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山天主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佛山天主教堂占地面積413平方米,建築面積1212平方米。

教堂簡介

佛山的天主教是在清朝咸豐八年(1858年)正式傳入,但到清朝光緒十二年(1886年)才有正式的教堂。

佛山天主教堂又名聖母無原罪堂,占地413平方米,建築面積1212平方米,可容納500人做禮拜。清咸豐八年(1858年),由澳門教區神父陳放賢在佛山彩陽堂創建,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遷至現址。

民國初年,法籍神父魯秘文任本堂神父期間,興建神父樓。民國27年(1938年)魯秘文過世後,該堂改由廣州沙面堂兼理。建國前,該堂一度成為九江、大瀝、西樵和四會等地的總堂。建國後,教務活動仍然繼續,至「文化大革命」才停止活動,教堂及神父樓被占用。1987年6月,歸還教會使用並開放為宗教活動場所。1999年10月7日重建。

天主教

天主教[1]是基督宗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又稱公教,自明朝時就沿用的名稱「天主教」,已成為正式的中文代名詞。在基督宗教的所有公教會之中,羅馬公教會[2]羅馬天主教會)的會眾最為龐大,全世界人數有11.3億,占世界總人口17%,因此「公教會」(天主教會)一詞往往指的是「與羅馬教宗共融的天主教會」,目前天主教會也是所有基督宗教的教會中最為龐大的教會。

參考文獻

  1. 天主教,中國政府網,2017-10-23
  2. 耶穌創立了羅馬天主教會(聖而公教會),新浪博客,201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