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山市基督教鹽步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佛山市基督教鹽步堂位於佛山市南海區鹽步霞露后街63號,聚會時間:周日:9:00。

教堂簡介

這是一座典型的波普建築,以獨特的造型吸引着人們的眼球。據說教堂之所以設計成小提琴的樣子,完全是因為門前幾條遷移無望的高壓線,某天設計者看到幾隻小鳥停在高壓線上,恰似五線譜上的音符,於是有了眼前這座小提琴造型的教堂。小提琴本身是一種樂器,因此教堂的設計就含有讚美之意。

在沒有彌撒舉行的時候,教堂平時是免費對外開放的,可以進入內部拍照,甚至義工在空閒的時候會帶你參觀作介紹,但切記不要高聲喧譁或打鬧,以免破壞教堂肅靜神聖的氛圍。國內外已經有不少教堂因為不勝煩擾而拒絕遊客入內,大家一定記得在拍照之餘不要影響他人,為後來者留下方便之門。

如果不想只在門口簡單留個影,可以從教堂的讚美之門入口進去後左手邊的樓梯上樓頂,頂層有可以拍照的角度。二三樓是教堂平時為小朋友提供小提琴及鋼琴教學的地方,也算與其造型相呼應。

交通:暫無方便的公共交通方式前往,建議自駕車或搭地鐵廣佛線到金融高新區站後打車前往,導航搜索鹽步小提琴教堂或基督教鹽步堂都可以找到。

停車提示:教堂周邊是工業區,道路不是很寬,停車的時候切記要留出通道方便貨車出入,建議不要停在教堂面前,以免影響拍攝效果。

門票:無需門票

彌撒

天主教對聖體聖事禮儀的稱謂。源出於拉丁文Missa,它實際只意味着「某種敬拜」。原為該儀式的主體部分開始前遣散尚未領受洗禮者,以及結束時遣散全體與禮者的用語,後衍用作為儀式的名稱。天主教認為舉行此儀式,用以不流血的方式,重複進行耶穌在十字架上對聖父的祭獻;並認為經過祝聖的餅和酒,實質上已變成了耶穌基督的真正身體和血。主禮人(神父或主教)先領「聖體」和「聖血」,然後讓信徒輪流領聖體(一般信徒不參加領聖血)。

彌撒在教會中,只有神父、主教有神權主持[1]。東西派教會禮儀的形式都各有特點。西派教會(包括後來的天主教)用拉丁語,聖餐用無酵餅,神父領聖體和聖血,信徒只領聖體;東派教會[2](包括後來的東正教)因地區而異,或用希臘語,或古斯拉夫語及其他民族語言,聖餐用有酵餅,信徒則可同時領聖血。20世紀60年代天主教會進行禮儀改革,現在世界上大多數教會都採用民族語言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禮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