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教中的回向有什麼含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佛教中的回向有什麼含義?
圖片來自搜狐網

佛教中的回向有什麼含義?回向(梵語parinama),又作回向、轉向、施向。意謂迴轉自己所作的功德善根以趣向菩提,或往生淨土,或施與眾生等。如舊譯《華嚴經》卷十五〈十回向品〉所說(大正9·495a):「此菩薩摩訶薩修習一切諸善根時,以彼善根如是回向,令此善根功德力,至一切處。」《無量壽經》卷下雲(大正12·272b):「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

原文

 "回向"二字,對學佛修道的人非常重要,華嚴經普賢菩薩有十大行願,最後第十行願就是普皆回向,什麽是回向呢?無論做什麽善事,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是萬德洪名,具備有萬種功德,我們念佛後,將無量無邊大大小小的功德收攝起來,朝向一定的目標送出去,這稱為回向。關於回向在華嚴經上有詳細的分析解釋,總共有四種意義。

  (一)回因向果

  一切事有因必有果,如播稻種於田土中是因,將來成長為稻穀是果,念佛修行的人,念佛就是因,是希望命終以後有個好結果,不再輪迴六道。一般不知學佛修道的人,平時胡亂作為,等到命終時,茫然不知投生到何處。所以念佛修行的人,心較安定,因為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有一個大目標存在,無論在家或出社會,守住本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希望將來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當我們做種種善事時,要將功德收攝起來,向西方淨土送出去,念佛或行一切善事,都是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結果而做,如此回向稱為回因向果。

  (二)回小向大

  平時行善做功德,一般人不知回向,將來只得小福報,小善因得小善果,大善因得大善果。回小向大是指行善做功德,不企求人間的福報,而將它回向西方極樂淨土,這是念佛行善的第一層目的。第二層目的是為了能真正快速成就佛果,這是大結果。什麽小因能成大果呢?在佛法有大乘小乘之分,小乘阿羅漢為自己了生死,不願度化眾生,大乘則發菩提心,

  不僅自度而且度他,念佛做一切功德是為了自度度他發菩提心,發的心量大,念佛行善的功德就變大了。

  (三)回自向他

  自即自己,將一切善的功德全數回向他,他指法界眾生。在四十二章經佛作一比喻曰「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可見自己手中的燭火傳送到他人手中,使各處大放光明,如此功德非但未減少,反而加倍的增長。所以念回向文必須真心至誠回向給一切眾生,功德才能無限制的增加。

  (四)回事向理

  佛法將萬事萬物分為「事」「理」兩方面,一、事,事相指看得見的一切事物。二、理,道理指只能體會、說明而看不到的道理。深一層的道理即是理性,宇宙問的萬事萬物是如何來的,總源頭在何處,這就是理性,萬法唯心造,萬法都是我們的心性變造出來的,真如本性雖看不到,摸不着,但卻是存在的,依華嚴經的解釋,萬事萬物是心性所變造的,故萬法和心性是合為一體的,萬法既然是心性所變造的,其本體即是真如本性。 我們所見到的事物,若不被外面的現相所執着,我們就能直接悟到事物的本體心性,故華嚴經中的四種無礙,最根本的是事理無礙,看得見的事相和看不見的理性是相同的。但一般人只看到外表的事相,卻看不到真正的理性,無法體會萬事萬物皆是因緣所生的,是無自性的;如能悟到萬事萬物是空性的,就是事理無礙。回事向理,是希望將一切事相的功德回向到真如本性,如能體悟到真如本性即成佛了。修淨土的人,若能對所作的一切功德不執着,又能將它回向西方極樂世界,如此即回事向理。 以上是四種回向的意義,我們作回向時能存此四種心,即能真正達到回向的作用,再來解釋平常通用的回向文。

東晉慧遠大師之大乘義章卷九分回向為三種:

一、菩提回向:回己所修之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之一切種功德。

二、眾生回向:念眾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願以與他。

三、實際回向,以己之善根,回求平等如實法性。

道綽禪師於安樂集卷下,解釋回向有如下六種:

一、以所修諸業回向阿彌陀佛(梵語Amita-buddha),往生淨土,待得六通後,再返世間救度眾生。

二、回因向果。

三、回下向上。

四、回遲向速。

五、回施眾生悲念向善。

六、回入去卻分別之心。

綜貫經論,回向可分十種:一、回因向果。二、回事向理。三、回小向大。四、回向佛道與回向眾生。五、回劣向勝。六、回自向他。七、回少向多。八、回自因行向他因行。九、回世向出世。十、回此向證。[1]

參考來源