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余蘇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余蘇凌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

余蘇凌,女,1966年11月生。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人物履歷

教育背景

1985年9月-1989年7月,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文學學士;

1996年9月-2000年7月,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碩士;

2005年9月-2011年7月,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翻譯學與比較文化研究博士。

任職簡歷

1994至1996年,北京大學英語系任助教;

1996至2004年,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任講師;

2005年至今,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任副教授。

研究領域

大學英語教學,語言學,英語文學,翻譯研究,比較文化研究

學術榮譽

1. 榮獲北京大學1997-1998學年光華獎學金;

2. 2004年,論文《有意義的語境:理論背景及其在練習設計中的應用》被評為《科教論叢》優秀論文,榮獲一等獎;

3. 2011年5月,論文《翟理斯英譯<聊齋志異>的道德和詩學取向》榮獲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生論壇論文一等獎。

獲獎情況

1. 個人榮獲1997年度北京大學優秀教師獎;

2. 個人榮獲1997-1998年度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

3. 參與的北京大學通選課《中西文化比較》,經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分會評審,榮獲2014年度全國「大學素質教育精品通選課」;(國家級獎項。課程主持人:辜正坤教授)

4. 個人榮獲2018年年中國工商銀行獎教金;

5. 參與的《基於慕課和語料庫的大學英語寫作在線教學探索》榮獲北京大學2020年在線教學優秀案例;

6. 參與的集體課題《以學生成長為中心的大學英語專題化、模塊化、多樣化課程體系建設》,榮獲2021年北京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課題負責人:李淑靜教授)

學術成果

1. 專著:余蘇凌,《目標文化視角:英美譯者英譯漢詩之形式及意象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5年11月;

2. 教材:余蘇凌編,《宗教專業英語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西方學術精華概論》,參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月。

3. 編著:余蘇凌編,英語讀物《愛情——丘比特之箭》,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

4. 學術論文:

1) 余蘇凌,表現人物,深化主題——略論《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象徵手法的運用》,載《國外文學》1999年第1期;

2) 余蘇凌,《英語「名詞+of+名詞」結構和S』屬格結構之比較研究》,載《北京大學學報》外國語言文學增刊1999年;

3) 余蘇凌,《英語的推斷性情態和決斷性情態系統》,載(《語言學研究》第一輯,2002年;

4) 余蘇凌,《有意義的語境:理論背景及其在練習設計中的應用》,載《科教論叢》,2004年第4期;

5) Yu, Suling.「The Effect of Exposure to Meanings of Unknown Vocabulary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of Second-year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載《中國英語教學》,2005年第5期;

6)Yu, Suling.「Unmarked and Marked Expressions of the Additive Rela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Their Retaining in Translation」,載Journal of 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Languages, 2007, No. 5;

7) 余蘇凌,《唯文化隱喻的辨認和理解困難及翻譯策略》,載《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CSSCI;

8) 余蘇凌,《英漢觸感隱喻意義對比分析——以soft/hard和軟/硬為例》,載《語言學研究》第8輯,2010年;

9) 余蘇凌,《認知與辭格: 漢語對偶、排比和英語Antithesis、Parallelism的交叉對應關係》,載《大學英語教學》,2010年第1期;

10)Yu, Suling.「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nglish Anaphoric Pronouns and Chinese Zero Anaphora」,載《語言學習與新技術:北京大學第二屆英語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11) 余蘇凌,《翟理斯英譯<聊齋志異>的道德和詩學取向》,載《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CSSCI來源期刊;

12) 余蘇凌,《詩歌敘事視角的碰撞——英美譯者對漢詩敘事視角的調整及其作用》,載《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

13) 余蘇凌,《文化誤讀:漢詩英譯中人物意象誤讀研究》,載《中西文化比較與翻譯研究》第一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9月。

科研項目

1)2008-2012年,參與了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大學英語教學網絡建設項目。承擔了網絡課件編寫、網絡作業設計、網上答疑等大量工作,為項目主要參與者之一。

2)2020年2月-8月,參加了「大學英語寫作在線教學探索」項目,項目類型: 北大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在線教學優秀案例。項目負責人: 董欣。

3)2020年4月-10月,參加了「從英語教學到英語教育——大學英語課程中的思政元素探索」項目,項目類型:基層黨建創新立項。項目負責人:馬乃強。

社會兼職

北京大學「大學專業英語系列教程」編委(2003-2004);

中國認知語言學研究會理事(2009-2011);

國際中西文化比較協會理事(2013-);

《中西文化比較研究》期刊編委會副主任(2015-2016);

教育部學位中心評審專家(2013-目前)。[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