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家妙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佛家妙語

來自網絡的圖片

本書通過準確而明白的注釋,免除了人們的翻閱之苦,掃除了文字理解之難。每條妙語之後,有精彩的點評,把看似深奧的佛語闡發為人人能懂的人生哲理

基本信息

書名; 佛家妙語

作者; 朱瑞紋

出版社; 團結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年8月1日

頁數; 339 頁

開本; 16 開

ISBN; 9787802143197

內容簡介

本書從在我國流傳較廣的幾百部佛經與佛書中精選出近600文字簡潔而內涵豐富、能夠對當代人有所啟示的"真實善語"、"徽妙好語"對於這些語條中的佛教名詞以及人們不易理解的文言實詞與虛詞,都進行了準確而明白的注釋。書中圖文並茂,318幅配合行文內容的插圖,都有言簡意賅的說明,不僅適合當前讀者的口味,而且相當於正文的"貼士",擴大了本書的信息量。

"佛",在梵文里是"覺悟者"的意思。釋迦牟尼創立佛教,本來就是為了啟迪人們的智慧,正確認識社會與人生。佛教傳入我國以後,經過很多暫人的創造性發揮,經過與我國優秀文化傳統的交融,發展為蘊涵着豐富智慧的文化正如《大智度論》所言:"一切世聞真實善語、微妙好語,皆出自佛法中。

" 不過,佛教典籍卷帔繁多,各個時期、各個流派的經、律、論,佛稱之為"八萬四千法門"再加上中國入撰寫的佛書,就更加浩如煙海了。20世紀80年代出版的《中華大藏經》,收錄了4200多種佛教典籍,共23000多卷,多達數十冊。如此繁多的經籍,一般人很難逐一翻閱,再加上受到古文水平的限制,人們往往無法領略"真實善語"、"微妙好話"的益處,本書就是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而作,從幾百部佛經書中精選出近800條佛家妙語,對其進行注釋與點評。

作者簡介

朱瑞玟,著名學者,主攻成語研究與佛學研究。有《實用寫作成語辭典》(意序)、《成語探源辭典》等獨具創意的工具書,還有《佛教與成語》、《書法與成語》、《酒文化與成語》等專著,蜚聲大陸與台灣,以及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中外學術界盛讚朱瑞玟的作品"知識性、趣味性、文化性、實用性四者兼備"。 朱瑞玟於1963年入讀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系,後在北京電信教育培訓中心任教,是該中心文史哲教研室主任、職稱評審委員。曾為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編寫《司法文書寫作教程》、為北京成人教育學院編寫《說明文寫作》,並先後兼任北京史地民俗學會理事、《北京青年報》通訊員、《衛視周刊》電視劇評論主筆、《佛教文化》編輯部主任。

本書目錄

第一部分 佛教典籍中的妙語

(一)《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二)《佛說阿難四事經》

(三)《長阿含經》

(四)《中阿含經》

(五)《雜阿含經》

(六)《增一阿含經》

(七)《佛說八大人覺經》

(八)《普曜經》

(九)《佛說盂蘭盆經》

(一○)《賢愚因緣經》

(一一)《佛說鹿母經》

(一二)《佛說大意經》

(一三)《佛說忠心經》

(一四)《佛說罵意經》

(一五)《佛說無常經》

(一六)《佛說老女人經》

(一七)《佛說玉耶女經》

(一八)《寶女所問經》

(一九)《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二○)《佛說屍迦羅越經》

(二一)《佛說孛經》

(二二)《佛說罪業應報經》

(二三)《佛說五無反覆經》

(二四)《佛說是我所經》

(二五)《佛說須摩提經》

(二六)《佛使比丘迦旃延說法滅零偈》

(二七)《如來示教勝軍王經》

(二八)《法律三昧經》

(二九)《法華三昧經》

(三○)《十善業道經》

(三一)《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三二)《吉祥持世經》

(三三)《那先比丘經》

(三四)《太子須大孥經》

(三五)《佛遺教經》

(三六)《正法念處經》

(三七)《八師經

(三八)《佛說泥犁經》

(三九)《未生怨經》

(四○)《采華違王上佛受決號妙華經》

(四一)《郁迦羅越問菩提行經》

(四二)《梵志女首意經》

(四三)《佛本行集經》

(四四)《佛本行經》

(四五)《佛說帝釋所問經》

(四六)《妙色王因緣經》

(四七)《集一切福德三昧經》

(四八)《不思議光菩薩所問經》

(四九)《文殊師利問經》

(五○)《地藏菩薩本願經》

(五一)《地藏十輪經》

(五二)《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

(五三)《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

(五四)《彌勒菩薩所問經》

(五五)《大乘密嚴經》

(五六)《菩薩本緣經》

(五七)《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五八)《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

(五九)《大方便佛報恩經》

(六○)《出曜經》

(六一)《法句譬喻經》

(六二)《佛說啖子經》

(六三)《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六四)《雜寶藏經》

(六五)《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六六)《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紗》

(六七)《法句經》

(六八)《四十二章經》

(六九)《六度集經》

(七○)《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七一)《大品般若經》

(七二)《金剛經》

(七三)《心經》

(七四)《仁王般若經》

(七五)《佛母寶德藏般若經》

(七六)《大寶積經》

(七七)《大方等大集經》

(七八)《華嚴經》

(七九)《涅檗經》

(八○)《維摩詰所說經》

(八一)《勝鬢經》

(八二)《金光明最勝王經》

(八三)《妙法蓮華經》

(八四)《楞嚴經》

(八五)《楞伽經》

(八六)《佛說無量壽經》

(八七)《觀無量壽經》

(八八)《八大靈塔名號經》

(八九)《四分律》

(九○)《五分律》

(九一)《梵網經》

(九二)《優婆塞戒經》

(九三)《七佛通戒偈》

(九四)《中論》

(九五)《百論》

(九六)《大智度論》

(九七)《瑜伽師地論》

(九八)《(攝大乘論)釋》

(九九)《十住毗婆沙論》

(一○○)《大丈夫論》

(一○一)《法集論)

(一○二)《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

(一○三)《大乘起信論》

(一○四)《大莊嚴論經》

(一○五)《菩薩本生鬟論》

(一○六)《修行道地經》

(一○七)《舍利弗阿毗曇論》

(一○八)《成實論》

第二部分 中國漢地佛教著述中的妙語

(一)《理惑論》

(二)《西方辭體論》

(三)鳩摩羅什《維摩詰所說經疏》

(四)《肇論》

(五)僧肇《維摩詰所說經疏》

(六)《阿毗曇八犍度論序》

(七)《弘明集》

(八)《大乘贊》

(九)《大乘義章》

(一○)《摩訶止觀》

(一一)《三論玄義》

(一二)《仁王般若經疏》

(一三)《廣弘明集》

(一四)《大唐三藏聖教序》

(一五)《因明入正理論疏》

(一六)《成唯識論述記》

(一七)《彌勒上生經疏》

(一八)《往生正念經》

(一九)《觀無量壽經疏》

(二○)《勸念佛偈》

(二一)《修心要論》

(二二)《壇經》

(二三)《永嘉真覺禪師證道歌》

(二四)《華嚴金師(獅)子章》

(二五)《法苑珠林》

(二六)《菩提達摩南宗定是非論》

(二七)《南陽和尚問答雜征意》

(二八)《頓悟無生般若頌》

(二九)《菏澤寺神會和尚五更轉》

(三○)《百丈懷海禪師所示叢林要則》

(三一)《念佛三昧寶王論》

(三二)《黃櫱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三三)《臨濟慧照玄公大宗師語錄》

(三四)《雲門文偃禪師廣錄》

(三五)《宗鏡錄》

(三六)《祖堂集》

(三七)《景德傳燈錄》

(三八)《釋氏要覽》

(三九)《圓悟佛果禪師語錄》

(四○)《佛果圓悟禪師碧岩錄》

(四一)《禪林僧寶傳》

(四二)《石門文字禪》

(四三)《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四四)《大慧普覺禪師普說》

(四五)《丹霞頌古》

(四六)《宏智禪師廣錄》

(四七)《古尊宿錄》

(四八)《五燈會元》

(四九)《祖庭事苑》

(五○)《禪林寶訓》

(五一)《禪宗頌古聯珠通集》

(五二)《寶林禪師語錄》

(五三)《(起信論疏)筆削記》

(五四)《翻譯名義集》

(五五)《高峰原妙禪師語錄》

(五六)《從容錄》

(五七)《天目中峰和尚廣錄》

(五八)《四朝高僧傳》

(五九)《續傳燈錄》

(六○)《指月錄》

(六一)《錢塘漁隱濟顛禪師語錄》

(六二)《竹窗隨筆》

(六三)《雲棲法》

(六四)《禪關策進》

(六五)《紫柏語錄》

(六六)《憨山夢遊集》

(六七)《憨山語錄》

(六八)《淨土十要》

(六九)《靈峰宗論》

(七○)《四念處頌

(七一)《印光法師文鈔》

(七二)《太虛大師全書》

第三部分 漢地文學著述中的佛家妙語

(一)《敦煌變文集》

(二)白居易《贈元稹》詩

(三)《唐摭言

(四)《西湖廣記》

(五)《太平廣記》

(六)《羅湖野錄》

(七)《四休居士詩序》

(八)《鶴林玉露》

(九)《貴耳集》

(一○)《捫虱新話

(一一)《西遊記》

(一二)《三言二拍》

(一三)《遵生八箋》

(一四)《宏覺態禪師北游集》[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