這些石器就是實證。彼時的制陶技術有了很大提高,最有代表的是造型美觀、表面光亮、胎壁勻薄的黑陶,如鼎、豆、壺、罐等。令人驚奇的是,在這些陶器上發現"記號文字"的符號。良渚文化的玉器,有裝飾用的冠形器、玉璜、玉鐲、玉帶及玉鳥、玉龜、玉蟬等動物飾件。更有象徵財富的史前錢幣重寶玉壁,象徵軍權在握的玉 。尤其是象徵神權的玉琮,它里圓外方,含"天"圓"地"方之意,其中孔上下相通,以顯示"通"天地神靈。良渚文化的玉器,造型奇巧,線條流暢,形象莊象,質地晶瑩 ,都達到了新石器晚期手工業發展的頂峰。

據《雲林石譜》、《仁和縣圖經》等史籍記載,良渚周圍約50公里範圍內,諸山岩、洞穴均有玉石及剛玉砂發現,證實良渚文化之玉石均產於當地。另據民國《杭州府志》記載:"明正德九年,硤石沈祜於薇山土中得異石無數,如斧 ,如寺壁。方者、圓者、短者、長者。厚二三分。周圍口尤薄,各有竅,皆倒榀,黃白黑各不同。光潔工巧,迨非人工。"說明早在五百年前,良渚文化玉器已為世界人發現。至清代,乾隆也收有傳世的良渚文化玉琮、玉璜及其他玉飾品,題玩賞御製詩。瞿中深《奕載堂古玉圖錄》、吳大 《古玉圖考》中都有對良渚文化玉器的記載。

良渚文化玉器流失海外者也為數不少。據陳甘棣《美國收藏良渚文化玉器》一文中說到,美國所藏就有200件左右。英國大英博物館還辟有專門的良渚文化展室,其中就有大玉琮。[4]

自然資源

境內自然資源豐富。境內已探明的礦物有22種,其中膨潤土、白雲岩等大型礦床3處,鉬鐵礦、石英、凝灰岩等中型礦床8處。另有磁鐵、錳、銅、錫、螢石、重晶石、天然氣等礦藏。 境內多種地貌類型分布,加之亞熱帶季風性氣候調節,為各種植物生長和動物孽生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林木覆蓋率為40.1%,森林覆蓋率為37.4%,人均森林面積0.04公頃。較高的森林覆蓋率,良好的植被,維繫着生態環境的良好發展。自然植被有長綠闊葉林、長綠落葉闊葉混交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竹林、灌草等6個類型。野生植物157科629種,主要有:竹類為毛竹、早竹、苦竹、浙江剛竹、浙江淡竹等竹林;樹類有495種,分屬77科,其中受國家一級保護的有水杉、南方紅豆杉,二級保護的有銀杏、華東黃杉、水松、鵝掌楸、杜仲、夏臘梅、金錢松、福建柏等12種。野生中草藥80餘種,人工栽培的20餘種。人工栽培的作物中,糧油、經濟作物超過100種,蔬菜有30類、120種左右。大型野生真菌36科95種。野生動物120科275種,主要有杜鵑、黃鸝、畫眉等32種鳥類,華南兔、豹貓、野豬等23種哺乳類,蝮蛇、大鯢、龜、石蛙、蟾蜍等兩棲、爬行類27種,泥鰍、黃鱔、條光唇魚等魚蝦類23種,昆蟲1000餘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黑鹿、雲豹、金錢豹,二級保護的有靈貓、大鯢、穿山甲和鶚等,屬省級保護的有蘄蛇、大杜鵑、鼬獾等。

境內河流縱橫、湖盪密布,受山脈走向制約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河流具有流量豐富、水位季節變化大的特點。水資源的豐富對航行、灌溉、淡水魚養殖、發電、生產生活用水乃至旅遊都十分有利。因地形差異,形成兩個不同水系:西部為天然河流,以東苕溪為主幹,支流眾多,呈羽狀形;東部多屬人工開鑿的河流,以京杭大運河和上塘河為骨幹,河港交錯,湖泊棋布,呈網狀形。在東苕溪下游和運河兩岸,分布眾多被稱為盪、漾、潭的水域,其中較大的有三白潭、官塘漾等。據測量,在正常年景,地下水總量為1.57億立方米。

氣候特徵

餘杭地處北亞熱帶南緣季風氣候區。冬夏長春秋短,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3℃~16.2℃,年平均雨量1391.8毫米。因境內地形不同,小氣候差異明顯,春、冬、夏季風交替,冷暖空氣活動頻繁,春雨連綿,風向多變,天氣變化較大。常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雨量相對集中,梅雨結束即進入盛夏,受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熱、溫度高、日照強、蒸發大,易有伏夏。秋季,秋高氣爽,天氣比較穩定。冬季,盛吹西北風,寒冷、乾燥,如遇北方強冷空氣,就出現寒潮。氣候特徵為氣溫適中,適宜雙、三熟制。雨熱同季,有利於葉莖類作物和瓜果生產。地處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區,適宜栽培種植南北多種作物,具有發展糧食生產和多種經濟作物的氣候優勢。[5]

風景名勝

良渚文化博物館

餘杭山水如畫,鍾靈毓秀,自然人文景觀極為豐富。區境內文物分布點多面廣,現有歷代文物遺存500餘處,入藏各類文物4361件。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即良渚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包括塘棲廣濟橋、超山吳昌碩墓、倉前章太炎故居、瓶窯南山造像、徑山小古城遺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境內被譽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在良渚、瓶窯一帶有大批遺址,在世界同時期文化遺址中具有獨一無二的地位,已經正式批准列入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世界遺產名錄》和中國21世紀議程優先項目計劃。遺址處有江澤民題寫館名的良渚文化博物館,該館是一座綜合反映良渚文化考古研究成果的專題性博物館。博物館外形設計莊重典雅,玉琮造型標其建築之上,頗具特色。展廳較全面地介紹良渚文化時期生態環境及社會、經濟情況,各種雕琢精緻的玉器、種類繁多的黑陶及磨製精緻的石器以及良渚文化研究成果的部分資料。

良渚文化博物館

位於塘棲古鎮的超山,與蘇州鄧尉、無錫梅園同為江南三大探梅勝地。超山梅花以"古、奇、廣"三絕聞名,五代時遊人已盛,繞山10餘千米均植梅,故稱"十里香雪海"。超山景點以大明堂為中心,附近有宋梅亭、浮香閣、近代藝術大師吳昌碩之墓及紀念館等。超山之顛多奇石,若天門、如八仙、似盤陀,另有始建於明代的上聖殿。超山風景區系省級風景區,該風景區還包括歷史文化名鎮--塘棲,大運河穿鎮而過,至今保留着明代七孔石拱橋廣濟橋,有聞名的"塘棲廊檐"和乾隆御碑。

位於徑山鎮的佛教聖地徑山,因徑通天目而名,"五峰羅列,奇巧幽邃",唐大曆三年(768年)建徑山禪寺,宋代被列為江南"五山十剎"之首,現仍香火鼎盛。寺內寶藏貝經頗多,以明代萬曆年間紫柏開刻的《徑山藏》尤著名。尚存明代鐵佛3尊、明代萬曆鐵香爐1隻、宋孝宗手書寺名碑1通等。寺附近有龍潭飛瀑、望江亭、東坡洗硯池、靈岩喝石、九龍壁等景觀。南宋時,日本僧人即來朝拜徑山,徑山寺人也曾數度赴東瀛傳經。日僧圓爾辨圓等將徑山茶種、制茶方法及"茶宴"儀式帶回日本,逐步形成盛行至今的"茶道"。1997年重新修復的唐代古剎徑山萬壽禪寺雄姿巍然。寺旁建有度假村。

徑山禪寺

中泰鄉與臨安交界處的洞霄宮遺址,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煙嶺連高跡,松風隔太虛"。宮址四面環山,有獅象守門、靈鳳還巢、天柱壁立、大滌塵心等景觀,還有大滌洞、棲真洞、歸雲洞,深淺莫測。翠峰丹泉、古橋修竹,名人遊客來游甚眾。李白、蘇軾、陸游、范成大等均有題詠,許邁、郭文舉、吳筠、鄧牧等先後在此久住,李綱、朱熹等名宦任過"提舉洞霄宮觀察使"之職。洞霄宮屢建屢毀,今仍存遺址一片、舊屋幾檐,開發重建在積極進行之中。與超山南北相對的黃鶴山,相傳仙人王子安乘鶴過此而名。山下有佛日淨慧寺,蘇東坡曾就讀於附近向上庵。黃鶴山原有渥窪泉、凌煙臺、龍倉洞、黃鶴樓、仙姑洞等景。元代王蒙晚年徙居此山,並自"黃鶴山人",歿後葬于山中。山前有地名赤岸,南宋時設班荊館於此,為朝廷所設館驛。天都城歡樂四季公園設有歐洲風情城、天鵝湖等多處景點。

天城區臨平山,平曠逶迤、邱壑姘美,沿山之古蹟名勝,紀述頗多。吳景奎有"舟過臨平後,青山一點無"的佳句。顧況有詩名《臨平塢雜題》 ,以臨平山徑柳、石上藤、薜荔庵、芙蓉榭、焙茶塢、欹松漪、彈琴谷、白鷺汀等命題,作詩!"首記下該山絕佳處。唐詩僧邱丹曾隱居於此煉丹學道,故臨平山又名邱山。山上原有塔,為行旅接近杭城之標誌,故蘇東坡有:"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之句。"東來第一閣"已建設完成,氣勢非凡。臨平山西麓有安隱寺,唐宣宗時建,寺旁有泉名安平,水尤清冽甘甜。近人康有為、郁達夫均來此游,郁還有遊記。1982年闢建臨平公園,為臨平居民休憩遊玩佳處。

東來第一閣

位於臨平的中國江南水鄉博物館是一座既反映餘杭歷史,又以聞名於世的良渚文化為切入點展示中國江南水鄉文化和民情風俗的博物館。該館首次以中國文化地理區為單位設館和組織展覽,是對中國博物館界長期以來按行政地理區為單位設館和組織、展示文化資源這一常規的一次突破。

中國江南水鄉博物館

離倉前不遠的千年古鎮餘杭鎮內,建有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楊乃武與小白菜奇案"展示館,系統介紹了冤案形成及翻案的始末,有蠟像和一批歷史資料、圖片及實物。旅遊業有長足進展,新近開發的"江南第一漂"雙溪竹海漂流、東明山森林公園、超山"中國印山"、大禹谷、九龍瀑等景區都以嶄新而獨特的魅力吸引遊客的紛至沓來。

章太炎故居,系章太炎先生出生之地,位於杭州市餘杭區倉前鎮。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國學大師。辛亥革命前用犀利的筆鋒與保皇黨展開論戰,積極宣傳革命。辛亥革命後,竭力反袁,置生死於度外,曾"七追捕,三入牢獄",寧死不屈。晚年致力於講學。抗日戰爭爆發後,民族氣節激昂,竭力宣傳抗日。1936年病逝於蘇州,享年69歲。墓移葬杭州南屏山荔枝峰下。周恩來總理生前曾稱譽先生是"一代儒宗、樸學大師,學問與革命業績永垂史冊,是浙江人民的驕傲"。章太炎故居坐北朝南,晚清木結構,臨街建築。三間四進一弄,總面積635平方米。太炎先生少年時在此度過了22個春秋,投身革命後也曾幾次回家探親、避難。章太炎故居,1997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吳昌碩墓

吳昌碩墓,位於杭州市餘杭區超山北麓大明堂西側。吳昌碩(1844-1927),名俊卿,字昌碩,號缶廬、苦鐵、大聾。安吉縣彰吳村人,近代著名金石書畫家,詩、書、畫、印造詣甚深,咸稱"四絕",被譽為近代藝術大師。1903年創立西泠印社被推任第一任社長。先生生平酷愛梅花,常到超山探梅。1927年病故上海,遵其遺願"身後埋骨超山香雪塢",1932年移柩安葬超山大明堂西側。墓東立有章炳麟篆額、馮君木撰文、于右任書丹的"吳昌碩先生墓表",墓左側為建於1986年的"吳昌碩先生紀念館",東南約70米有"宋梅"及"宋梅亭"。吳昌碩墓,1989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來第一閣

廣濟橋,一名碧天橋,又名通濟橋,俗稱長橋。位於杭州市餘杭區塘棲鎮西北,南北向架於京杭大運河上,如長虹臥波,為古運河上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橋。此橋造型秀麗,拱券採用縱聯並列分節砌置法,水平全長78.7米,寬6.12米,矢高7.75米。據清光緒《唐棲志》卷三"橋樑"載:"通濟長橋在唐棲鎮,弘治二年(1489)建。"又"弘治間鄞人陳守清募建,橋計七洞。嘉靖庚寅(1530)橋裂,里人呂一素捐金修。丁酉(1537),復舍金重修。萬曆癸未(1583)、天啟丁卯(1627)及清康熙乙巳(1655)屢圯屢葺,辛卯(1711)北堍又圯,吳山海會寺僧朱皈一與如意庵僧大生募建,甲午(1714)十月竣工"。廣濟橋,1989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陸羽泉

陸羽泉位於杭州市餘杭區徑山鎮雙溪,俗呼陸家井。陸羽,字鴻漸,一名季疵,自稱桑苧翁,又號竟陵子。唐代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縣)人。21歲起遊歷考察茶葉產地32州,畢生為研究茶葉種植、焙制、烹飲收集大量資料。唐上元初(760年),隱居苕溪,從事茶葉研究、著述,歷時26年,寫出世界上第一部《茶經》,幾經增補,五年後問世,聲譽大振。他將當時只作為藥用的"茶",主張廣泛飲用,影響所及,茶事大盛。貞元19年(803)病逝,葬湖州天杼山,享年71歲。被後人尊為"茶聖",祀為"茶神"。陸羽隱居苕溪期間,訪茶尋泉至天目山,其達北天目徑山北麓"雙溪"(雙溪唐時隸屬吳興郡)時,見天目四嶺之水常年流經兩溪,匯成苕溪源頭,溪水清沏見底,周圍山清水秀,土壤肥沃,是植茶佳地。便就地採摘野生茶籽,教村叟播種,並在山下溪畔結廬著書,舍旁一泓清泉,汲來烹茶,細品各地名茶。陸羽泉平面呈長方形,南寬2米,北寬1.1米,東西長3.5米。水質甘冽,不涸不溢。如今茅廬無存,泉清依舊。當時采籽播種的地方,當地稱為"茶籽塢"。陸羽泉,1986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

名優特產

甲魚

本牌甲魚由余杭區本牌中華鱉管理協會統一組織生產,其生產模式採用無公害、優質中華鱉仿生養殖技術,是在自然狀態下將孵化後的稚鱉直接投放在露天池塘中飼養,投餵人工飼料並輔以螺螄、青蝦等天然餌料,通過2-3年的養殖達到商品規格……

塘棲枇杷

塘棲枇杷是餘杭乃至全國享有盛名的傳統特色果品,其優良品種軟條白沙和大紅袍的品質與風味均為全國第一。塘棲枇杷有1400餘年的栽培歷史,因品種優良,品質上乘,風味獨特,自唐代起被列為貢品,《唐書·地理志》中有"餘杭郡歲貢枇杷"的記載……

蜜梨

"天堂鳥"牌蜜梨是產於我區鸕鳥鎮的特色名優水果。鸕鳥鎮四面環山,海拔800m以上的高山林立,山頂松,山腰竹,山腳果(以梨為主),山清水秀,溪水潺潺,冬暖夏涼,晝夜溫差大,植被豐富多樣,生態環境優美,土壤為灰質壤土,周圍方圓幾十里無工業污染,很適宜蜜梨的生長發育,是砂梨的原產地之一……

黑魚是餘杭區水產養殖主導產品之一,其人工養殖始於上世紀90年代,經過近幾年來的快速發展,黑魚養殖業已經成為餘杭農業的一個重要產業,並逐步形成了具有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系列化服務的產業化格局……

徑山茶

徑山茶是餘杭傳統名茶,唐宋時已負盛名。南宋後期,日本佛教界名僧先後來徑山參研佛學回國時帶去徑山茶葉和種茶、制茶技術,同時,還傳去供佛、待客等飲茶儀式,演變成為今日日本的"茶道"。清代谷應泰著《博物紀要》還有"徑山茶"的記載,以後逐漸失傳……

三家村藕粉

蓮藕,又名荷、蓮、芙蓉,原產印度,屬睡蓮科多年水生植物。蓮藕經磨、濾、曬,便是老少皆宜、食用方便的藕粉……

臨平甘蔗

臨平甘蔗(果蔗)以肉質嫩脆,味鮮甜,蔗渣如絮,無碑屑而名揚於世。是餘杭區的一宗著名特產……

小林黃姜

生薑富含姜油酮、姜油酚等揮發性成份,有除腥臊、解毒,增進食慾之功能,系菜餚的重要調味品。如無姜,山珍無珍則臊,海味無味則腥。"冬吃蘿蔔夏吃薑,郎中先生丟藥箱",姜的藥用價值很高,《本草綱目》載,"姜有除風邪、寒熱、傷寒……止嘔吐、去痰……等藥效。"臨平小林出產的黃姜更是此中上品……

博陸黑魚

超山青梅 超山青梅的主產區以省級風景名勝區超山為中心,周圍30餘里遍植梅樹,曾有"十里梅海"之稱。五代後晉時開始規模種植……

大紅袍荸薺

主產地在運河兩岸,尤以沾駕橋產最著名,該處河港交錯,土質鬆軟肥沃,極宜荸薺生長,每年小暑前後育種,早稻收割後於大田移栽,冬至前後收穫。按收穫期可分"冬摸荸薺"和"春摸荸薺"。以"冬摸荸薺"為優,它在每年冬至後至第二年立春收穫,表皮通紅,色澤鮮艷,酷似紅袍,故稱"大紅袍"荸薺。以個大(每500克平均40隻)、皮薄、質脆、肉白、汁多、味甜、無渣而聞名……[7]

社會事業

科技

科技成果顯著,技術市場活躍。餘杭區科技綜合實力居浙江省第八位,首次進入全省十強。家電行業數字化綜合集成技術開發與應用、紡織電子提花織機關鍵技術及樣機的設計製造項目被列入國家"863計劃"項目。"LCOS數碼彩擴設備"列入國家火炬計劃項目,"LCOS數碼轉換器"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數碼彩擴光電核心曝光組件被列入省重大科技專項重點項目計劃。全區新增省級專利示範企業3家,市級專利試點企業8家,全區已有專利企業133家,比上年增加46家。全年申請專利720件,授權515件,分別增長24.4%和44.8%。全年申報市級以上工業科技計劃項目112項,其中國家級科技項目23項,省級科技專項、科技成果轉化、新產品試製計劃等各類項目58項。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作用、產品開發、新技術應用及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

教育

各級各類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切實加強學前教育。全年認定中心幼兒園分園15所,教學點1個,對18所幼兒園開展了分等定級評估工作,審批新建民辦幼兒園6所。繼續推進高中教育。全年初中畢業生為9459人,升人各類高中人數的比例達97%以上,其中普高為4700人,職高及中專為4714人,普職高之比繼續保持在1:1。積極發展成人教育。認真實施《餘杭區關於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城區的實施意見》 ,完善社區教育網絡,努力建設學習型城區。

文化

文藝活動成功舉辦,文藝創演繁榮活躍。2006年,區木蘭拳協會舞蹈隊赴新加坡參加"新加坡國際'胡姬花獎'樂齡舞蹈?服飾風采藝術大賽",奪得"金獎"。人民廣場獲"全國特色文化廣場"稱號,"相約周末"文化夜市活動獲"全國特色廣場文化活動"稱號。舉辦第三屆"良渚文化杯"全國越劇票友演唱大賽。舞蹈《運河漁歌》獲全國"四進社區"文藝匯演金獎,書法《行書》獲紀念建黨85周年首屆"和諧杯"全國書畫作品大賽一等獎。小品《啞女打電話》獲浙江省第五屆殘疾人藝術匯演戲曲小品類金獎。區公共圖書館藏書總量達47萬冊。

新聞

新聞出版、廣播電視事業全面發展。全年出版《城鄉導報》365期,日發行量達2.58萬份。加快實施廣電網絡整合工作,廣播電視節目質量得到提高,餘杭電視台每天播出時間16小時,其中自備節目3.75小時;廣播電台播出時間為19小時,其中自備節目18.5小時。實施有線電視"模轉數"整體轉換,數字電視用戶達到5.2萬戶,有線電視人戶率達到83%。

衛生

衛生保健工作進一步加強。2006年末全區共有各類醫院、衛生醫療機構181家,其中等級醫院6家;醫院、衛生院共有各類醫療病床2629張,其中等級醫院1830張。醫院、衛生院共有衛生技術人員3595人,其中執業醫師1522人,註冊護士976人。制定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年新型農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達60.78萬人,參保率達99.0%。2006年末共有省市級衛生鎮12個、衛生村93個,瓶窯鎮成為杭州市首個國家衛生鎮。全區共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3家、服務站178個,全民健身苑51個、健身點327個。[8]

經濟建設

2004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53.7億,比去年增長31.4%;農業總產值2.0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農村經濟總收入50.4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8.4%,農民人均收入8156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8%;財政總收入完成2.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0%,財政體制結算收入完成1.63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4%。

全鎮形成了電器電子、塑業、木業等為主的塊狀經濟格局,規劃4平公里的餘杭工業城基礎配套工程已完成,招商引資工作取得喜人成果。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優勢凸現,已建成優質糧種、密梨、蠶桑、茶葉等農業園區十多個。鎮內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商貿興旺。隨着杭州市旅遊西進的戰略方針的實施,餘杭晚清城已建成,大禹谷、小西湖、雙塔、安樂寺、通濟橋等一批旅遊資源相繼得到保護與開發。

旅遊資源

餘杭鎮安樂山上的安樂塔,又名天寶塔、雌寶塔,原塔高5層,建於吳越。明董欽增築至7層。民國10年(1921)遭雷擊,塔頂毀壞。1986年重修,塔高29?6米,內有石階151級,塔座直徑6?77米,拾級而上,全鎮一覽無遺。苕溪北岩堤塘上亦有一塔,名舒公塔,又名地寶塔、雄寶塔,為明代建7層方塔,其意本為鎮溪。安樂塔與舒公塔雙塔聳秀,一高居山巔,一雄鎮溪邊,雖隔兩水(苕溪和南渠河),但相距甚近,放眼望雙塔,對影映苕溪,美景盡收眼底。

安樂山,原名桃花山,山北有安樂寺,為徑山寺下院,現存殘屋數間,山腰有王守存、沈化貞兩烈士墓。1985年在山上闢建公園,並將原在東門外之慧定尼(即楊乃武冤案中之"小白菜")塔移建於此,為公園添趣。山下部伍橋,傳為東吳凌統募兵處。

楊乃武與畢秀姑(小白菜)案,為晚清四大奇案之一,流傳甚廣。"楊白"資料陳列館坐落於餘杭鎮西京樂園內,占地1200平方米,具有江南水鄉晚清建築風格。主樓展廳內,有蠟像14尊一批歷史資料、圖片,外設庭園花卉,右建碑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